前段时间,国家统计局曾公布2020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如今,部分省份公布了当地的平均工资,各地平均工资对社保、公积金基数的影响更为直接。
一般来说,通知发布后,单位会根据职工上—年的月平均工资变动情况和上下限规定,来调整社保和公积金的缴存基数,影响你的到手收入。

哪些城市工资高?
5月,国家统计局曾公布2020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在疫情冲击下,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仍然保持增长,但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速为1984年以来最低点,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速回落至2009年有统计以来的第二低点。

(图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分区域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12372元、88000元、78193元和77631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0%、7.4%、6.4%和8.2%。最高和最低地区的平均工资之比为1.45,与上年基本持平。

(图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据中新经纬,目前已公布数据的16地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最高的是深圳,达137310元;其次是江苏的103621元。据公开报道,这也是江苏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首次超过10万元。此外,四川、山西、湖南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速均达两位数,分别为13.5%、11.2%、10.5%。
动作一向迅速的深圳已经按照最新的平均工资开始调整医保基数。深圳市医疗保障局表示,自2021年7月1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止,深圳市各项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缴费基数和待遇偿付基数涉及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按11620元/月的标准计算。
哪些行业赚钱多?
工作内容不同,工资水平也大相径庭。有些行业正值风口,全行业的人都能借上这股东风,赚到最多的钱。
在疫情影响下,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和远程问诊等新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带动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平均工资快速增长。
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77544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9851元,金融业133390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2倍、1.44倍和1.37倍。这几个行业的打工人,工资可以笑傲全网了。

(图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3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48540元,住宿和餐饮业48833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60722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50%和62%。
农林牧渔业工资水平不高,但增长潜力大。从增长速度看,年平均工资增速最高的3个行业依次为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23.4%、10.7%和10.0%。
增速最低的3个行业依次为住宿和餐饮业下降3.0%,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0.8%,金融业增长1.5%。
住宿和餐饮业有点惨,不仅年平均工资水平垫底,增速也低。这与我们的日常感受也挺接近,不信你试想一下,这两年有多少相熟的餐厅开不下去倒闭了?餐饮业受到的疫情冲击确实不小。

对于上班族有啥影响?
每年的7月、8月,都有一部分上班族的工资条会有所调整。因为这段时间各地会密集调整年度月平均工资,部分单位根据员工上一自然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员工调整其公积金缴纳基数和社保缴纳基数。
我国的社保缴纳基数一般以各地上年度员工月平均工资收入为准,并设上、下限额。全国多数地区是以60%~300%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上下限。
社保变化将影响上班族的到手收入。假设小伙伴的实际税前工资与上一年持平,没有涨薪或降薪,且公司合规缴纳,那么月薪低于社保缴存基数下限或者高于上限的这部分人,到手收入是会减少的。如果月薪处于社保缴存基数上下限之间,那么工资条就不会有啥变化。
另外,公积金缴纳基数也变高了。各地均规定,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基数不得超过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随着平均工资上涨,全国已经有广州、深圳、重庆、福州、厦门、昆明、佛山、中山等30多个城市上调缴存基数上限。
在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调整方面,各地存在明显差异。从已经公布调整方案的31城市看,仅有云南大理州的缴存基数上限出现下调,其余30个城市均提高了缴存基数上限,上调区间在1000-2000元的城市居多。
其中,尤其以工资最高的深圳,公积金缴存上限尤为突出。这意味着,在深圳如果月工资超过34860元,按照最高12%的缴存比例计算,单位和个人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最高均为4183元,合计可达8366元。
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上调,意味着单位给打工人缴纳的那部分也上调了,公积金可用于租房、买房、装修、大病治疗,上调公积金缴存基数对打工人来说十分划算。
快保留工资条,等7月工资下发时好好对比一下吧!
(作者:招商银行App )
声明:本文由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平台入驻机构(自媒体)发布,不代表21财经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