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广州迈出关键一步。
7月14日,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建设之“自动驾驶混行试点”活动在琶洲举行,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宣布广州正式启动自动驾驶混行试点。
会上,《关于逐步分区域先行先试不同混行环境下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政策的意见》《在不同混行环境下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的工作方案》两个政策文件正式发布,为自动驾驶混行试点提供政策方案指导。
高裕跃表示,面对汽车智能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广州将以最大化保障公共安全为前提,在南沙区、黄埔区等先行试点区率先开展不同混行环境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应用示范运营,探索建立符合不同混行环境的政策管理体系。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推广。
据了解,广州将分阶段稳步推进自动驾驶混行试点,到2025年完成不同混行环境比例、车路协同不同参与度以及多种新型出行服务的多维度、综合性、大规模城市交通试验。
黄埔南沙率先推进自动驾驶混行试点
“广州推动自动驾驶混行试点条件基本成熟。”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陈键华表示,汽车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变革已迫在眉睫,自动驾驶示范运营是其中关键一步。
近年来,国家部委多个文件明确要求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应用,推动地方先行先试立法探索。作为全国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广州已构建起以整车制造为核心,零部件企业集聚,智能创新企业汇聚的汽车创新产业体系。此外,随着百度阿波罗、文远知行、小马智行、深兰科技先后落户,广州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作为国内第一个批准5G远程驾驶测试的城市,广州在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广州市工信局数据显示,2019年12月开始,广州分别在黄埔区、南沙区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网约车)试运营,累计运营里程近100万公里,服务人次近10万,零主动责任事故。2020年,广州共有5家自动驾驶企业,71辆自动驾驶汽车在穗开展自动驾驶测试,累计测试里程近70万公里,全国第一,零主动安全事故。
多年的技术积累也在此前广东疫情中得到实战检验。今年5月,广州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百度阿波罗、广汽集团等车企积极参与疫情封闭封控区物资运送,助力搭建封闭封控区物资配送供需“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通道。累计出动自动驾驶汽车20多辆、无人物流配送车30多辆,累计配送物资超260吨。
“此次实战,无疑是对自动驾驶企业的一次技术实战检验,也证实了自动驾驶技术已具备规模化示范应用的成熟度。”陈键华表示。
广东省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周玉山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自动驾驶汽车与人类驾驶汽车混行的复杂环境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此次广州的探索也是希望将自动驾驶技术逐步渗入居民生活,通过进入交通环境相对复杂的区域,测验无人车对交通流的影响,最终实现自动驾驶车辆与人类驾驶车辆的和谐共处。
根据上述政策文件,广州推进设立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混行试点专项工作组,高标准严要求,最大化推进混行试点落地实施。首先,将在南沙区、黄埔区等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先行试点区开展混行试点,区域内的具体运营范围(含公路类型)由试点区政府自行划定。对超出试点区管辖范畴,符合试点条件,后续也可提出申请。
在试点前期,广州将主要支持开展巡游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等客运活动及普通道路货物运输等载物活动,后期将根据技术发展情况审核并陆续开放如城市智能环卫、快递、邮政等其他应用场景。
此外,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公众安全,广州对自动驾驶混行试点涉及到的运营主体、运营车辆、退出机制进行了严格规定。比如,安全员必须具有3年以上传统机动车驾驶经验和100小时以上自动驾驶系统操作经验,并通过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安全员培训考核。所有参与自动驾驶混行试点的车辆必须购买不少于1000万元/台的交通事故第三者责任保险,以及不少于500万元的承运人责任保险。
九项应用场景助力车联网建设
活动现场,《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示范应用场景目录》正式发布,提出广州将围绕出行优化、示范运营、公共服务等方向,加快推动网联自动驾驶网约车、BRT 公交车路协同优化、高速路口车联网快速通行、V2X 协同驾驶交通优化、干线物流智能驾驶重卡、自动驾驶接驳车、网联自主泊车、自动驾驶专用车、自动驾驶小型服务车辆等 9 项应用场景建设。
对此,周玉山认为,以往一些城市在支持自动驾驶发展时,更多是选择某一固定场景不断推动技术提升,广州则是从应用端的角度出发,尝试在现有的技术框架内,寻找能够安全高效完成运行(自动驾驶)的使用场景,达到技术与应用之间的平衡。
“这是一种新的探索思路,也给相关企业提供更加宽松的创新环境,因为技术很难在短时间实现质的飞跃,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动驾驶只能等到完全取代人才能发挥作用,通过网、路协同以及商业模式的开发,无人驾驶同样能够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周玉山说。
作为国内无人驾驶高科技企业,行深智能无人车便凭借其在末端配送场景的落地应用,在此前广州抗疫期间的物资配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人车是无法脱离场景存在的,正是因为我们此前对社区场景应用的探索才能实现疫情期间物资的高效运输及配送。此次政策的出台将给企业在探索更多应用空间、服务空间方面提供支持,最终实现无人驾驶技术真正服务于大众生活。” 行深智能负责人廖晓珊表示。
车联网示范应用场景的落地也将助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广州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工作方案(送审稿)》,广州将重点聚焦琶洲车城网、黄埔智慧交通等项目,开展“车城网”示范应用、智慧停车应用、晚上标准和政策法规等试点工作。
以琶洲车城网项目为例,该项目以琶洲会展中心区、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为重点,整合广州市5G、智慧灯杆、交管、CIM基础数据等基础设施,形成琶洲车城感知网络。同时,建设标准统一、逻辑协同、开源开放、支撑多类应用和城市级数据处理的“车城网”平台,并基于琶洲车城感知网络和“车城网”平台向多个城市管理和服务领域的赋能,结合多领域需求建设车城融合应用,包括未来出行形态、城市交通治理、城市安全与综合管理、“车城网”示范体验应用等方向,实现“一网、一平台、N应用”的格局。
据悉,目前琶洲车城网项目正在推进智慧灯杆等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年底上线部分应用,2022年12月底所有应用将全部上线。
图片来源:穗工信宣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黄浩博,魏雯静 编辑:杜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