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FOF产品意外热销 双重收费诟病与规模化瓶颈依然难解

我的私人银行陈植 2021-07-14 20:46

“没想到私募FOF卖得那么火。”一位券商财富管理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7月14日,不少高净值客户打来电话逾认购某机构发行的首款FOF(基金中的基金)产品,但是,他们认购成功的几率已微乎其微。

然而,尽管私募FOF产品骤然热销,不少私募业内人士担心这很可能是“昙花一现”。

一款FOF意外热销探因

早在7月12日这款FOF产品发行募资首日,其实际认购资金已远远超过100亿募集目标。

记者多方了解到,由于高净值客户认购踊跃,发行机构已与渠道方进行了沟通,尽可能将最终募资规模控制在约120亿元。

在这位券商财富管理部负责人看来,这款FOF产品之所以获得资金疯狂追捧,一方面是因为广大高净值客户对行业头部私募机构的强烈看好,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这款FOF产品云集该机构四大明星基金经理作为管理人,更令高净值客户趋之若鹜。

一位财富管理机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这两天他们代销的其他数款私募FOF产品募资额随之明显提升,不少高净值客户一看买不到自己想要的这款FOF产品,就转而配置其他私募机构同类产品。

“这背后,是越来越多高净值客户开始追求分散配置与稳健收益。”他认为。随着上半年股市波动加大,越来越多高净值人士意识到过度配置权益类资产存在较高投资风险,打算增配高度分散化配置的FOF 产品,既能抵御股市剧烈波动风险,也有机会捕捉A股波动中的某些结构性投资机会。

“不过,私募FOF突遭热捧,也给私募基金管理人带来新的挑战。”这位财富管理机构负责人向记者指出,一是若私募FOF产品无法实现靓丽的业绩,其“双重收费”模式容易遭遇高净值客户诟病,二是私募FOF产品能否克服规模效应所带来的业绩下滑压力,很大程度考验着私募机构管理人是否拥有足够丰富的子基金配置标的,支撑FOF产品实现良好回报。

上述券商财富管理部负责人直言,在前述FOF产品路演推介阶段,就预感到这款产品很可能供不应求。在推介路演阶段,不少高净值客户预定300万-500万的认购额度。当时他一再提醒,FOF产品的投资标的是其他私募/公募基金,不是个股,这些明星基金经理的专业择股交易能力未必能很好地应用在这款FOF产品身上。

前述财富管理机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逾60%高净值客户表达认购意愿。“这也反映出不少高净值客户有钱无处投的尴尬。”

他表示,此前他发现越来越多高净值客户鉴于非标投资风险加大,一旦产品到期就不再续投,此外今年以来股市波动加大令他们对股票型基金的配置热情明显下降,因此FOF产品此时发行募资,恰恰解决了他们的资金配置需求。

这位财富管理机构负责人透露,目前他正在劝退多位高净值客户的认购申请。

这种热度和以往FOF产品的市场境遇显得格格不入。

私募FOF的发展瓶颈

一直以来,FOF组合策略在私募八大策略的业绩表现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导致其资金管理规模增速相对缓慢。

私募排排网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尽管上半年A股波动较大,FOF组合策略业绩未能脱颖而出。整个上半年,事件驱动型策略以8.22%的平均收益率,位列私募八大策略的首位;其次是股票多头型策略,平均收益率达到8.02%;排名3-5位的分别是复合、宏观和固收三大策略,平均收益率均在6%以上,FOF组合策略与期货策略则排名靠后(平均收益率仅有5%多一点),仅仅高于量化对冲策略。

“若FOF组合策略迟迟不能打业绩翻身仗,提升自己在八大策略的收益排名,很可能触发高净值客户对其双重收费的诟病。”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向记者坦言。所谓双重收费,即私募FOF产品与所投资的私募基金产品都要收取管理费与超额利润分红,导致双重收费状况出现。

以前述这款热销的FOF产品条款来看,其约定,若这款FOF年化收益超过5%,管理团队将在5%以上的超额收益部分,提取其中的20%作为超额利润分红。这还不包括这款FOF所投资的子基金所收取的超额利润分红。

前述财富管理机构负责人向记者直言,目前他们只能希望私募FOF产品管理团队能尽可能实现投资回报最大化,从而解决高净值客户对双重收费的诟病。毕竟,只要收益最大化,多数高净值客户不会“在意”双重收费。

“但我们也担心,随着不少私募机构借着这款FOF产品热销东风,大举扩张自身FOF产品资金规模,到时他们是否拥有足够丰富的子基金投资标的、多元化分散配置策略实现规模扩张与业绩出众的双丰收,却是未知数。”他发现,很多私募基金的FOF产品最初投资业绩相当不错,但在资金规模迅速扩张后,投资策略根本跟不上规模扩张步伐,导致FOF产品业绩大幅下滑,拖累财富管理机构被“问责”,流失了不少高净值客户。

(作者:陈植 编辑:李伊琳)

陈植

高级记者

长期关注全球宏观经济,私募股权,外汇期货,金融科技与产融结合。邮箱:chenzhi@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