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21世纪寻找卓越董秘活动火热进行中,快来Pick你心中的C位资本品牌价值“代言人”>>>
《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寻找2021年21世纪卓越董秘”已于2021年6月9日正式启动。本次活动聚焦多个热门行业,旨在研究资本市场兼具代表性与价值的卓越董秘案例,鼓舞新势力董秘持续服务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本期聚焦董秘将带您走近风起云涌、新机会与新挑战并存的汽车行业。
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风暴的中心,科技的突破与发展推动了产业变革,汽车行业也不例外,传统汽车正在向电动化、网联化与智能化的趋势转变。在未来,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新车销售的主流;以车——路——云为基础的物联网将形成,车辆行驶数据与路况数据可实时交互,使智能交通调控成为可能,零堵塞不再是梦想;智能汽车的环境感知、定位与决策能力将大大提升,高度自动化驾驶的汽车将开始规模应用。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新能源汽车不仅是汽车行业的机遇,作为国家战略之一,亦与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此赛道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在时代机遇面前,造车新势力百花齐放,行业洗牌加剧,传统汽车如何进行转型与革新?车企单打独斗、胜者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集合团战、协同发展的时代悄然到来。车企如何与产业链上下游乃至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行业多主体相互赋能,形成网状生态?在资本的棋局中,车企如何展现品牌价值,获得投资者的信任与青睐?
我们邀请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跑者之一——比亚迪的董秘李黔,谈谈行业的革新与挑战。

比亚迪是一家致力于“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业务布局覆盖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稳居全球前列,连续八年实现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作为香港和深圳的上市公司,其总市值与营业额均超千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如何?在电动化、网联化与智能化的汽车产业革新中,公司的竞争优势和价值体现在哪里,未来有怎样的布局?
比亚迪李黔:作为一家横跨汽车、电池、IT、半导体等多个领域的企业集团,比亚迪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以及全球首创的双模技术和双向逆变技术,实现汽车在动力性能、安全保护和能源消费等方面的多重跨越,为全球汽车产业开拓出崭新的发展路径。
强大研发能力所带来的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力,以及垂直一体化的架构是公司未来更进一步的坚实基础。在继续深化自身技术水平不放松之外,公司将怀抱开放的心态进行市场化战略布局,通过核心技术市场化以及对外产业投资等多元化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
随着全球电动化的加速,比亚迪与时俱进,以深厚的技术为底蕴,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不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车型,并在品牌高端化的道路上稳扎稳打、持续发力。

《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的电动化与智能化拉动了锂电、半导体等产业的发展,产业链进一步扩张。请问公司处于汽车产业链的哪个环节?你们所处的环节未来的发展空间如何,目前遇到的技术壁垒是什么?
比亚迪李黔: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跑者,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核心技术应用自上而下全面打通。随着汽车行业电动化进程加速,公司核心零部件也逐步进入市场化发展,开启了核心零部件对外销售,如动力电池、车规级半导体等核心技术,努力打造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博世。
后补贴时代,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更趋于市场化,高安全及低成本的电池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磷酸铁锂电池将重回动力电池行业的主流赛道,再次扬帆起航。公司动力电池业务稳居自身细分行业第一梯队,依托上游原材料布局、产线核心设备自制能力及下游整车厂应用,推出独立于动力电池行业现存设计方案的刀片电池,更是基于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对动力电池行业进行纠偏。自刀片电池上市后,加速了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渗透率。

比亚迪刀片电池 图源:比亚迪官网
比亚迪半导体是国内领先的高效、智能、集成的新型半导体企业,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光电半导体的制造及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能源、工业、通讯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众多汽车厂家纷纷因为“缺芯”产能受限甚至停产的当下,比亚迪半导体完整且垂直一体化的架构大大降低了汽车产品受其芯片短缺的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造车新势力百花齐放,行业洗牌加剧,公司如何打造独树一帜的品牌价值?
比亚迪李黔:新时代背景下,国潮兴起,民族自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百年不遇的历史性机遇,中国汽车正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蜕变。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厂商,凭借庞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相继开发出一系列全球领先的前瞻性技术,建立起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
同时,比亚迪在品牌高端化的道路上稳扎稳打、持续发力,通过不断推出高质量的产品,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重塑消费者认知的同时完成品牌形象的升华,树立起独树一帜的品牌价值。如:2020年比亚迪的旗舰车型“汉”去年7月上市以来累计销量8.4万辆,赢得了市场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打破了自主汽车品牌难以突破的格局,终究破局而立。

比亚迪“汉”车型 图源:比亚迪官网
《21世纪经济报道》:2020四季度上市的比亚迪汉可谓集最新技术之大成。请问刀片电池与e平台3.0等技术突破如何提升单车竞争力,未来是否有预期应用至全车型?除比亚迪汉以外,在高端车型方面我们还可以有哪些期待?
比亚迪李黔:公司目前的新发布的纯电动车型已经全系换装刀片电池,同时也掀起了行业磷酸铁锂技术路线的强势回归;e平台3.0专为下一代高性能智能电动车而生,兼具智能、高效、安全、美学四大优势。它不仅将核心零部件进一步集成化、标准化,还构建了全新的车身结构、电子电气架构和车用操作系统BYD OS。e平台3.0将继续对行业开放共享,进一步加速汽车行业电动化。后续公司也将e平台3.0通过新车型发布及现有车型迭代进行平台的应用。
新技术的推出及后续大范围应用有助于公司树立清晰明确的市场定位,通过强大的技术实力加之不断优化的产品设计,不断提高公司产品的品牌力。公司目前的单车均价也已有了明显的提升,侧面印证公司品牌向上的成效。
公司预计将在2023年推出全新品牌、全新渠道并搭载最新技术的高端车型。
《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之间仍存在一定的价差,对于对价格更为敏感的消费者而言,若价差过大,则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存在一定的影响。以基于DM-i 超级混动平台打造的三款车型(秦 plus、宋 plus 以及唐 plus)为代表,比亚迪是否也在践行平价化布局?要取代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比亚迪李黔:公司坚定不移地走在电动化的道路上。新能源车在替换燃油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紧凑型车的领域,价格是非常重要的考量维度。应用DM-i超级混动的车型可以使新能源车与同级别燃油车达到购置同价,在解决消费者的里程焦虑的同时,搭载DM-i技术的车型在使用成本、驾驶体验上也拥有多方面且明显的优势。
后续公司将继续深入各技术路线的研究,一方面通过高端车型的推出提高品牌形象,另一方面通过以DM-i超级混动车型为首的具有经济型的车型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多维度的助力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未来汽车行业亟需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创新合作。在未来,车企将如何与产业链上下游乃至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行业多主体相互赋能,形成网状生态?在处理企业间关系,促进合作创新等方面,董秘将会扮演怎样等角色?
比亚迪李黔:汽车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景之一,定位逐渐从单一的交通工具转变成为具有复合功能的智能终端。在互通交流的过程中,高度的软硬件协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车企需要更深的介入除整车制造外的智能化应用中。而董秘需要成为一个全能的舵手:内修研究与洞察基本功,外练情商、长袖善舞;进可推公司治理、战略规划,退需守法制契约、合规红线。从而百炼成钢,引领公司的大船在资本市场的激流中乘风破浪。
作为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代言人,董秘需要在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发掘公司价值,精准定位公司角色,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资本运作高效达成公司战略目标。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公司也是行业前端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公司将继续贯彻市场化战略,为新能源市场培育更多如动力电池、IGBT等自主可控且具有竞争力的零部件。
《21世纪经济报道》:由于疫情等原因,目前投关工作线上转型趋势明显。公司认为“云交流”的体验如何?未来在组织投关活动上会有怎样的创新,如何更主动地做好信息披露,从而进行更高质量的投资者交流?
比亚迪李黔:线上交流的方式为公司在疫情等不可抗力的压力下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大大提高了企业与投资人的沟通效率。在信息互通方式愈发丰富的当下,除了线上即时会议,公司也推出如投资者关系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信息接口,为投资者带来更全面且丰富的投资体验。
(作者:袁新韫,见习研究员谭颖怡 编辑:朱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