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乡村振兴精品特色村之上村村一池荷花塘,学史又赏荷

广州日报
2021-07-16 10:20

位于南沙区大岗镇中心西南面的上村村,建村历史悠久,最早称上村坊。据《香山县志》载,公元1101年,便有先人由嘉应州迁来此地开村定居的。如此推理到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了。

近年来,十八罗汉山仙庙风景区、中心荷花塘、杨财生烈士墓、乡村振兴等项目建设和村资源深入挖掘,当前,该村正切实推进美丽乡村和名村名镇建设工作,900多年的古村再度焕发新机,村容村貌越来越美丽,村内人居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提升。 

荷花池旁“讲好”党史故事

7月14日,记者来到上村村,村委会门口的中心荷花塘已经建成一条环线,可供村民们散步和赏荷。“我们今年新引入了不同颜色的荷花,等到荷花盛开的时候,荷花塘会更漂亮。”上村村党委书记介绍说,荷花塘占地面积约7.5亩,主要种植荷花、莲藕,周边种植有宫粉紫荆等景观作物,同时围绕荷花塘,还建成一条“观赏”环线,并在荷塘上建有凉亭供村民休息。

记者现场看到,环绕荷花塘的环线上,通过设置展板的方式,全面回顾了“党的光辉历程”,内容涵盖了党的一大至党的十九大,村民在环绕荷塘赏花散步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更多党的历史。

上村村党委书记告诉记者,为实现红色文化故事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上村村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一处缅怀先烈的展区,主要展示感人英烈故事和党史故事。“讲好红色故事的同时,我们也重视村民生活需求,把村的旧物业大楼,改造成上村综合楼,内设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个案谈心室、青少年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棋牌室及长者爱心饭堂等,均已投入使用。”

上村村党委书记说,当前,上村村在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村容村貌的整治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的同时,也将积极推动“旧改”工作,助推村容村貌更美,村民生活幸福感更高。 烈士纪念碑传承红色文化坐落于南沙区著名的风景点十八罗汉山“仙庙(云霞观)”景区后杨家山上的杨财生烈士墓,又称杨财生烈士纪念碑,如今已成为上村村的红色名片,吸引不少人前来瞻仰了解烈士事迹。

记者现场了解到,杨财生烈士墓主要分为两层设计,第二层正中央为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杨财生烈士之墓”7个红色大字,下部分记录着杨财生烈士的简介,在第一层建有长20米、宽10米的小广场,四周以石米水泥柱为护栏,广场紧接着长20米的石阶。2016年8月被列为南沙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和南沙区红色路线旅游景点。

“我们还在村内一些公众场合张贴有杨财生烈士故事,让更多村民可以铭记烈士精神和故事。”上村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恒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