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开闸”,金融业、投资者如何抢抓机遇?——专访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顾蔚

证基风云2021-07-16 14:38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开市。

“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八大行业逐步纳入交易,多层次碳交易市场的逐步建立,交易总量和活跃度的稳定提升,我国将迎来一个能源转型、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绿色生产、低碳消费的全新时代。”近日,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之际,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顾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

同时,在顾蔚看来,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政府管理和引导、企业适应与参与、市场配套与服务、技术创新和支撑等多方系统性、体系化同步推进,才能更好发挥其经济效益引导的作用。

那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具有何种里程碑意义?为何以电力行业作为首选?下一步,如何保障碳市场行稳致远?科技如何赋能绿色金融?金融机构如何把握绿色金融的黄金发展机遇期?二级市场投资者可从哪些方面抓住碳投资契机?对于这些热点问题,顾蔚也逐一进行了解答。

低碳消费全新时代开启

全国碳市场启动后,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这不仅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同样也是全球气候共治的里程碑事件。

中国排放总量位居世界第一,全国碳市场上线,将在全社会范围内释放非常明确的控碳信号,为整个社会的低碳转型奠定坚实基础,并以支撑实现“双碳”目标的承诺。

顾蔚表示,“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八大行业逐步纳入交易,多层次碳交易市场的逐步建立,交易总量和活跃度的稳定提升,我国将迎来一个能源转型、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绿色生产、低碳消费的全新时代,并影响到每个行业、企业和个人,这种影响将是持久、彻底和根本的。”

建立碳交易市场,已有国际先例参考。通过经济效益进行引导,在排放总量设限的情况下,碳排放权交易(简称“碳交易”)效果往往更为显著。目前,全球有24个正在运行的碳交易市场,根据美国、欧盟等实践经验,碳交易是全社会低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配额管理的是发电行业。《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发电行业(含其他行业自备电厂)第一个进入全国碳市场,共2225家发电企业分到碳配额,均为年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发电企业。

为何以电力行业作为首选?

据顾蔚分析,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首先,电力行业是我国碳排放最大、最重的一块“拼图”,同时也是未来实施碳减排的最重要领域。据统计,2019年,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50%以上,碳排放量占能源相关活动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

第二,与电力行业本身的行业属性相关,其产品相对单一,而且数据计量的设备比较完备,排放数据统计的基础相对其他行业较好,便于核查和规范管理,可以为以后其他行业进入全国碳市场提供很好的示范。

多方同步推进行稳致远

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我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重大实践,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多方系统性、体系化同步推进,才能更好发挥其经济效益引导的作用。

下一步,如何保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稳致远?具体来说,顾蔚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对碳交易相关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支撑,如立法体系和跨部门管理机制的建立,排放数据核算、报告与核查,激励政策的制定和出台,碳交易与碳税关系的协调,碳定价方式的不断优化等;

其次,各类市场主体要加强对碳排放和碳交易的认知,增设相关专业人员,做好内部的碳核算、碳会计等领域工作,并进行行之有效的碳资产管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金融企业也要加强围绕碳排放权的金融服务探索,在诸如碳质押、碳回购,以及远期、掉期业务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碳金融支撑。

再次,各类市场配套机制和机构,如第三方核查机构的培育、碳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等。

最后,围绕碳交易的技术创新和系统支撑,如围绕碳普惠交易的计量、核算和认定,借助区块链等技术对交易行为进一步的数字化支撑等。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碳交易市场要实现平稳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金融的力量必不可少。

“与欧美将金融功能内置于碳市场不同,我国碳市场更多的是靠价格之间的差距来获取经济反馈。随着交易量增加,很容易出现价格波动的情况。特别是碳交易具有配额核定与清缴等确定的时间点,更可能对交易价格产生季节性波动影响。”顾蔚分析称。

在他看来,需要充分发挥金融工具的协同作用,通过发展碳期权、碳债权、碳基金等碳金融工具产品,在制度和产品创新上为碳价的合理变化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合理控制碳价波动。

科技赋能绿色金融发展

近年来,绿色金融在我国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6年8月,由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共同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推动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等八大举措,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顶层框架体系的建立。

在这之后,绿色金融发展五大支柱不断清晰,地方绿色金融实践如火如荼。2020年9月,我国30·60“双碳”目标正式宣布,绿色金融围绕碳金融迎来了新的时代机遇。

而金融科技对发展绿色金融的作用不可忽视。顾蔚指出,“未来的绿色金融业务,必须支持绿色小微、绿色农业、绿色消费、绿色建筑,要在计量几乎所有经济活动的碳排放、碳足迹的基础上开展。但对这些主体、项目和产品进行传统绿色识别的难度很大。这就需要大数据、物联网、AI、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来为绿色金融赋能。”

中国不仅拥有全球发展最快、体量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而且在金融科技领域也发展迅猛。展望未来,顾蔚预计,金融科技将在大数据获取与整合、客户环境与社会风险评级、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绿色资产定价、环境信息披露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来看,一是通过AI人工智能助力,智能识别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绿色技术与绿色业务,智能识别或判断环境风险,对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有效性开展智能评估,并进行一定程度的预警;

二是大数据整合,构建涵盖企业、项目、技术、人才、风险等的全系底层数据库;

三是推动客户绿色评级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此外,还可支持绿色资产差异化定价策略的构建;支持碳排放权交易及交易相关基础信息的确定和统计,为交易提供区块链技术支撑;为个人碳足迹、碳普惠提供算法支撑等。

建立精准的绿色识别机制

当前,对于绿色金融的精准落地,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绿色技术都面临准确识别的问题,这一问题将成为后续对接落地的重要前提。

过去,由于标准的不确定或不统一,也缺乏相对专业或规范的认定市场及人员,往往容易出现“洗绿”“漂绿”等问题,阻碍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企业、绿色项目和绿色技术享受金融服务。

要建立更加高效、完备、准确的识别机制,顾蔚认为,至少需要从三个角度入手: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和统一标准。横跨产业、金融条线,贯穿业务、统计等经营管理方面的清晰标准,是准确区分绿与非绿的最大前提。2021年4月21日,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联合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采纳国际通行的“无重大损害”原则,进一步统一和明确了绿色所涵盖的六大领域。

二是要培育更加专业的认证市场和机制,基于明确的标准并结合企业实际表现,培养具有权威性、具备专业度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严格防止认证市场的不规范和紊乱。

三是要逐步提高绿色识别过程中的数字化水平,构建绿色企业库、项目库、技术库,建立电子认证工具等。

除此以外,如卫星遥感技术高频监测企业的各种污染物、碳排放及碳汇情况,物联网技术监测跟踪和溯源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运输的全过程,智能仪表监测绿色建筑和绿色家电的节能情况等技术本身的创新,也能为我们更好认定绿色属性提供支撑。

金融机构应更好抓住机遇

中国已向国际社会做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这对各类金融机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顾蔚认为,以银证保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可从如下一些方面更好参与到绿色金融体系中来:

第一,银行方面,国内绿色金融的核心供给来自于银行,银行的核心产品供给来自于信贷。截至目前,我国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2万亿元,占全部绿色金融供给的约九成。

商业银行首先需要确保的是绿色信贷的持续增长,明确绿色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水平、绿色信贷增量占全部贷款增量的比重关系、绿色信贷增速与当地经济发展增速的关系等目标;不断创新和推广绿色信贷产品,推广新能源贷款、能效贷款、合同能源管理收益权质押贷款、排污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信贷品种,创新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绿色生产、绿色建筑、个人绿色消费等绿色信贷品种,推动“环保贷”“节水贷”等标准化绿色金融产品运用。

同时,在金融监管方面,要强化绿色信贷的统计,将绿色信贷执行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加快设立绿色信贷再贷款等工具开发与运用;机构内部管理方面,要将绿色信贷发展纳入绩效考核,适度提高绿色信贷不良容忍度和落实“尽职免责”要求等。

除信贷之外,商业银行围绕绿色承兑、绿色贴现、绿色投行业务也需要开展同步创新,以发挥不同金融产品优势,服务不同需求的企业和项目。

第二,在证券方面,主要围绕的是债券发行和企业上市,核心要务在于不断推动绿色债券、绿色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规模扩大。其中,尤为需要关注的是ESG(环境、社会及治理)价值投资,证券公司可以围绕上市企业ESG信息披露,开展相应的投资分析,研究相应ESG行业指数等。

第三,在保险方面,要积极推动绿色保险产品创新与落地,监管部门要为绿色保险产品备案提供便利,引导保险资金投资绿色环境保护项目。创新生态环境责任类保险产品,大力发展环境污染责任险、安全生产责任险等保险产品。

另外,无论银行、券商还是保险公司,都需要进一步明确绿色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好服务“双碳”行动计划和路线图,将应对气候风险和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提升至战略高度。全员关注气候风险的概念和潜在影响,逐步培养具备气候风险、绿色金融、碳排放等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形成绿色发展的金融企业文化。

绿色投资迎巨量资金需求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直融体系,在信贷、租赁、票据等间接融资之外,鼓励发行债券或融资工具运用,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等。投资领域,出现更多致力于开展ESG投资、负责任投资等类型的机构,在投融资决策中更多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对于未来更好实现绿色金融与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互动,顾蔚从股债市场两个方面作了建议解读。

债券方面,鼓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支持绿色领域项目建设,积极探索生态环保项目收益专项债券。鼓励开展国家发改委核准发行的绿色债券、证监会核准或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备案的绿色公司债、银行间市场发行贴标绿色公司债券、绿色企业债券、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

资本市场方面,应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或挂牌。鼓励绿色龙头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支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并购重组。不断推动绿色债券、绿色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规模扩大。

此外,实现“双碳”发展过程中,我国将迎来百万亿元的巨量资金需求,二级市场投资者亦迎来投资契机。顾蔚建议,投资者可更多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认识到碳中和是一个至少延续40年的新领域,绿色发展更将是长远唯一方向,因此要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

二是关注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过程中相关的领域;

三是关注减排领域重点龙头企业的变化,特别是其收益与风险的关系;

四是关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所涉产业的重要企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特别是“绿低循”的六大环节部分;

五是关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领域公司,关注CCS/CCUS运用公司;

六是关注碳核算、碳资产开发与管理相关公司。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由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属中国经济时报社、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陆家嘴绿色金融发展中心共同倡导,南京江北新区发起成立的一家致力于推动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发展的集“产学研投融宣”一体化的研究平台。)

国际金融报记者:王媛媛

(作者:证基风云 )

证基风云

专业媒体

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