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安徽省公布2021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据安徽省统计局核算结果显示,上半年安徽省生产总值20576.5亿元,同比增长12.9%,两年平均增长6.6%。
安徽省统计局指出,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虽然稳中加固,但行业地区间不均衡现象有所加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中下游行业影响加大,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堵点依然存在,外部不确定因素较多,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仍面临诸多考验。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安徽省生产总值20576.5亿元,同比增长12.9%,两年平均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6.9亿元,同比增长9.2%,两年平均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8534.1亿元,同比增长14.2%,两年平均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0775.5亿元,同比增长12.4%,两年平均增长6.2%。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上半年,安徽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4%,两年平均增长6.3%,比一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夏粮总产达1699.9万吨,居全国第3位。水产品产量增长3.7%。肉类产量增长26.7%。其中,猪、牛、羊、禽肉产量分别增长35.3%、14.6%、10.9%、15.8%,出栏量分别增长43.2%、12.5%、10.8%、14.0%。
从服务业来看,上半年,第三产业持续稳定恢复。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两年平均增长14.3%。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2%,两年平均增长13.6%。其中,商务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分别增长50.4%、31.9%、25.6%和21.3%。
不仅如此,市场销售持续回暖,网上消费快速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71.1亿元,同比增长27.4%。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增长22.9%,餐饮收入增长62.1%。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商贸单位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智能手机分别增长4.7倍、1.3倍和94.2%。通过互联网实现餐费收入增长40.7%。
对外贸易也快速增长。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205.7亿元,同比增长31.5%,两年平均增长19.7%。其中,出口1862.9亿元,增长34.5%;进口1342.8亿元,增长27.7%。6月份,进出口总额578.4亿元,增长28.5%。其中,出口363.6亿元,增长34.9%;进口214.8亿元,增长19.1%。
此外,安徽省工业生产增势良好,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3%,两年平均增长9.4%,与一季度持平。其中,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6.1%,股份制企业增长17.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6.6%。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7%,制造业增长18.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6.2%。主要产品产量中,汽车增长72.6%,太阳能电池增长53.2%,集成电路增长51.3%,微型计算机增长43.2%,钢材增长22.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安徽省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8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为92.7%。电子信息、建材、汽车、医药、通用设备等5个行业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靠前,合计贡献率超过50%。其中,电子信息业增加值增长39.4%、贡献16.7%,建材业增长19.2%、贡献12.4%,汽车业增长31.9%、贡献9.5%,医药业增长46.3%、贡献6.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1.9%、贡献5.4%。
安徽省统计局指出,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虽然稳中加固,但行业地区间不均衡现象有所加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中下游行业影响加大,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堵点依然存在,外部不确定因素较多,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仍面临诸多考验。
下阶段要继续深化“四送一服”专项行动,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尽可能帮助企业恢复生产;打击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的行为,缓解企业成本压力;落实落细“双招双引”,确保工业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破除土地等要素制约,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作者:见习记者许秋莲,卜羽勤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