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集中”规则面面观:限地价成标配,创新尝试“出王炸”

地产孔海丽 2021-07-20 22:54

稳市场意图十分明显。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逻辑发生了根本变化。

土地作为房企的“生命线”,土地供应在“两集中”政策下,呈现出“稳市场”的趋势,重重规则为房企划定了“行为准则”。

7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地产课题组发布报告——《告别地产红利 强化管理风控——“三条红线”与“两集中”下的投资策略》,剖析房地产行业在“三道红线”以及“集中供地”之下的发展观,并对房企、金融机构、购房者、政策制定者给出了详尽的建议。

报告梳理了22 个重点城市首批集中供地计划的相关细节,其中,复杂的土拍规则值得关注,限制条件多,监管部门稳市场的意图十分明显。

限地价是标配。报告数据显示,所有出让住宅用地中71%设定了土地价格上限,“限地价+控房价+竞配建/竞自持”的规则搭配是多数城市的选择,以达到控制土地溢价率、控制房价的目的。

触顶摇号。广州、无锡、南京、郑州、长沙、合肥与福州实施触及价格上限后,通过摇号确定买家的规则。

杜绝马甲。上海、无锡、南京、苏州等多个城市发文,禁止一家主体以两个及以上“马甲”公司拍地。

限期缴纳土地款。重庆虽然在价格上未有明确限制,但规定部分地块竞拍的溢价率若超过50%,企业需在一个半月内缴清全额土地款。

配建项目多样。在住宅用地中配建其他性质产品,也是常见的规则。北京在不少地块中提出“竞政府持有共有产权份额”。武汉在多数地块出让公告里标明基础配建、保障房、产业引入等需求,条件较严,定向性明显,对房企的项目运营能力要求高。

因区施策。厦门、南京与重庆等城市对不同区域实施差异化拍地规则,旨在合理分配土地资源、降低特定区域市场热度。如厦门岛内市场火热,因此实施“限地价+控房价+竞自持”的拍地规则,岛外则是“限地价+竞自持”。

除此之外,首批集中供地也作出了诸多先锋探索,进一步精细化调控,也为后期土地集中供应的策略调整提供了样本。

北京在首轮土拍中提出了“竞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在控制房价的同时对项目建成房屋质量也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上海实施一次性报价,即设置地块起始价、中止价和最高报价。最高报价一般限定为起始价的1.1 倍(一般情况下溢价率最高为10%),报价低于中止价时,为价高者得;若高于中止价,进入一次性书面报价环节。一次书面报价不得超过最高报价,并以最接近一次书面报价平均价的为土地确定竞得者。

这些创新性拍地规则,除了能有效控制溢价率,达到稳地价效果,且由于进入一次性报价后不是价高者得,因此对房企的地块测算能力尤为考验,同时有效实现公平竞争,避免土地成交过于集中在个别房企。

(作者:孔海丽 编辑: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