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建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及产业管理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08-05 05:00

全民健身运动不仅涉及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善精神风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还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音频来源:南财音频

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简称《计划》)通知,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要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从“十三五”末的37.2%提升到38.5%,到2025年,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随着中国摆脱物质贫乏的时代而开始重视生活品质与精神消费后,大众对运动健身的需求越来越多,并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作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不仅提升国民体质、生活品质,成为一种健康生活的方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将持续激发体育产业的经济潜力,为经济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但是,我国当前的体育设施供给尚未能完全满足社会巨大的健身运动需求,因此,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必须补上设施不足的短板。《计划》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即新建或改扩建2000个以上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健身场地设施,补齐5000个以上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配建一批群众滑冰场,数字化升级改造1000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

也就是说,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公共性的健身场地设施,满足市民运动健身的空间需求,以此为杠杆撬动民间巨大的健身消费市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9483亿元,到2025年总规模要达到5万亿元,这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目标,需要体育产业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但是,建设场地设施需要土地,而且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要形成15分钟健身圈,必须贴近社区建设方便可达的场地设施,这就要求城市政府必须高效且创造性地利用好土地,甚至可以在一些商业设施内开发一些亲民运动场地。不应过度投资大型场馆等形象工程,而是要增加社区实用型的设施数量,对于大型场馆要完善运营管理机制与场馆硬件设施,提升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性与使用效率。

在促进全民健身方面,要同时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对于政府而言,除了开展职业性的全运会联赛等之外,要组织开展各种群众性的赛事活动,比如社区运动会,地域性的单项运动比赛,就如《计划》所提出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可以联合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与此同时,发挥各级体育总会以及民间团体、学校等作用,促进更多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在市场方面,中国有巨大的改善空间。这是因为中国尚未建立起一套成熟的体育产业市场化运作机制。从监管到俱乐部运行,到队员选拔、流动,以及大型赛事组织,再到市场化运作机制和规则,都是竞技体育产业化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而竞技体育的发达又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消费和运动,形成良性循环。但是,中国体育竞技市场化还存在一定壁垒,各种体育俱乐部需要在一个更加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进行可持续发展。如果产业化下的体育俱乐部不赚钱,那么,整个市场就难以做大做强。

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计划》提出要形成以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龙头、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在健身设施供给、赛事活动组织、健身器材研发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中国巨大的体育消费规模和增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通过普及推广冰雪、山地户外、水上运动、马拉松、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等户外运动项目,拓展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体旅融合发展,促进高端体育消费回流。在这些方面不仅需要强化基础设施、设备的硬件供给,更需要形成标准化的科学规范的产业管理体系作保障,弥补现代化体育服务供给上的短板。

可见,全民健身运动不仅要求弥补硬件设施的短板,也要求建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以及产业管理能力。这不仅涉及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善精神风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还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本质上是成为现代化国家标志的一个高级服务产业与国民素质的体现,需要从大众性与现代性双重角度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