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统一国际ESG标准日益迫切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2021-08-06 05:00

导读:“中国的ESG评级起步较晚,数据不够充分,尤其发展时间太短不能印证评级结果的合理性,另外中资评级机构需要更多与国际评级指数对标,以得到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认可。”

编者按

在碳达峰、碳中和逐渐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ESG已然成为主流投资理念及实操策略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业内认为依托银行体系的ESG理财产品将会是中国ESG市场的特色之一,将为中国ESG市场发展创造独特的机会。ESG投资快速增长,环保与回报能否得兼?机构、个人投资者如何参与ESG投资?值得关注。

在碳达峰、碳中和逐渐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ESG已然成为主流投资理念及实操策略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制定ESG的全球范围内统一和强制性执行的国际标准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

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已在致力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的建立。

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指出,中国亟待发展本土的ESG信用评级机构,当前ESG发展过程当中应注重信息披露,还需注重如何发挥官方资金的作用。

多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ESG投资主要面临的三大难题是缺少ESG评价工具方法、国内外标准不兼容、信息披露完整性及数据可靠性不足。

强制ESG信息披露

ESG的数据披露对于开展相关评价和标准统一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时披露口径不一,同行业内不同公司披露指标不一,环境类指标披露单位不同,给ESG评价带来了较大困扰。因此,同行业内一套统一的指标披露指引显得尤为重要。”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崔子骁说。

崔子骁进一步表示,相较境外ESG评级,我国ESG评价体系尚处于萌芽阶段,ESG具体指标尚未明确,指标评价方法尚未统一,企业并未完全认识到ESG评价的意义与重要性。应向上市公司普及ESG的意义与方法论,只有真正了解ESG评价方法和评价中各指标对公司的发展意义,企业才能真正将ESG重视起来。

据商道融绿《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统计研究报告》数据,截至2021年5月31日,沪市上市公司共计1894家,深市上市公司共计2425家,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共计4319家。2021年以来,共有1092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0年ESG报告,发布报告的公司数量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25.3%,其中有641家沪市上市公司(占沪市上市公司的33.8%),451家深市上市公司(占深市上市公司的18.6%)。

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ESG信息披露指标体系是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推出的“全球报告倡议指引”,即GRI指引。

要将ESG纳入投资决策,指标体系、企业数据和评估标准缺一不可。同时,企业数据极大依赖于监管机构及投资者的信息披露要求。

全球许多监管机构、交易所等也已经提出了强制或指引性的ESG信息披露要求。一些投资机构和ESG评级公司,如MSCI、道琼斯、汤森路透、英国富时等,则各自制定了评估标准并进行评级以满足市场需求。仅以MSCI为例,其每年基于全球5500多家上市公司,编制100多只ESG指数。

“ESG的数据相当于是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最基础的企业的数据披露之后,才可以进行再加工和分析。”明晟(MSCI)ESG 研究部门亚太团队主管王晓书对记者解释,这些最基础的数据披露,包括各个公司的碳排放数据,业务经营的地点,企业定量、定性的描述,以及相关工作等,有没有统一口径的定量数据披露等。

王晓书认为,在ESG披露的内容上去建立更多的准则,或者是给企业的引导,监管在披露基础上引导,会促进国内一个可持续投资的生态形成。

构建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

我国监管正在致力于建立统一的和国情相适应的ESG评价体系。

“在我国,当前各监管机构对ESG界定标准同样存在不统一或尚无清晰界定的问题”,中国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认为,尚无清晰界定使得我国ESG投资产品存在“漂绿”的操作空间,有可能导致ESG投资决策失误,使投资目的和投资风险不相匹配,形成困境。

“统筹国有上市公司ESG工作是一个必然的要求。”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副局长张晓红表示,中国亟待构建系统科学实用性与可行性兼具的中国特色的ESG评价体系。据张晓红介绍,国资委正在结合国际标准和中央企业实际,开展中央企业ESG专项研究,适时编制发布《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蓝皮书》,研究制定《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建设指导意见》,推动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将“环境、社会和治理”更好融入企业经营管理。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安永亚太区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主管李菁向记者表示,中国的ESG评级起步较晚,数据不够充分,尤其发展时间太短不能印证评级结果的合理性,另外中资评级机构需要更多与国际评级指数对标,以得到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认可。

对构建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中国银行研究员汪慧青提出了建议: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协同性,以此降低ESG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阻碍;制定强制性的企业ESG信息披露标准和规范要求;发展培育本土ESG评级机构,提高本土ESG评级机构的评价质量,确保企业敏感信息不被泄露,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安全。

推进全球ESG标准统一

国际上的各种ESG指标和评价体系之间都存在差异,全球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推进这一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成为当务之急。

汇丰中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中国在构建ESG评价体系过程中,可以适当参照境外相对成熟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结合中国实际,尽量帮助企业以一套标准满足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在王晓书看来,中国特色的ESG评价标准和国际框架之间的对接非常重要,这与全球统一的投资框架之间并不冲突。每个国家和地区可能都会有重点的ESG方向,比如中国这两年的重点方向是应对气候变化、扶贫等领域,而日本的重点方向可能是女性平权和推动女性就业、解决老龄化的问题。

“我们要在全球资本市场里找到求同存异的共识,推动资本的全球配置,让投资者不管其资本配置到新兴市场还是发达市场,都有ESG基本准则可以遵循。”王晓书对记者表示,如果中国的公司也采用国际视野的ESG评级体系去进行评估,有利于推动中国公司进入全球投资者的投资视野,促进中国资本市场与全球的连接。

(作者:李德尚玉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