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终端业务影响,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约29.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深圳报道 8月6日,华为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业绩,期间实现销售收入320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9.8%。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369亿元人民币,企业业务收入为429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收入为1357亿元人民币。
环比来看,今年一季度,华为营收为1500.5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68.47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二季度,华为营收约为1703亿元,环比增长约13.5%。
同比看,2020年上半年,华为销售收入45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净利润率9.2%。以此计算,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约29.4%,净利润率则有所提升。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我们明确了公司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即通过为客户及伙伴创造价值,活下来,有质量地活下来。展望全年,尽管消费者业务因为受到外部影响收入下降,但我们有信心,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仍将实现稳健增长。”
具体到三大核心业务层面,上半年中,消费者业务和运营商业务营收下滑,企业业务规模增长。其中,消费者业务从去年同期的2558亿元,下滑近47%至1357亿元;运营商业务同比下降14.2%,去年同期收入为1596亿元,今年为1369亿元;企业业务从去年的363亿元,同比增长18.2%至429亿元。
可见,华为的消费者业务直面冲击,近日华为发布P50旗舰手机,但是该系列均为4G手机,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在美国的四轮制裁下,限制华为的5G手机,导致5G芯片只能当4G用,同时华为通过4G+Wi-Fi 6方案,也可以带来很好的通信体验。
此前,余承东也曾在朋友圈写道:“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美国对华为进行了四轮制裁……,把华为消费者业务逼到极端困难,无法发货的地步,高端产品主要都让给了苹果公司。”他进一步表示,华为手机平板的国内市场高端让给了苹果,中档及低端让给了OPPO、vivo和小米等,海外让给了苹果三星及国内同行。
在运营商业务上,华为实力依旧,2021年的市场份额仍为全球第一。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1年中国与欧洲电信设备商仍占据全球逾70%市占率,前三大业者分别为中国华为(Huawei)30%、瑞典爱立信(Ericsson)23%、芬兰诺基亚(Nokia)20%,尽管华为持续被美国政府列为禁用厂商,市占仍称霸全球的主因是凭借其价格的优势,以及中国庞大内需市场的支撑。
在企业业务方面,一直是华为的新增长点,加快B端业务的拓展,也给华为给自身补充粮食。今年的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1上,徐直军曾表示:“2020年华为企业业务的收入历史性地跨越了1000亿元,达到了1003亿元。”而从去年开始,华为就在加码政企数字化市场,而政务、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离不开ICT基础设施,华为也早早参与其中。面对蓝海,华为也定下的新目标,到2025年,华为中国政企营收目标,将达到2600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去年上半年,美国的第二轮制裁的影响并没有完全反映在财报当中,去年年底荣耀才正式出售。一年后,在美国四轮制裁之下,华为面临芯片、软件等供应链挑战,在复杂环境下砥砺前行。同时,华为正在努力拓展新板块,包括以鸿蒙为代表的软件业务、云业务、智能汽车等。
“活下去”依旧是华为主题,徐直军在今年的分析师大会上也说道:“去年我们主要时间在应对多轮制裁,今年要着力研究未来往何处去。我们的目标还是活下来,今年会有时间思考,如何更好地活下来。”
(作者:倪雨晴 编辑:张伟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