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有话——《一辈子第一回》

广州美术学院
2021-08-07 08:26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人民从此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尤其是1953年《选举法》的实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经和形式得到了保证。《选举法》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法律化,为顺利开展初次全国性大规模普选,也为以后的选举法律制度确立了基础。此时,杨之光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南美专担任彩墨画课的教学工作。中国画这种传统绘画媒介如何表现现实生活,成为了他面对和思考的课题。

1954年春,杨之光在《一辈子第一回》的创作过程中,把自身的亲身经历和生活见闻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笔墨技巧。当年他作为一位选民,见证了人民翻身真正获得民主权利的伟大时刻。在投票的过程中,他也看到了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婆婆也同样怀着庄严而喜悦的心情参加投票。这些年过半百的老人和他一样,也是一辈子第一回。这个景象使杨之光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沧桑白发老人在其晚年,仍有机会等来时代巨变、翻身作主的历史时刻,这种洞悉历史变迁的敏感,被杨之光准确地捕捉到了。过去在太行山区体验生活时所见赶集妇女把钱折得整整齐齐放在手帕里的情形浮现于他的眼前。一位过去饱经沧桑今天重新站起来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成为了他构思画面创作的主题;以一个小人物表现历史宏大题材,。

杨之光以渴笔飞白和淡墨湿染的方式刻画老妇人花白的头发;采取勾线渲染,交代明暗关系和透视结构,使得人物面部更加饱满和真实,尤其体现了老妇人历经岁月沧桑后,第一次当家做主人的喜悦之情。在衣纹的处理上,杨之光运用了更加写意的大笔挥洒交代了结构和动作,再施以淡墨渲染关键部位,这样既有了光感效果,又颇具古代人物画的风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一辈子第一回》是杨之光使用传统国画媒介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心声,运用“以小见大”的文艺创作手法,以一个小人物来表现新中国历史宏大题材的成功案例。该画1955年入选全国美展受到广泛好评,1956年获武汉市“向科学文化进军奖章”,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无疑是新中国美术史上新人物画的开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