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丨奥运“暖场”失败,日韩争端难解

21深度王雪晴 2021-08-10 23:15

奥运会本来可能成为两国关系的转折点,但双方错过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雪晴报道 8月9日,针对韩国奥委会此前宣布国际奥委会(IOC)禁止在奥运场馆使用旭日旗一事,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秘书长武藤敏郎在新闻发布会上予以否认。

武藤敏郎称,IOC对于是否使用旭日旗的立场没有变化,仍认为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决定,且不禁止一般情况下的使用。这与韩国奥组委的声明相悖,此前,韩国奥委会会长李起兴声称已收到了IOC禁止在奥运场馆使用旭日旗的书面决定。

围绕旭日旗问题,韩国早在奥运会开始前就持续表达反对意见,认为其具有日本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象征。但日方并没有理会,理由是旭日旗在日本国内被广泛使用,旗帜本身并不会成为政治宣传工具。7月中,韩国奥运代表团曾在奥运村悬挂横幅,引发日本右翼团体举着旭日旗游行示威。

以上只是日韩在奥运期间争端的缩影。从奥运会网站上地图引发的日韩领土争端,到奥运会宣布使用的食材部分来自福岛县等核辐射地区之后、韩国代表团宣布自行准备餐食,都使得两国舆论间充斥着火药味。原本传出将在奥运期间访日的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奥运开赛前取消了访日计划,日韩外交“破冰”的希望破灭。

国际奥委会反对将奥运政治化的声明也不能平息在两国由历史和领土等问题上引发的民族情绪。驻首尔的分析师May Kang说,近几个月来,反日情绪一直在韩国人中扩散,奥运会期间看到的各种不满情绪只是这种情况的延续,许多韩国人正在抵制日本啤酒等产品以及包括无印良品和优衣库在内的零售店。

亚洲成长研究所副所长兼研究部长、教授戴二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历史是两国改善关系时绕不过的问题。“奥运会本来可能成为两国关系的转折点,但双方错过了,”他说,“如果没有特别情况出现,这一年都不太可能有新的转机出来。”

矛盾的种子

两国矛盾的种子始于此前两国政府间达成的协议。在1965年和2015年,韩国分别在前总统朴正熙和朴槿惠任期内与日本就二战期间强征韩国劳工和“慰安妇”的问题达成协议,而协议内容在向韩国社会公开后引发了民众不满。现任总统文在寅于2017年上台后,开始改革财阀特权集团,追求历史正义,并致力于发展与朝鲜的关系。

2018年,韩国大法院(最高法院)终审判决日本钢铁公司新日铁住金需向二战期间被强征的4名韩国劳工每人赔偿1亿韩元。此后至2019年6月,陆续有其他日本企业被韩国法院判决赔偿,引发日本政府不满。

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韩国希望和日本改善关系,但由于韩国法院相对独立,韩国政府无法干预其判决,使得日本希望韩国大法院撤回判决的希望落空。“日本的想法是韩国不让步,我也坚决不做任何让步。”

同年7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从7月4日开始,日本企业在向韩方出口3种半导体产业原材料之前必须向政府申请批准。受管制半导体产业原材料包括含氟化氢、EUV用光刻胶(感光材料)和智能手机OLED面板的保护材料氟化聚酰亚胺。日本方面的政策引发了韩国民间的强烈反弹,“抵制日货和2020东京奥运会”的呼声也由此出现。

在戴二彪看来,日本对韩半导体原材料的禁运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打压了韩国,但也激发了韩国在自主研发和寻找新供应链上加大投入,长久来看对日本不利。“对于日本来讲,韩国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他说,“如果失去了这个市场,对日本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所以贸易摩擦没有胜者。”

日本出口审查政策两年后,韩国的科技自立之路似乎卓有成效。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6月末发布的“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产业竞争力强化两年成果对国民报告”中指出,产业100种核心产品对日依存度由31.4%下降到24.9%,且产业整体对日依存度由16.9%下降到15.9%。日本出口审查的3个品类中,对日氟化氢进口额下降了六分之一,EUV用光刻胶对日依存度降到50%以下,氟化聚酰亚胺的替代材料“极薄玻璃”对日进口为0。

不过有日媒在分析数据后质疑,尽管韩国在氟化氢领域对日依存度下降,但EUV用光刻胶进口的减少主要是由于韩国改从比利时进口,而比利时生产商是日本JSR的子公司,仍然可以看作是从日本企业采购;此外,极薄玻璃只是三星折叠智能手机所采用的保护材料,绝大多数智能手机仍采用氟化聚酰亚胺。韩国在氟化聚酰亚胺领域的对日进口额2021年1至6月增长15%,达到4430万美元。对日依存度没有明显下降。

经济上的“三明治”?

韩国国内长久以来有一种“三明治”理论。在经济上,该理论的含义是前有日本领先亚洲,后有中国追赶,韩国夹在中间。戴二彪指出,尽管就制造业不少传统领域而言,“日一韩一中”这样的发展水平排序依然是事实,但随着中国部分高新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一理论渐渐开始不成立。2015年,韩国教授金兰都在参与一档电视节目时就提到,认为中国还在追赶韩国发展的“三明治”理论是“我们的傲慢与偏见”。

然而,这一理论的产生至少说明了韩国一直对标日本发展的现实。公开贸易数据平台The Observatory of Economic Complexity显示,2019年韩国出口产品前五名为集成电路(852亿美元)、汽车(408亿美元)、精炼石油(389亿美元)、汽车零部件(185亿美元)、客船和货船(171亿美元)。而同年日本出口产品前五名为汽车(1030亿美元)、汽车零部件(332亿美元)、集成电路(307亿美元)、具有个人功能的机械(200亿美元)、客船和货船(137亿美元)。五种产品中有四种一致,可见两国产业结构具有高度相似性,竞争大于互补。

“韩国的工业化进程主要就是学习日本,从日本学到了很多经营管理模式,”周永生说。“在各个方面,韩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也比较大。”

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经贸导刊》今年2月发文指出,在部分细分制造业产品领域,中日韩处于短兵相接的直接竞争局面。例如,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是2019年中国出口规模最大的商品,占总出口额的比重达27.0%,同期占日本、韩国出口额的比重也分别达14.7%和28.7%。同样,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是中国第二大类出口商品,2019年出口额比重达16.7%,同期日本、韩国出口比重也分别为19.5%和13.2%。

尽管在不少领域已经开始同台竞技,但日本连年对韩国的巨大贸易顺差依然是韩国人心中解不开的结。韩国贸易协会和韩国关税厅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5月,韩国对日本贸易逆差达1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5%。自2004年开始,韩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每年保持在200亿到300亿美元的规模。虽然2019年韩国罢买日货运动使逆差达到16年来最低值192亿美元,但2020年逆差又增加到209亿美元。

而逆差增加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韩国人喜欢买日货,而是由于在韩国进口中间产品后加工再出口的贸易结构下,韩国半导体出口的增加,使得从日本进口的电子和机械零件增加。今年1到5月,韩国进口日本中间产品137亿美元,比去年增加14.8%。占总进口额的一半以上。

从这个角度来看,韩国的“去日本化”还任重道远。不过戴二彪表示,这两年韩国在对外投资上有反超日本的迹象,一定程度反映了韩国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自信。

日韩关系走向何方

日韩关系紧张,两国国内政坛的局势也为两国关系添加变数。尽管下半年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将举行总裁选举,日本众议院也面临换届选举,但受访专家均认为,由于在野党实力太弱,自民党中能取代现首相菅义伟的人选不多,因此日本政坛维持原样的可能性较大。如此一来,日韩关系未来的不确定性将主要来源于明年3月举行的韩国总统大选。

韩国社会舆论研究所(KSOI)8月6-7日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第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候选人、前检察总长尹锡悦支持率28.3%,较一周前下降4%;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京畿道知事李在明支持率28.4%,较一周前上升1%,两人位列支持率前两位,选情十分胶着。

据报道,李在明6月15日在“纪念6.15南北共同宣言21周年”的座谈会上表示,将进行“以本国利益为中心的自主外交”,将在强化韩美同盟的同时发展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在对日姿态上也偏向强硬。

而尹锡悦目前在外交方面的对外表态与李在明相反。在接受采访时,尹锡悦发表了“只有韩美关系巩固了,中国等其他国家才会尊重韩国”以及“拜登政府下定决心要打压中国,韩国如与美国背道而驰,就难以正常展开国际商贸活动”等不当言论。对此,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在《中央日报》上发表题为《中韩关系不是韩美关系的附属品》的文章,针对其不当言论阐明中方严正立场。此外,据报道,尹锡悦此前还在接受采访时否认日本福岛发生核泄漏,引发争议。

从目前为止两位候选人的公开发言来看,两人的外交政策大不相同,有受访专家认为,韩国下任政府出现亲美政权的可能性较大。而韩国大选结果最终如何,对日政策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王雪晴 编辑:陈庆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