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塔利班已宣布占领了阿富汗34个省份中17个省会城市。美国和英国纷纷宣布将向阿富汗派兵,协助本国人员撤离。
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8月13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塔利班攻占了阿南部坎大哈省首府坎大哈市、西部赫拉特省首府赫拉特市和西部巴德吉斯省首府瑙堡市,随后又宣布攻占了乌鲁兹甘省省会提林库特、古尔省省会菲罗兹山和卢格尔省省会普勒阿拉姆市。另外,一直坚守在赫拉特的大军阀伊斯梅尔·汗反戈一击,宣布与塔利班合作。
坎大哈和赫拉特分别是阿富汗第二和第三大城市。拿下这两座城市是塔利班自5月发起大规模攻势以来取得的两次最大的军事胜利。截至目前,阿富汗政府尚未回应塔利班的说法。
阿富汗代理内政部长阿卜杜勒·萨塔尔·米尔扎夸勒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政府军正在集中力量保卫主要交通干道、大城市和重要口岸。同时,阿政府正在武装地方民兵组织以抵抗塔利班的进攻。
美国国务院表示,12日,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同阿富汗总统加尼通话时表示,美国仍然致力于阿富汗的安全与稳定,并支持以政治方式解决冲突。
由于阿富汗安全形势迅速恶化,美国五角大楼12日宣布,美方将进一步撤离驻阿外交人员,并宣布在48小时内增派约3000名美军,以确保外交人员安全撤离。
“我们预计在未来几周内将把在阿富汗的外交存在缩减至仅剩核心人员。”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莱斯称,美国大使馆并没有关闭。有美国官员透露,他们正考虑将美驻阿使馆搬到喀布尔的机场,以便在必要时候可以让外交人员以最快方式撤离。
据悉,派驻阿富汗大使馆的美国人员约有1400人,该大使馆12日敦促非受雇于美国政府的美国公民立即搭乘民航飞机离开阿富汗。美国国务院还表示,将为帮助过美国的阿富汗人提供特殊移民签证,并加快用飞机将他们转移出去。
英国国防大臣本·华莱士12日表示,随着阿富汗安全局势迅速恶化,英国将在“短期内”向喀布尔派遣600名士兵,以帮助其国民和当地翻译人员撤离,预计他们将在未来几天到达。
“现在这种局面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可能有的人料到了塔利班会卷土重来,但如此快速地形成现在这种局面,是所有人都没有预见到的,包括美国。”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美国早前的分析是,可能最快半年阿富汗政府会顶不住,但是上周中情局的报告是,塔利班可能在30天内包围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并在90天内接管该市。现在来看,可能又要大大提前。
何以出现这种始料未及的局面?李绍先认为,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首先要把板子打在美国身上。
“首先,美军撤军有一个背景是,美国和塔利班单方面达成协议,没有阿富汗政府参与。美国不是不想让阿富汗政府参与,只是遭到了塔利班坚决拒绝。这就埋下了很大的祸患,导致塔利班在美军撤军之时立刻开始攻击阿政府军。”
“其次,美国虽然说911是撤军最后期限,后来又说是8月底,但实际上并没有有条不紊地撤,而是非常快速的撤军,到7月4日美国国庆日时,驻阿美军已经撤走了90%。驻扎于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最后一批美军悄无声息地完成撤离,甚至没有向阿富汗政府军移交。”
除了美国要负主要责任,李绍先认为,阿富汗政府军战斗力之弱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一是本身阿政府军就虚胖,美国人说培养了30万人,但实际上连中情局都讲,所谓30万的数字是夸大的,有一些人在吃空饷。二是阿富汗的腐败太严重了,政府、军队中任人唯亲的情况很严重,而且长期拖欠军饷,士气低迷。三是长期以来阿富汗军阀割据,中央政府掌握国家军费和美国提供的先进武器,而地方部落武装得不到补给,对中央政府积怨已深。”
另外,李绍先指出,塔利班的组织性、纪律性远远超过阿中央政府。在最高领导人阿洪扎达之下,还有三个副领导人,分管不同的事务,在地方上划分为好几个军区,每个军区掌控几个省,所以它的政令是非常畅通的,而且全国一盘棋。
阿富汗安全形势的恶化引发了部分当地人对美国总统拜登在9月11日前撤出最后一批美军有关决定的指责。
拜登10日表示,他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并指出华盛顿在这场美国最长的战争中花费超过1万亿美元,并损失了数千名士兵。他补充道,美国将继续向阿富汗军队提供大量的空中支援、食品、设备和工资。
“拜登总统发现结束战争的最快方法就是输掉战争。”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敦促拜登政府承诺向阿富汗军队提供更多支持。“没有这些支持,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可能会用烧毁我们在喀布尔的大使馆来庆祝9月11日袭击事件发生20周年。”
前国务院发言人摩根·奥尔塔格斯表示,这是一次巨大的外交政策失败,在本届政府上任不到七个月就产生了政府更迭影响,一切都走向彻底崩溃。
在去年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政府达成的一项协议中,塔利班同意在美军撤出时不攻击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军队。塔利班还承诺将讨论如何实现和平。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拜登政府决定撤军而且如此坚决是因国内政治考量。“美国不认为阿富汗塔利班和在阿富汗的国际恐怖组织对美国本土继续构成威胁,也不认为美国有义务帮助阿富汗建立稳定政权与重建,美国对阿富汗的撤军是其在中东和南亚战略收缩的一部分。”
对于美军撤出之后的阿富汗形势,李绍先分析道,未来存在三种可能性:一是阿富汗陷入全面内战;二是塔利班卷土重来,重新夺取政权;三是各方走上和解之路。现在,这三种可能性正在发生动态变化。
“首先,阿富汗已经陷入全面内战。至于会不会全面内战形成常态,现在还有待观察。同时,随着第二大、第三大城市等重镇被拿下,塔利班卷土重来、重新夺取政权的可能性正在加大。”李绍先指出,美国此前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未来两到三周,阿塔利班还威胁不到首都喀布尔。“但现在看来未必,如果这种势头继续下去,一、两周就能威胁到首都”。
谈及阿富汗和解进程,李绍先认为,虽然有关各方都在努力,包括多哈会谈和安理会会议,但似乎没有太大进展。“昨天在多哈会议上,阿富汗政府提交了和塔利班分享权力的建议,但塔利班好像不为所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回应,所以,和解的可能性正在急剧降低。”
随着美军加速撤离阿富汗,塔利班与阿政府军之间的战斗日趋激烈,当地安全形势持续恶化。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10日警告说,未能遏制不断上升的暴力以及侵犯和践踏人权行为正在给阿富汗人民带来灾难性后果。
她指出,平民伤亡在继续增加,可能构成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的侵权行为的报告继续增多。 据报道,自7月9日以来,仅在4个城市——拉什卡尔加、坎大哈、赫拉特和昆都士——就至少有183名平民遭到杀害,1181人受伤,其中包括儿童。
巴切莱特表示,除非所有各方回到谈判桌前,达成和平解决方案,否则阿富汗的局势将会进一步恶化。 她敦促所有国家利用双边和多边影响力,帮助结束敌对状态。
根据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和联合国人权办公室的记录,大多数平民伤亡是由地面交战造成的。空袭也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此外,自5月塔利班发动进攻以来,至少有24万人流离失所,城市中旷日持久的战斗导致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民用物体遭到破坏。
周戎向本报记者指出,阿富汗安全形势一直在持续恶化,周边国家都将面临因阿富汗内战外溢所导致的人道主义危机。当前,国际社会要对阿富汗实施人道主义援助,通道安全将是一大问题。“随着美国全面撤军,今后数日或者数周阿富汗战场争夺会更加激烈,因战争导致的人道主义灾难会加重。”
联合国难民署也对阿富汗冲突本周迅速升级极表关切,并敦促伊朗当局保持米拉克(Milak)过境点开放。上个周末,在该国西南部的尼姆鲁兹省的激烈冲突中,有近200名平民被迫逃往伊朗。
在此之前,已有近100万阿富汗具有难民身份的人住在伊朗。伊朗政府40多年来一直对逃离旷日持久的冲突和暴力的阿富汗人敞开大门。难民署呼吁伊朗政府继续这种热情好客和保护生命的传统。
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维托里诺10日也发表声明称,对阿富汗不断恶化的局势、尤其是对包括返回者在内的流动人口和流离失所者的影响表示担忧。
据统计,目前阿富汗境内有500多万人处于流离失所状态。仅在2021年,该国各地的冲突就造成35万人流离失所。此外,2021年,阿富汗没有合法证件的回返者人数继续创下纪录。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就有68万多名阿富汗人返回。
维托里诺敦促冲突各方和邻国尽一切努力,确保过境点保持开放,使人道主义工作者能够接触边境地区的弱势人口。 他还呼吁国际社会和捐助者支持国际移民组织的努力,不要在这个关键时刻抛弃阿富汗和阿富汗人民。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呼吁冲突双方立即采取克制态度,保护平民和医院等重要基础设施免受袭击,避免战斗在人口密集的地区造成任何附带损害。
据悉,自8月1日以来,已有4042名武器致伤者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支持的15个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近期暴力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
“我们目睹房屋被毁,医务人员和患者面临巨大风险,医院、电力和供水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阿富汗代表处主任埃卢瓦·菲永说,“在城市地区使用爆炸性武器正在对平民人口造成不分皂白的严重影响,这远远超出这些武器的目标范围。许多家庭别无选择,只能逃离该地,寻找更安全的地方。这种情况必须停止。"
过去几天来,昆都士、拉什卡尔加和其他城市的街头冲突已造成数百名平民受伤,而医疗服务则因医疗设施受损及工作人员短缺而面临巨大压力。几个发生冲突的城市停电,一些地方的供水系统几乎无法运行。许多家庭试图逃离,却苦于没有交通工具或根本没有经济能力逃离当地。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及其合作伙伴阿富汗红新月会正在竭尽所能疏散伤员,并运送冲突中遇难者的遗骸。仅在7月,委员会就已在全国范围内帮助近13000名武器致伤者。随着人口稠密地区战斗的加剧,这一数字本月可能还会上升。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医疗设施、医务人员和救护车不受攻击。我们呼吁战斗各方允许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阿富汗红新月会等人道组织安全疏散伤员,并为平民提供急需的援助。”菲永表示。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阿富汗共有1800名国际和本国工作人员。
8月6日,中国外交部涉外安全事务专员程国平应约会见阿富汗驻华大使卡伊姆,就中阿关系、阿国内局势及两国反恐安全合作等交换意见。程国平表示,中方愿同阿方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发挥中阿跨部门跨地区安全合作机制作用,深化反恐安全等领域合作,推动中阿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7月2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天津会见来华访问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治委员会负责人巴拉达尔一行。王毅表示,“阿富汗属于阿富汗人民,阿富汗的前途命运应该掌握在阿富汗人民手中。美国和北约从阿仓促撤军,实际上标志着美对阿政策的失败,阿人民有了稳定和发展自己国家的重要机遇。”
王毅指出,阿塔是阿富汗举足轻重的军事和政治力量,有望在阿和平和解和重建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希望阿塔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高举和谈旗帜,确立和平目标,树立正面形象,奉行包容政策。阿各派别、各民族应团结一致,真正把“阿人主导、阿人所有”原则落到实处,推动阿和平和解进程尽早取得实质成果,自主建立符合阿富汗自身国情、广泛包容的政治架构。
王毅强调,“东伊运”是被联合国安理会列名的国际恐怖组织,对中国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构成直接威胁。打击“东伊运”是国际社会共同责任。希望阿塔同“东伊运”等一切恐怖组织彻底划清界限,予以坚决有效打击,为地区安全稳定及发展合作扫除障碍,发挥积极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巴拉达尔对有机会到访中国表示感谢。阿塔认为阿富汗应同邻国和国际社会发展友好关系。阿塔希望中方更多参与阿和平重建进程,在未来阿重建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阿塔也将为营造适宜的投资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周戎认为,中方已经表达得很清楚,希望阿富汗交战双方和解,以及包括阿富汗塔利班在内的阿富汗政治力量不得伤害中国的核心利益,即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中国不会干涉阿富汗内政 ,但也不允许阿富汗成为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的反华基地。
(作者:郑青亭 编辑: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