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暖化,威胁且将深刻改变人类生态

海国图智研究院2021-08-18 16:02

在21世纪,地球气候暖化成为了不争的科学事实,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随处可见。

在21世纪,地球气候暖化成为了不争的科学事实,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随处可见。本周,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建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出了有关气候灾害的红色警告,对日益严重的气候紧急情况作出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声明。至此,我们对于气候暖化乃至极端化的讨论已经从“是否正在发生”的争论转换到了“我们能如何应对”的焦急。


一、IPCC三十年来的持续呼吁气候危机早已来到

自从1988年成立以来,IPCC致力于向全球各界提供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科学观点。该组织在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工作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并于2007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目前IPCC处于第六个评估周期,正在编写第六次评估报告(AR6)。该报告完整版将在2022年完成,为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第28次缔约方会议(COP28)提供全球盘点。

此次的红色警告是86IPCC第一工作小组发布的AR6第一部分的内容。这份报告是200 多名科学家消化了数千项研究后的成果,随附的总结得到了来自 195 个国家代表的认可。

报告称,当今整个气候系统变化的规模,以及有关气候的多个方面的现状都是前所未有的:过去十年中,海平面增长速度迅速增加,由1993年阶段的每年3.3mm速度,到20102018年阶段的4.4mm,而且在2018年,卫星数据表明海平面为历史新高;同时,这十年很可能比过去 125千年都热;森林燃烧和砍伐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含量高于过去200万年;农业和化石燃料导致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浓度高于至少 80 万年来的任何时期。报告指出,考虑到排放的现状,至少在本世纪中叶之前,全球地表温度将继续升高。除非CO2 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在未来几十年能被大量减少,否则在 21 世纪中叶前,全球平均气温的升幅将快速超过《巴黎协定》订立的 1.5℃和 2℃的目标。


二、全球自然灾害日益严重,气候问题早有苗头

实际上,以2021年过去的7个月为例,全球气候灾害的高频率和严重程度完美印证了科学家们的担忧。年初,联合国已经发表声明称:非洲南部气温上升的幅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降雨量也越来越小,使该区域在过去五年中只有一个正常的作物生长季节。目前,津巴布韦正处于十年来最严重的饥饿紧急状态中,全国有一半人口——770万人严重缺乏粮食。赞比亚长期以来是该区域的粮仓,但现在不得不限制谷物出口并接受外部援助,并且该国也有20%的人口在忍饥挨饿。714日,比利时、德国、荷兰、卢森堡和瑞士发生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导致多条河流决堤和大面积停电,基础设施和农业设施也遭到严重破坏。在德国,此次洪水造成了至少133人死亡,约1300人失踪。比利时内政部长将此次洪水称为该国有史以来已知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而这也是二战以来德国遭受的最大自然灾害。

气候问题影响了全球各个区域,我国今年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3月,十年来最强沙尘暴横扫了从遥远西部的新疆到渤海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影响面积超过380万平方公里,在北京,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1000米。而这次沙尘暴恰是由前一周席卷蒙古国的暴风雪所引发的,造成蒙古国当地电力输送塔倒塌,切断了几个地区的电力供应,并导致至少九人死亡。同样7月以来,河南郑州、漯河、开封、新乡、鹤壁、安阳等地暴发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引发了罕见的特大水灾,省内13座水库达到超汛限水位。暴雨引发的洪涝和次生灾害共计造成河南省1453.16万人受灾,302人遇难,50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337.15亿元。


三、气候协定频频签署,但个别重点国家执行力严重不足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21世纪以来,各国在尝试做出努力的同时,撕裂与对立也频频发生。自1994UNFCCC生效和1995COP1召开以来,各国签署的里程碑式的气候协定包括了1997年的《京都协定书》,2009年的《哥本哈根协议》,以及2015年的《巴黎协定》。其中《巴黎协定》的特殊性在于,在巴黎大会召开以前,已经约有180个国家提交了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的自主方案。《巴黎协定》的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较工业革命前上升2℃之内,并努力控制在1.5℃之内,同时使资金流动符合温室气体低排放和气候适应型发展的路线。

但《巴黎协定》对缔约国并没有强制约束力,只要求各国依照目前框架来自主推动气候政策。因此,个别重点排放国选择了推卸责任。譬如,作为第二大排放国的美国在前总统特朗普的领导下,于2019年底以书面方式知会联合国,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程序。时任国务卿蓬佩奥甚至称美国是《巴黎协定》的受害方。这一举动遭到了全球各国甚至美国国内政客的反对,譬如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日本政府对特朗普此举表示遗憾,而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也谴责了特朗普这一行为。又如,作为第七大碳排放国的韩国虽然推出了650亿美元的“绿色新政”,但该政策缺乏全面减排计划,而且目前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电力系统和环境监管框架并没有被改变。2016年,气候行动追踪组织甚至将韩国称为“气候恶棍”,而韩国在被点名批评后还新建了7家燃煤电厂。

反观我国,在现阶段提出了2050年碳达峰、碳中和的计划,展现出了负责任的大国举动。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空前挑战。由于排放总量大、减排时间紧、制约因素多,对我国能源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我国而言,达成目标的首要前提是通过技术升级改造、交通结构和工业能源调整来实现减排,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实现能源转换,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来代替化石能源。尽管困难重重,但我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实现计划的前景非常乐观。

除此之外,今年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COP26也将对全球气候问题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届时,大会将专注于完成《巴黎协定》未决事项的谈判。除了两周的密集气候谈判外,大会还将关注清洁能源、零排放交通等重点领域问题的进展,我们期待这是一场实质解决人类气候危机的会议,更期待国际间拿出实际的行动,以紧密的合作推动节能减排,来拯救这个没有“意识形态之争”的地球!



作者:

卜乐        海国图智研究院研究员

房弘毅  海国图智研究院研究助理

(作者:海国图智研究院 )

海国图智研究院

官方账号

海国图智研究院是新型社会独立智库,位列2018中国社会智库排行榜第五, 由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暨南大学陈定定教授于2015年在深圳发起创立,总部位于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