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阿富汗反恐形势严峻 地区反恐压力激增

南财快评朱永彪 2021-08-27 17:27

8月26日晚,喀布尔机场及附近地区发生至少两起自杀式炸弹袭击和多起枪击袭击事件,截至目前已造成100余人死亡,其中包括至少13名美国军人和90余名阿富汗人,还有数百人受伤。根据媒体已曝光的部分画面显示,袭击现场可谓是惨绝人寰,令人强烈愤慨。

袭击发生前,多个国家和机构组织曾发出预警,塔利班也曾发布警告,称“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要对喀布尔机场发动袭击,许多观察者也有类似判断和提醒。但袭击最终还是发生了,且以如此惨烈的方式发生,使得阿富汗反恐形势蒙上阴影。袭击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再次清晰地认识到阿富汗反恐形势的严峻性。

美国对“伊斯兰国”的绥靖政策恶果初现

美国从特朗普时期就对“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持绥靖政策,在特朗普的阿富汗战略中,一个美国在阿富汗取胜并可以体面地撤军的重要标志是消灭“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为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军并没有积极的打击“伊斯兰国”,主要目的是准备在撤军前再进行“收割”,以便服务于美国的撤军进程。同时,也给美国与塔利班和谈制造合法性的借口。

此外,美国还希望将“伊斯兰国”的烂摊子丢给俄罗斯和伊朗。曾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国家安全顾问的博尔顿在《多事之屋:白宫回忆录》一书中曾写道,当马蒂斯将军谈到阿富汗境内“伊斯兰国”的威胁时,特朗普说:“让俄罗斯来处理他们。我们在七千英里之外……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在叙利亚攻击‘伊斯兰国’?为什么俄罗斯和伊朗不这么做?美国已经玩了这么久了。为什么我们要为俄罗斯和伊朗以及伊朗控制的伊拉克杀死‘伊斯兰国’?”

拜登上台后,也一再忽视情报部门的警告,淡化“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对美国的威胁。因此可以说,此次令美国震惊的袭击事件,正是美国绥靖政策的后果之一。

 地区反恐形势压力激增

“伊斯兰国”此次率先发动袭击,可以说会再次刺激“三股势力”,进一步强化他们行动的决心和意志,阿富汗及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面临进一步恶化的风险,相关袭击可能会持续发生。

当然,近期阿富汗局势的负面影响肯定不仅仅局限于阿富汗及周边地区,它对全球的冲击和影响仍在继续,后果也仍有待观察,国际社会对此也应有足够的警惕。

(作者系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阿富汗研究中心教授)

(作者:朱永彪 编辑:李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