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医政解读丨新医师法准许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赋予“超说明书用药”权

21新健康唐唯珂,实习生,罗怡然 2021-08-27 22:34

新医师法迎合了新时代需求,回应了诸多热点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唯珂 实习生罗怡然 广州报道 距离上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推出22年后,8月20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获审议通过,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新版医师法迎合了新时代需求,回应了诸多热点问题。其中重点强调了对于医师行业门槛的提升和规范、医疗人才的培养、医师权益的保障、权利与义务的对等等问题,也针对互联网诊疗、基层医疗、中西医结合和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方面等方面作了相应规定。

华南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冯医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新医师法既强调医师执业行为要规范,同时也强调要保护医师合法权益。总体上看对医师的整体素质和执业行为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作为肿瘤科医生,她更关注新医师法中有关“过度医疗”和“超说明书用药”的相关规定。冯医生指出,新医师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医师不得对患者实施不必要的检查、治疗。这其实就是指过度医疗问题,不过还期待有更进一步的规范细则出台。

冯医生还指出,新医师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在尚无有效或者更好治疗手段等特殊情况下,医师取得患者明确知情同意后,可以采用药品说明书中未明确但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品用法实施治疗。“这其实给医生在临床中赋予了‘超说明书用药’的自主权,特别是在癌症治疗中,经常会遇到尚无有效或者更好治疗手段的情况,有了法律保障,也可避免引发医患纠纷。”

现状:医师人才紧缺,科室间分布不均

此次颁布的医师法,是对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时隔22年后的一次全面升级。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不仅是医疗技术迅猛发展,医疗环境和社会需求也有了全面的革新。为此,医师法也应当紧跟时代,推陈出新。

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主任郑雪倩表示,医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医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执业医师法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因此,对执业医师法进行修改很有必要。

数据显示,2020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347.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08.6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90人。

目前医师人才供应短缺,正在成为医疗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据丁香人才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医疗行业人才分布不均,在麻醉科、儿科、眼科、全科和急诊科等科室均存在着较大的人才缺口。工作环境差、培养时间长、薪资待遇低……多重因素造就了医务人才的流失和“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舆论倾向。

与此同时,新冠疫情的暴发却又让社会看到了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性。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大量的确诊病例给各地特别是武汉的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负责雷神山医院设计的建筑师张颂民表示,传染病医院医护人员比例需要是患者的1.5倍。而实际上当时的湖北武汉和孝感,每千名医护人员需照顾近1200名患者,比例严重失衡。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的反复,在安徽、河南、江苏等地均发生过院感事件。院内感染的出现一方面增加了医师人身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也反映着相关流程和培训不到位,存在漏洞等。

对此,新医师法新增了“保障措施”章节。如第四十五条中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院内感染防控措施;第五十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医师提供职业安全和卫生防护用品,并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和医疗保健措施。

鼓励:人才培养提质,就业环境改善 

医生,是一直以来被公认为学习和培养战线最长的职业。

据新医师法规定,对于报考执医资格的学历要求由原来的中专提升至大专及以上,收紧对医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一步明确,也是住培和专培首次写入法律。这将一定程度上延长医师培养的年限,同时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医师整体诊疗水平。

此外,新医师法中,保障医师权益的相关内容被反复提及。除基本的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等,在新增的“保障措施”一章,专门对于医师的权益保障进行规范。第四十四条规定,对于特殊岗位工作的医师,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适当的津贴。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医师不仅享受津贴、补贴政策,在职称评定、职业发展、教育培训和表彰奖励等方面也享受优惠待遇。在医德、医疗技术、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的医师也会受到表彰。

医师的安全权益保护也紧跟时代热点问题呈现。医患关系、医疗风险等一度成为社会热词,医师的职业风险亟待保护。在新医师法中,就提出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禁止阻碍医师依法执业,干扰医师正常工作、生活;禁止通过各种方式,侵犯医师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医疗风险方面,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医师提供职业安全和卫生防护用品,并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和医疗保健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参加医疗责任保险或者建立、参加医疗风险基金,以此避免将医疗事故全部归因于医师个人承担。

此外,针对日渐增多的医生公共场合救助行为,国家鼓励医师积极参与公共交通工具等公共场所急救服务;医师因自愿实施急救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医师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尊敬,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良好的尊医风气需要法律和道德的维护。新医师法决定,每年8月19日为中国医师节,规定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知识的公益宣传,弘扬医师先进事迹,引导公众尊重医师、理性对待医疗卫生风险,推动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除了对于医师正面的鼓励和环境的改善,对于医师的不当行为也将有相应的约束惩罚。其中特别提到遇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时,不服从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调遣等行为将受处罚。

引领:互联网成关键词,公共卫生补短板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医生执业环境也在发生改变。针对新变化、新需求,新医师法也做了相应调整与规范。

目前互联网医疗已经“登堂入室”,并快速驶入合法化、规范化发展轨道。特别是疫情之下,互联网医疗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家也在鼓励公立医院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对此,新医师法第三十条规定,执业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所在医疗卫生机构同意,可以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等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当然,国家卫健委颁发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因此互联网诊疗仍然仅适用于复诊阶段。这对于医师、患者和平台方都是利好消息,一方面降低了医师和患者的复诊诊疗成本,一方面对于远程诊疗平台的搭建和发展也有激发作用。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建设,正在通过医改着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等化。在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医疗水平较高,医疗资源也较为丰富。而在基层,高水平的医疗资源还难以触达。新医师法对于基层医疗制定了激励措施。如明确规定,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津贴、补贴政策,并在职称评定、职业发展、教育培训和表彰奖励等方面享受优惠待遇。国家采取措施,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帮助乡村医生提高医学技术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对乡村医生的服务收入多渠道补助机制和养老等政策。

此外,新医师法还鼓励优质医师资源向基层倾斜。国家采取措施,统筹城乡资源,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对乡村医疗卫生人员建立县乡村上下贯通的职业发展机制。在同等条件下,给予有基层医疗工作经验的医师优先晋升的通道。

对此,在日前医协云举办的医师法主题沙龙上,肿瘤内科医协体中心树兰(杭州)医院医务部副主任盛国平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表示:新医师法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生做了一些具体的要求,但是县级以下的要求相应的比较少。事实上,老百姓真正接触得比较多的,是县级和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对他们统一的规范化培训,有助于实现对疾病的诊治均质性或者说同一性,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说把县域医疗机构的医生,能够做均质性培训的话,相信对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

此外,新冠疫情让医师群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作用进一步突显。因此,新医师法中规定,发现传染病、突发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异常健康事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医疗卫生机构或者有关部门、机构报告;国家建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对临床医师进行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方面业务培训。

新医师法对于医师从业人员的入行门槛提升,也意味着医师需要终身学习以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从大环境来看,更优质的医疗人才资源、更良好的医疗从业环境、更和谐的医护关系和舆论氛围、更健全的医疗和防治体系,都将逐步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

(作者:唐唯珂,实习生,罗怡然 编辑:徐旭)

唐唯珂

产经版记者

重点关注大健康、零售和文旅领域。从基因科技、生物制药、互联网药店到商超数字化,酒店业变革都欢迎来聊,邮箱:tangweike11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