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负债、调结构、建生态,金科股份交出“新五年战略”首份高质量答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1-08-30 00:00

年初,金科股份董事会完成换届,周达升任公司董事长、杨程钧升任总裁。正是这个以“年轻一代”为核心的管理层,正在帮助金科股份快速适应行业变化,实现公司的稳健发展……

8月27日晚间,金科股份发布半年报,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9.73亿元,同比增长45.1%;实现净利润48.66亿元,同比增长14.26%。

这放在“三道红线”、“政府集中供地”等行业调控政策密集发布的背景下,属实不易。

其背后是公司经营策略作出的及时调整,即“一稳二降三提升”,以稳定发展为目标,通过降低负债、降低库存,实现盈利能力、核心竞争力和资产运营能力的三提升。

效果很显著。一方面,公司收入规模实现了稳健增长,收入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另一方面公司回款率、货币资金余额和净负债率等指标不断向好,公司“三道红线”监测指标持续满足“绿档”。

这无疑为金科股份实现新五年高质量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行稳致远,压减有息负债160亿元

走的远,先要走的稳,尤其是在楼市调控的背景下。

“在需求端,调控持续趋紧,但需求依然保持韧性,人口结构的多维度变化正推动着房地产消费需求呈现结构性红利;在供给端,调控不断升级,三道红线和贷款集中度管理抑制行业过度加杠杆冲动。”金科股份半年报总结称。

有机会,但是防控风险更为重要。

对此金科股份有着清醒的认识,并通过抢抓经营性现金回款、主动调整融资规模等方式,使得公司财务结构持续优化。

半年报显示,金科股份实现销售回款约997亿元,回款比例高达97%。截至6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达370亿元,同比增长0.73%,货币资金余额对短期有息负债覆盖更为充裕。

而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质量,保持合理的杠杆水平,上半年公司也在主动调整有息负债规模,有息负债不断下降。

数据显示,2020年6月末,金科股份有息负债为1106.05亿元,至2020年末降至976.64亿元,到今年6月末已经降至941.44亿元,同比压降规模超160亿元。

在压缩整体负债规模的同时,金科股份还通过调整期限结构的方式,来保障自身的流动性安全。

仅以短期负债为例,上半年公司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为268以元,占比降至28.47%。

得益于“稳定发展”目标的确立和上述负债结构的调整,金科股份“三道红线”监测指标持续满足“绿档”。其中,净负债率降至77.08%,扣除合同负债后资产负债率降至 69.55%,现金短债比达到1.38。

今年4月7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标普宣布,将金科股份的信用评级由B+/展望稳定提升至BB-/展望稳定。金科股份成为极少数能够跳过展望调整,而直接晋升评级的地产企业。公司最初于2019年首次获评标普评级B+/展望稳定。本次评级提升,标普认为,主要基于金科股份业务评分提升、杠杆降低显著。

至此,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稳步提高,境内主流评级机构均给予AAA级,标普国际评级由B+跳级提高至BB-,穆迪国际评级由B1 展望稳定提高至B1展望正面。

 

近6成新增土储来自多元拿地,可售资源持续优化

求稳,不意味着不发展,而是更有质量的发展。

上半年,金科股份地产主业便实现销售金额约1025亿元,同比增长18%,同期销售面积1005万平方米,同比提升17%,这成为了带动上市公司收入、利润等经营指标稳步增长。

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9.73亿元,同比增长45.1%;实现净利润48.66亿元,同比增长14.26%。

要知道,楼市调控背景下,当期金科股份销售均价仅微增1.05%,所以带动公司收入增长的核心在于量,而非价的提升。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金科股份地产主业也在不断优化升级,对此公司总结为“去库存、调结构、降分销、抓回款。”

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公司销售、拿地两端作出的明显调整。

半年报显示,金科股份在华东、重庆、西南(不含重庆)、华中、华南地区销售金额占比分别达到43%、20%、12%、11%、8%。

同期,公司来自新一线城市的销售金额占比接近40%,来自二线、三线城市的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25%和17%。

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合计销售占比达65%,显示出金科股份销售端布局的日趋合理。

这一趋势将继续保持,公司在拿地方面同样呈现出城市能级不断提升的特征。

在上半年新增的计容建筑面积835万平方米土地中,二三线(含新一线)城市占比达到93%,公司可售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

其背后,需要强大的土地获取能力作为支撑,尤其是在集中供地政策变化的环境下,这一能力愈发重要。

金科股份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加大收并购、一二级联动、产业拿地等多元化方式进行土地储备。

而就上半年表现来看,公司拿地方式也呈现更趋多元化,拿地能力显著提升的特点。

半年报显示,当期公司通过“地产+商业”、“地产+产业”、收并购等方式获取的土地计容建筑面积达到472万平方米,占比57%。

加之新增土地储备主要集中在新一线及二线城市,可售资源亦分布于此,有效覆盖公司长期高质量发展所需。

截至6月末,金科股份总可售资源约7311万平方米。其中,重庆占比进一步下降至23.69%,华东、西南(不含重庆)、华中、华南、华北占比分别为20.94%、18.30%、17.81%、9.22%、5.27%。

可售资源的分布,与经济发展及行业趋势更为契合。

 

“四位一体”战略快速推进,构建永续经营生态圈

降负债、调结构是打基础,企业更长远的发展则有赖于企业的内生式增长。

金科股份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四位一体、生态协同”发展战略,即精耕地产主业,做强智慧服务,做优科技产业,做实商旅康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产业链生态圈。

上半年,公司在精耕地产主业的同时,着力打造和提高自身的“地产+”竞争能力。

智慧服务的载体为港股上市公司金科服务,该公司凭借行业领先的好口碑和强劲的市场拓展能力,上半年营收、利润实现了“双80”式的增长。

更为重要的是,金科服务还高起点步入城市服务赛道,不断拓展自身服务场景。

夯实传统物管业务之余,进一步拓展至商业楼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物流园区、医院单位等多个不同业态。

科技产业方面,金科股份则以产业园为突破口,构建起产业综合运营服务体系,如上半年便有济宁、固安两个产业园区顺利落地。报告期内,科技产业新增开发运营面积超百万平方米,投资撬动效应较为明显,可持续发展后劲充足。

仅以金科固安智慧科技城为例,该项目总投资15.6亿元,总税收将近1亿元,园区全部建成后预计引进企业330余家,项目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型显示、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导。

金科产业,现已进入重庆、四川、湖南、山东、山西、江苏、河北等14省22个城市,累计运营管理项目28个,累计开发运营面积超 1300 万平方米。

商旅康养方面,公司则明确了三大商业产品线,金科中心是新一代的城市综合体、金科·爱琴海是新一代的购物中心、金·WALK是未来服务型的社区商业中心,以此重塑金科商业IP。

上半年,公司完成了重庆、昆明、慈溪三个购物中心“金科·爱琴海”的品牌落位,同时金科首个大型综合体项目——金科中心建成并逐步投入运营。

其中,金科中心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项目包含五星酒店、5A甲级办公、商业三大板块。

上述项目的密集落地,显示出金科股份“四位一体、生态协同”战略正在快速推进,这使得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得到增强的同时,也为公司实现“新五年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