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凯风
北上港深,都有了证交所。
近日,国家宣布,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这意味着,时隔33年之后,北京证交所,终于从畅想到现实,全国有了第5个大型证券交易所。
在北交所之前,港交所、台交所、上交所、深交所问世,成为我国乃至国际金融的有生力量,在完善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做大做强资本市场、争夺全球定价权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包括港澳台,内地四大一线城市里,唯独广州,仍没有一个全国性证券交易所。
01
包括港澳台在内,我国已有5个大型证券交易所。
除了港交所和台交所之外,上交所和深交所均成立于1990年。适逢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两地肩负起金融市场开放的探索重任。
这一次设立的北交所,对应的是国际政经大环境和国内经济转型的新格局,未来将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助力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
广州之所以没能拿下广交所,背后有客观原因,也有政策因素。
其一,北上广深的定位不同,金融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有悬殊。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香港、上海、深圳才是金融中心,而北京更多是行政中心的定位。
这显然存在误解。北京虽然没有“国际金融中心”之类的定位,但作为金融监管和决策管理中心,金融实力在全国首屈一指。
北京聚集了“一行两会”(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主要金融监管机构、大多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总部、15家全国性金融行业协会、全国100%的政策性金融机构、50%的保险集团总部、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总部,以及众多外资金融机构。
从资金实力来看,北京本外币存款总额位居全国第一,而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20%,属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相比而言,广州虽然正在金融上发力,但定位更多集中于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交通枢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层面。
在最新发布的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中,上海、香港、北京、深圳、广州,分别位居全球第3、4、6、22位。
可见,广州金融实力稳居内地前四,仅次于上海、北京和深圳,属于第二梯队的领头羊。
其二,不同城市拿到的政策红利有差别,广州更多靠自力更生。
这两年,广州获得一系列政策扶持,从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到广州期货交易所,不断提升广州经济的发展空间。
不过,北上深的战略定位得到更大提升。
深圳的先行示范区,可谓独一无二;
上海先后拿下了进博会、科创板以及浦东的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北京,服贸会升级为国际性展会,而北交所更是进一步巩固了其金融地位。
定位分工不同,政策扶持不同,发展自然就有了区别。
02
广州并非没有金融层面的利好。
前不久,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
这是我国首家混合所有制的交易所,且是境外机构首次获准入股内地期货交易所,更是近年来广州在金融领域拿到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利好之一。
不过,期货交易所与证券交易所,无论是体量还是能量,均有相当大的差别。
事实上,广期所并非独此一家,而是全国第5个。
在此之前,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均已成立。
郑商所主要以小麦、棉花、白糖等期货品种,大商所则以玉米、黄豆、焦炭、铁矿石等为主,上期所则以黄金、白银、铜、铝、锌等为主,中金所则以金融期货为主。
广州期货交易所的特殊之处在于,聚焦于绿色低碳、金融、科技等新兴产业,碳排放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证券交易所覆盖范围更广,市场空间更大,影响更广泛。
一般而言,期货交易所局限于期货,而证券交易所涵盖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
仅上交所,2020年就有上市公司1800家,股票总市值45.5万亿元,成交金额84万亿元;沪市股票总市值、筹资额和成交额分别位居全球第3、2、4名。
虽然拿不到“广交所”,但广期所的落地,对于广州金融发展也是一剂强心针。
03
未来,有没有可能设立广交所?
在港交所、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等深度布局之下,新设立“广交所”的可能性并不大。
广州未来或许在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创新领域有所布局,金融实力还会与日俱增,但恐怕不会再成立一个全国性证券交易所。
相比而言,澳门和珠海横琴或许有机会。
2019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研究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表示,研究探索在横琴建设澳门证券交易所,推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据媒体透露,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即将出台,未来澳门与珠海横琴将会深度融合,两地在证券交易所建设上有何动作,值得关注。
(作者:国民经略 )
声明:本文由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平台入驻机构(自媒体)发布,不代表21财经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