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信用”就要来了么?

靳毅2021-09-06 15:35

报告正文

1、“宽信用”就要来了么?

事件:9月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指出“今年再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并“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票据贴现和标准化票据融资”。叠加上近期地方专项债发行提速、往年定于年末的央行信贷会议提前召开,近期监管层托底经济、支持信贷的举措连连出台,引发了市场对于“宽信用”阶段即将开启的预期。

点评:从债市投资的角度出发,我们主要关注两个问题:1、“宽信用”阶段是否即将到来?2、如果“宽信用”阶段到来,债牛行情是否会发生扭转?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做出以下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对“宽信用”做出明确定义,在此引入“信贷脉冲”指标。过往市场上使用较多的、代表信用周期的指标是“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因为统计口径中剔除了金融机构间的资金往来,能够更好地代表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

但是社融同比增速存在两个缺点:(1)由于近年来监管层逆周期调控,社融同比波动不明显,例如2019年全年社融同比围绕10%-11%之间,容易造成周期错判;(2)同比增速容易受到基数效应扰动。受去年四季度低基数影响,今年四季度社融同比可能从底部温和回升,但社融同比的小幅回升,真的能代表“宽信用”阶段即将到来么?

为此,我们提出一个新的信用指标“信贷脉冲”(Credit Impulse)。信贷脉冲最早由德银经济学家Michael Biggs提出,定义为新增广义信贷占GDP比值的变化。彭博基于中国社融数据提供中国信贷脉冲指标,计算方法是“当期12个月新增社融,与上年同期12个月新增社融的差值,再经名义GDP标准化”:

与社融同比增速相比,信贷脉冲指标相当于社融同比的一阶变化,更能反映出社融的边际增减;且经过GDP标准化后,周期性更加明显,有助于减少周期错判。从历史上看,2017年之前信贷脉冲指标对于中国房价有较强的预示作用,2017年之后对股价有较强的预示作用,反映出该指标作为信用指标的有效性。

参考前三轮“紧信用”的周期时长,当前“紧信用”阶段可能才行至中途。自2009年以来,中国共经历了4轮“紧信用”周期(根据信贷脉冲指标划分),目前正在经历第四轮。且从前三轮“紧信用”周期的时长来看,紧信用阶段一般持续2年至2年半,而从去年11月份开始的当前一轮“紧信用”,才刚刚度过三个季度。从这一角度看,当前的“紧信用”可能只是行至中途。

为何“紧信用”通常长达2年以上?“紧信用”通常开始于通胀上行、经济过热阶段。随着一段时间内调控政策逐渐加码、“紧信用”行至中期时,基本面下行压力才逐渐凸显,此时“宽信用”政策逐步推出。但由于基本面下行存在惯性,从“宽信用”政策推出到真正产生“宽信用”效果,又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产生了总共2年的周期时长。以2018年“紧信用”阶段为例,从2018年4月份全面降准、6月“债转股”等宽信用政策出台,到2018年12月信贷脉冲指标触底反弹,期间经过了2至3个季度的时间。

从这一点上来看,近期密集出台的“宽信用”政策,真正能够推动信用周期反弹仍需要一定时间,“宽信用”阶段还仍不能说到来。

退一步来讲,假设“宽信用”阶段很快到来,那么当前的债牛行情真的会发生扭转么?

除了信用周期以外,另一个影响债市的因素为货币政策或货币周期。我们以“R007月平均值”中枢的增减,判断历史上的货币周期。金融危机以来共出现过4轮“宽货币+宽信用”相叠加的阶段。它们分别为2009年上半年、2012年下半年、2015年半年-2016年上半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

我们发现,当信用周期触底反弹、而宽松的货币政策仍未退出时,债市利率并非一定跟随信用周期发生反弹。在上述四轮“宽货币+宽信用”阶段,前两轮债市利率跟随信用周期一同反弹,而后两轮债市牛市,则一直持续至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尽管此时“宽信用”周期早已开启。

之所以出现此种现象,我们认为可能是随着中国债务水平的上升,“宽信用”政策的刺激力度在不断下降。“宽信用”对资金需求及利率的抬升作用逐渐减弱,导致债市的主导逻辑让位于“宽货币”。

反观本轮,我们认为在地产、城投严监管的当下,监管层近期出台的“结构性宽信用”政策,更多地意在托底制造业与中小企业。而上述政策向债市的传导存在两方面因素:一、落地生效仍需要时间;二、刺激效果较弱、不足以扭转整体的资金需求。总结来看,中期内债市的主导逻辑仍取决于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不收紧的前提下,债市利率明显反弹的可能性不大。

2、流动性跟踪

2.1

公开市场操作

月初央行恢复每日100亿逆回购投放量,逆回购资金小幅回笼。本周央行共投放1300亿元7天逆回购。其中周一(8月30日)至周五(9月3日)分别投放500、500、100、100、100亿元逆回购。本周共有17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全口径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回笼400亿元。

2.2

货币市场利率

跨月后资金利率全面下行。9月3日,相较于上周五(8月27日,下同),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方面,R001下行11.95BP,R007下行29.73BP,R014下行14.55BP。存款类质押式回购利率方面,DR001下行12.30BP,DR007下行28.21BP,DR014下行26.45BP。

SHIBOR利率大多下行。9月3日,SHIBOR隔夜为1.9430%,下行14.90BP;SHIBOR1周为2.0590%,下行27.00BP;1月期SHIBOR为2.3100%,下行0.50BP;3月期SHIBOR为2.3560%,上行0.20BP。

2.3

同业存单发行

同业存单净融资额较上周减少。本周,同业存单总发行量为2243.00亿元,总偿还量为2205.20亿元,净融资额为37.80亿元,净融资额较上周减少472.10亿元。

同业存单各期限发行利率涨跌分化。9月3日,1月期品种发行利率为2.2875%,较上周五下行7.40BP;3月期品种利率为2.5239%,下行0.09BP;6月期品种发行利率为2.8012%,上行5.57BP。

2.4

实体经济流动性

票据转贴利率下行。根据最新数据,截至9月3日,股份行6个月的票据转贴利率为2.2356%,较上周五下行3.61BP。城商行6个月的票据转贴利率为2.4096%,较上周五下行0.27BP。

2.5

一周监管动态

3、利率债

3.1

一级市场发行及中标

本周利率债净融资额较上周减少。本周一级市场共发行56支利率债,实际发行总额为3602.47亿元,较上周减少929.46亿元;总偿还量为1334.57亿元,较上周减少36.28亿元;净融资额为2267.90亿元,净融资较上周减少893.17亿元。

3.2

利率债到期收益率

国债收益率全面下行。9月3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3122%,较上周五下行1.13BP;3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5051%,下行5.84BP;5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6625%,下行5.07BP;7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8349%,下行4.48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8327%,下行3.71BP。

国开债收益率多数下行。9月3日,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2.3755%,较上周五上行3.16BP;3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2.7471%,下行0.39BP;5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3.0079%,下行0.79BP;7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3.1689%,下行0.43P;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3.1721%,下行3.67BP。

3.3

利率债利差

各期限利差涨跌分化。9月3日,与上周五相比,10Y-1Y利差下行2.58BP,10Y-5Y利差上行1.36BP,10Y-7Y利差上行0.77BP。

国开债5年期和10年期隐含税率均收窄。9月3日,5年期国债、国开债利差为34.54BP,5年期国开债隐含税率走阔1.45个百分点。10年期国债、国开债利差为33.94BP,10年期国开债隐含税率走阔0.13个百分点。

4、海外债市跟踪

美国国债收益率走势分化。本周五(9月3日),2年期美债收益率为0.21%,较上周五下行1BP;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1.33%,较上周五上行2BP;10年期美债与2年期美债利差为112BP,较上周五走阔3BP。

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上行。本周四(9月2日),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0.40%,较上周五上行5BP;日本10年国债收益率为0.040%,较上周五上行1.10BP。

5、通胀跟踪

蔬菜价格指数涨跌不一。9月3日,农业部菜篮子批发价格指数收于114.02,较上周五上涨0.30%;山东蔬菜批发价格指数收于129.09,较上周五上涨6.86%。

生猪价格、猪肉价格均下跌。根据最新数据,9月3日,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为14.09元/千克,较上期(8月27日)下跌2.15%;猪肉平均价为21.49元/千克,较上期下跌3.24%。

商品价格指数均上涨,石油期货价格涨跌不一。9月3日,南华工业品价格报3258.81点,较上周五上涨1.91%;RJ/CRB商品价格指数收于220.11点,较上周五上涨0.39%;布伦特原油期货和WTI期货结算价分别报72.61美元和69.29美元,较上周五分别下跌0.12%和上涨0.80%。

6、下周重要经济数据和事件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变化,货币政策超预期。

(作者:靳毅 )

靳毅

专业人士

分享对经济、楼市、股市、债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