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三类重点人群可接种加强针,针对变异株的疫苗研发即将步入临床试验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尤方明 北京报道
2021-09-07 17:43

专家组基于科学数据作出了针对重点人群进行灭活疫苗加强免疫的建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尤方明 北京报道 9月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介绍了我国对于疫苗加强针接种的部署安排与针对变异毒株的疫苗研发工作进展。

8月27日,郑忠伟便指出,有三类人群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可以开展加强接种。第一类是面临高输入风险的重点人员,比如海关、边检、航空、隔离点、定点医疗机构等工作人员;第二类是免疫功能相对较低的人群,以及60岁以上的人群;第三类是由于工作、学习、交流的需要,需要去到境外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的人群。

发布会上,郑忠伟就加强针问题进一步解释称,加强免疫是严肃的科学问题,实施加强免疫也必须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8月2日,疫苗研发专班组织了专家论证会,国药中生、北京科兴中维两家公司汇报了在灭活疫苗两剂次免疫后6个月进行加强免疫的安全性与免疫原性的数据,专家组基于以上的科学数据作出了针对重点人群进行灭活疫苗加强免疫的建议。

郑忠伟表示,除了灭活疫苗以外,我国其他技术路线的疫苗也开展了加强免疫的相关研究。在研发单位取得充分的科学数据后,疫苗研发专班也会组织专家开展相关的论证工作。

“在8月2日的专家论证会上,专家明确建议支持开展序贯免疫研究和试点工作。目前,我国的一些研发机构也在国内外开展相关的序贯免疫研究工作,只有在获得足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科学数据后,我们才可以对大规模人群序贯免疫工作提出专家建议。”郑忠伟说。

针对变异株的疫苗研发进展如何?

郑忠伟介绍,一是我国的疫苗研发单位已经开展了Gamma株和Delta株的灭活疫苗研究,目前临床前的研究已经完成,部分单位已经向药品审评中心提交了临床试验的申报资料。

二是开展了针对不同变异株的广谱或多价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部分单位也已经向药品审评中心滚动提交临床试验的申报资料。

三是开展了针对Beta株、Delta株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发工作,部分单位也已经完成了动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正在准备申报临床试验。

郑忠伟表示,这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正按照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的程序来开展。同时,我国有关机构也已经开展了针对变异株疫苗审评审批指导原则的制定工作。

“总体来看,新冠病毒的变异到目前为止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稳定的,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异。目前的新冠病毒疫苗对各种变异株仍然是有效的。同时,有了这样一些准备,即使将来发生了病毒严重变异,完全逃脱目前生产的疫苗的预防作用,我们也能够迅速研发并规模化生产新的疫苗,从而做到有备无患。”郑忠伟说。

(作者:尤方明 编辑:李博)

尤方明

政经版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政经版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