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疫情涉及3地超70人:校园检出境外输入关联病例

21世纪经济报道 尤方明 北京报道
2021-09-14 05:00

即使是存在超长潜伏的情况,“14+7”的隔离期限也不应盲目延长。关键是要完善重点场所的“监测雷达”布控,对重点人员定时抽检核酸,加密抗原检测等快筛手段的频次。

新一轮本土疫情,在福建卷土重来。

据福建省卫生健康委通报,从9月10日至9月12日24时,福建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3例,目前住院43例(厦门市1例、泉州市7例、莆田市35例),无死亡病例;现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尚在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2例(莆田市32例)。

截至9月13日16时,莆田市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核酸阳性76例,其中确诊病例48例,无症状感染者28例。

校园是本次疫情的集中传播点之一。事实上,本次疫情正是在对校园师生的“适时抽检”中发现。在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一小学就读的亲兄弟林某某、林某某2人最先被检出核酸阳性,根据莆田市卫生健康委9月12日披露的36名阳性人员流调结果,枫亭镇铺头小学至少有15名学生感染。

经当地专家组初步研判,本次疫情源头疑似为新加坡入境人员林某杰导致的传染链条,而林某杰即上述兄弟一同学的父亲。该病例于8月4日入境厦门,于厦门、莆田仙游两地先后经历了“14+7”的集中隔离观察。期间9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次血清检测结果也为阴性。解除隔离后,林某杰又进行了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但曾跨市流动。在入境38天后的9月10日,其被检测出核酸阳性。

9月11日晚,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福建工作组抵闽指导莆田疫情防控工作。据工作组专家分析,目前莆田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后续在社区、学校、工厂等人群中继续发现病例的可能性高,疫情存在外溢风险。但只要确保各项措施和各个环节落到实处,疫情规模有望在国庆长假前得到控制。

免疫空白人群

为科学指导学校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秋季学期复学复课,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在8月13日更新了针对高等学校、中小学校以及托幼机构的疫情防控技术方案,要求相关单位在开学前后严格落实防控措施,防止在校园内出现突发疫情。

在本轮莆田疫情中,校园成为了最先报告疫情的前站。据莆田市疾控中心主任凌龙美介绍,开学后,莆田市仙游县每15天抽取每个学校10%教师、每个班级10%学生进行1次核酸检测,按此循环进行,确保每学期内所有教师和学生均接受1次核酸检测。

9月9日晚,仙游县总医院检测发现两份样本(混采管)检测结果呈阳性。随后,该医院立即组织对涉及的20名学生实施单采检测,9月10日7时发现枫亭镇一小学林某某、林某某亲兄弟2人检测结果呈阳性。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教授金冬雁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说明我们的教育和卫生系统联动的机制发挥了作用,应当给当地记上一功。”

尽管迅速发现了病例,但疫情已然传播开来。金冬雁指出,“一方面,校园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一旦出现感染,疫情迅速就会传播;其次,一旦学生染疫,他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老师或家长,进而造成在家庭、社区范围内的更大范围传播。”

根据莆田市卫生健康委9月12日披露的36名阳性人员流调结果,枫亭镇铺头小学至少有15名学生感染;另外一个集中传播点则为协胜鞋厂,已涉及至少8名员工。

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12岁以下的学生尚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免疫空白人群。我国国药中生与科兴两款灭活疫苗已获批在3-17岁人群中紧急使用。而根据媒体报道,辉瑞公司将在9月底向美国FDA申请新冠病毒疫苗在5-11岁年龄段的紧急使用授权,评估结果预计将于10月出炉。

目前,我国的儿童及青少年接种工作主要聚焦12-17岁人群,截至9月6日,该年龄段人群已累计接种1.6228亿剂次疫苗。是否有必要针对12岁以下人群开展接种?受访专家观点不一。

金冬雁表示,有必要将接种年龄段进一步放宽。“目前我们对儿童接种疫苗的担忧,主要是潜在的心肌炎和心包炎风险。但两款灭活疫苗的临床试验数据已证明了其安全性良好,且这一风险多为误打疫苗入血管导致,可以通过规范接种流程的方式最大程度避免。儿童接种疫苗,可以进一步减少疫情在家庭范围内传播,尤其是传播给高龄老人的风险。”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宇虽支持为12岁以下人群提供接种,但他同时认为,基于疫苗产能的考量,该年龄段并不是优先级最高的接种人群。

汕头大学病毒学教授常荣山则指出,对于12岁以下人群的接种应保持极为谨慎的态度,需要更多“真实世界”数据作为支撑,目前暂无必要进行。

在疫苗接种工作尚不能触达12岁以下儿童的背景下,校园防疫的其他措施便显得尤为关键。9月12日,福建省教育厅与省卫生健康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切实落实莆田市等涉疫区域人员暂缓返校,做好重点人员的摸排监测和健康管理,各级各类学校原则上在9月19日前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完成新一轮核酸检测工作,并组织做好线上教学各项工作,保证线上教学随时启动、线上线下随时切换,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零号病人”或另有其人?

上述亲兄弟2人一同学的父亲林某杰,疑似为本次疫情的传播源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官方信息后发现,8月4日,林某杰乘航班 MF852从新加坡入境厦门,并于8月19日解除隔离;而后“点对点”接送至仙游县的集中隔离点,直至8月26日解除隔离。在此期间,其9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次血清检测结果也为阴性。在21天的集中隔离结束后,林某杰又进行了为期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但其曾流动至毗邻枫亭镇的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

历时28天的层层防线,均未发现林某杰存在任何异常。直至其入境38天后,才检出核酸阳性。常荣山向记者表示,德尔塔毒株的潜伏期较原始毒株要更短,不太可能存在38天的超长潜伏期。会不会可能是林某杰在厦门、仙游两个集中隔离点,或在跨市流动时感染了病毒?

金冬雁对这一说法持赞成态度。他认为,应查明集中隔离点的环境标本中是否存在病毒,隔离点的防疫工作是否存在漏洞。

“即使是存在超长潜伏的情况,‘14+7’的隔离期限也不应盲目延长。关键是要完善重点场所的‘监测雷达’布控,对重点人员定时抽检核酸,加密抗原检测等快筛手段的频次。”金冬雁说。

陈宇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新冠肺炎患者痰液和鼻拭子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咽拭子,在取样方式上可予以调整,以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的精准度。

科学划分、精准防控

莆田疫情已外溢至福建省内泉州、厦门两地。其中泉州病例均居住在林某杰曾到过的界山镇,厦门病例则同样为莆田确诊病例密接,于9月6日从仙游乘坐动车前往厦门。

9月13日上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布通知,称医院在例行开展的主动筛查中发现,第三方公司后勤服务一人员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因疫情防控需要,医院即日起实行封闭管理,暂停门急诊医疗服务,复诊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看诊。

金冬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厦门医院最新发现的阳性人员是否与莆田疫情相关,还有待官方信息的进一步披露。但务必要吸取郑州的经验教训,从严落实院感防控工作。

截至记者发稿时,厦门同安、思明两区已对部分地区实行封闭管控。在8月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厦门将全员核酸检测的范围控制在思明区的两个街道,在常荣山看来,这正体现了科学划分、精准防控的要求。

泉州、莆田的核酸检测工作也在进行中。从9月10日起,泉州市连续三天对重点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扩大并完成泉港区界山镇全镇核酸检测,正加快推进泉港区全域核酸检测。莆田市则在原来对枫亭镇全镇进行核酸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仙游县全域及城厢区东海镇。

在交通管控方面,自9月12日起,莆田对全市20个高速出入口、9个国省、县乡道市际出入口进行交通管控。高速路口中12个实行封闭管理、不进不出,8个实行检查通行管理。

在重点场所管理方面,9月12日,莆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通告,严格限制人员聚集;暂停棋牌室、影剧院、网吧、台球厅、歌厅、酒吧、博物馆、图书馆、健身场所、培训机构等有关室内公共场所的运营活动;在莆人员原则上非必要不离开本市,如因就医、特定公务等确需出入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自9月13日起暂停线下教学,改为线上教学。

(作者:尤方明 编辑:包芳鸣)

尤方明

政经版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政经版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