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发展谢海:大宗产业互联网一定要有明确的商业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曹恩惠 上海报道
2021-09-15 18:58

转型不是一蹴而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报道 大宗行业如何搭上产业互联网的“快车”?这已经不是新鲜话题。

“产业链的全要素”是产业互联网的本质,其通过信息和产业链服务的整合,可以实现降本增效。而大宗商品具有运输成本高、回款周期长等特点,且在传统交易模式下,面临地域限制、信息不对称等局限性。因此,大宗行业的产业互联网化,则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其交易的固有痛点。

事实上,近些年来,大宗产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持续不断地被探索、推进。特别是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宗产业互联网的转型面临更多的思考和挑战。

五矿发展首席信息官、龙腾云创产业互联网执行董事、龙腾数科董事长谢海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宗行业的产业互联网,必须有明确的商业模式,没有商业模式的闭环就是‘耍流氓’。”

在谢海看来,不能用消费互联网的思维来做产业互联网,“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方面的思维方式都要进行转变。”

数字化转型已成央企必答题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同比名义增长9.7%。而“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也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

“目前,数字化转型已经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特别是央企为背景的企业。”谢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于央企而言,其数字化转型应当比民企更为迫切。“央企在实现数字中国伟大愿景上举足轻重,承担着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的社会责任。大量央企纷纷抢跑数字化转型赛道,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数字化能力,实现管理、业务流程的全面数字化。”

值得一提的是,谢海认为,目前每家央企几乎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正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

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宗商品流通服务商之一,五矿发展在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中,也展示了其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最新进展。报告期内,五矿发展实现营业收入441.81亿元,同比增长58.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增长97.01%,创下近十年来最佳半年度业绩。这一背后,该公司也将业绩高增长的原因之一,归功于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驱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产业互联网生态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五矿发展也展示了其数字化转型最新成果的产业互联网平台“龙腾云创”。

“‘龙腾云创’要做什么事情?就是要把供应链的各环节打通。”谢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构建全要素大宗商品产业链

据谢海介绍,“龙腾云创”目前重点推出四大核心业务板块:龙腾云仓、龙腾联运、龙腾云商与龙腾数科。通过以上板块,该平台为客户提供集展示交易、仓储加工、多式联运、供应链服务、信息技术等于一体的一站式、全方位、综合化服务。

四大主体板块定位不同,共同致力于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端到端服务。其中,龙腾云仓定位于大宗商品领域的专业仓储加工运营平台;龙腾联运定位于打造多式联运智慧网络物流服务平台;龙腾云商定位于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龙腾数科定位于技术开发与运营孵化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些年来,以钢铁等为代表的大宗领域,各类服务平台的屡见不鲜。甚至,在早些年,钢铁电商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式涌现。仅在2015年,国内在册的钢铁电商平台就超过了300家。“但这些平台经过这几年下来的发展体现了一种多投资的交易模式,其实本质上还是只把买家从线下拉到线上,点对点进行对接。”谢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想构建的是全要素的大宗商品产业生态圈,而且是一个共建、共享、开放的平台。

事实上,纵观发展历程,产业互联网经历了自资讯平台至交易型平台的转变,眼下正向生态型平台发展。“五矿发展是做贸易、物流的平台,产业互联网的所有要素在里面都可以找到,”谢海说,“我们现在要把产业从大宗物资、原料端、成品终端用数字化的方式、产业互联网的思维和商业逻辑重做一遍,搭建产业互联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截至目前,“龙腾云创”产业互联网平台用户数量超过58.58万,商品经营量为4423万吨,年吞吐量为659万吨,平台GMV达到2066亿元。

(作者:曹恩惠 编辑:张伟贤)

曹恩惠

产经版记者

关注能源、制造、文旅酒店、消费。邮箱caoeh@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