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区的建立成为未来中国继续探索扩大自主开放的重要平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总体方案从6个部分、29条内容勾勒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蓝图。
《总体方案》明确,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战略定位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张威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单一是困扰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此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从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现代金融产业入手,并在税收政策、人员往来等方面给予诸多优惠和便利,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她指出,澳门居民可以在合作区就业创业,合作区与澳门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民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将实现有效对接,使澳门获得更大的区域发展空间,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实践内容。
此外,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将有效弥合珠江东西两岸的发展落差,辐射带动珠江西岸地区加快发展,合作区也将成为推动粤澳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有力支撑澳门-珠海极点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引领作用。
在她看来,合作区的建立也成为未来中国继续探索扩大自主开放的重要平台,促进货物、人员、资金、数据等实现自由、高效、便利、安全的流动,为中国制度型开放探索更具中国特色、更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路径和方案。
为澳门提供更广阔产业空间
《21世纪》:应该如何看待《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意义?
张威:这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容,推动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重大部署,也是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总体方案》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伟大征程中,开启了更加创新、更有魄力、内容更加丰富的探索和尝试,将推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
《21世纪》: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张威: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单一是困扰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虽早已成各方共识,但落地实施仍需谋划更为具体可行的方案和路径。此次,合作区建设从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现代金融产业入手,立足粤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为澳门构建了符合其发展实际、适度多元的产业体系,并在税收政策、人员往来等方面,给予诸多优惠和便利,大力推动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将为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奠定坚实基础。应当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将为澳门提供了更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高地
《21世纪》:合作区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味着什么?
张威:长期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并不平衡,也不充分。珠江西岸显著落后于珠江东岸。合作区建设将赋能该区域的开放发展、产业融合、创新协作等,有效弥合珠江东西两岸的发展落差,辐射带动珠江西岸地区加快发展。
合作区也将成为推动粤澳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促进双方加强产业优势、开放优势互补,实现区域资源深度整合,产学研协同发展。合作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提升,将有力支撑澳门-珠海极点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引领作用,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同时,合作区建设的逐步深入推进,将不断激发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潜力,为全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累“大湾区经验”,为实现高水平、高质量发展贡献“大湾区力量”。
《21世纪》:《总体方案》在探索区域协同管理新模式上有哪些突破?
张威:合作区的管理模式创新将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索新思路。
从双方内部协同看,合作区将建立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下设执行委员会,组建开发投资公司的管理架构,这为合作区的健康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机制保障,也为粤澳双方加强交流合作,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合作区将秉持“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理念,联合建立管理机构、共同开发建设、收益双方共享。这样的机制安排,有利于最大限度激发粤澳双方的合作动力和潜力,推动合作区建设发展进入“快车道”。
从中央地方协同看,中央支持合作区以清单式申请授权方式,在经济管理、营商环境、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广东省将合作区上升为广东省管理,并成立广东省委和省政府派出机构,履行属地管理职能。这将极大地释放合作区的制度创新活力,利于合作区在立足分线管理、积极推进自主开放、继续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方面,取得更加富有成效的实绩。
合作区将加快中国自主开放步伐
《21世纪》: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角度看,合作区将扮演什么角色?
张威:合作区将立足改革开放前沿,引领改革开放实践新探索,推动制度型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努力成为全国深化改革新标杆和开放发展新增长点。
合作区也成为未来中国继续探索扩大自主开放的重要平台,促进货物、人员、资金、数据等自由、高效、便利、安全的流动,为中国制度型开放探索更具中国特色、更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路径和方案。
《21世纪》:《总体方案》主要在哪些领域做出了制度性突破?
张威:《总体方案》为合作区进一步构建与澳门一体化的高水平开放新体系,做出了大量更具创新性和突破性的制度安排。
在市场准入方面,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严格落实“非禁即入”;在货物贸易方面,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对合作区内企业生产的不含进口料件或者含进口料件在合作区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在人员进出方面,“一线”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二线”对人员进出不做限制,对合作区经“二线”进入内地的物品,还研究制定了相适应的税收政策,按规定进行监管;在跨境金融管理方面,重在加强金融市场与澳门、香港离岸金融市场的联动,探索构建电子围网系统,推动金融市场率先高度开放;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将开展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试点,研究建设固网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绿色通道,探索形成既能便利数据流动又能保障安全的机制。
这些领域的开放举措是统筹粤澳合作的重要手段,反映了中国高水平自主开放的最新实践成果,也将为合作区创造更加开放、包容、自由、便利的环境,为其更好地优化配置资源、构建与澳门一体化的高水平开放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同时,合作区建设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不仅从立法、司法等方面强化法治保障,还逐步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综合运用各类有效监管手段,加强管理,防止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严守国家安全底线,实现了高水平开放与安全开放的协调统一。
(作者:夏旭田 编辑:林虹)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