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锐评丨Pilbara拍卖价飞涨!若要避免重蹈铁矿石“覆辙”,国内应尽快推出锂期货应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鹏 成都报道
9月14日夜,锂电投资圈沸腾,原因是澳洲矿山Pilbara第二次锂辉石拍卖的超预期价格。
据安泰科点评,本次拍卖的出价前期相对理性,出价不多、上涨缓慢,当日15:56左右价格还维持在1450美元/吨,最后一分钟,经过多次竞价,价格从1750美元/吨开始升高,最终定格在2240美元/吨。
这一价格,远超今年7月第一次拍卖1万吨锂辉石1250美元/吨的水平。加上海运费和其他费用,预计上述8000吨锂辉石中国到岸价格将达到2500美元/吨。
由于1吨碳酸锂需消耗8吨左右锂辉石,加工费相对较低,锂辉石是锂盐产品最主要的成本构成。
按照2500美元/吨成本计算,该批锂精矿加工成碳酸锂成本接近15万元/吨,高于当前国内碳酸锂市场成交价。
换言之,以外购原料为主的锂盐企业,其大部分利润已经被澳洲矿商拿走。
加之明年唯一可供市场化出售锂资源的Altura矿山,早前已被纳入Pilbara麾下,后者还计划将其复产后的锂精矿全部用于线上拍卖。
Pilbara澳洲矿商,正在谋求一个新的锂辉石现货定价基准和定价体系,对此亦有业内亦有担忧“锂辉石有可能会演变成下一个铁矿石。”
而将锂辉石与铁矿石对比,二者确实存在不少共同点。
供给端,资源集中度高,主要供给国为澳大利亚,虽然南美锂三角占比不小,但是当前全球锂盐原料供给主力仍然是西澳矿山。
需求端,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锂盐产能,并拥有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产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
不同点在于,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眼光长远的国内企业,已经通过控股、参股和签订包销等形式,掌握了包括澳洲矿山在内的大量优质资源。
而就行业长周期而言,新能源汽车刚步入增长初期。
若未来西澳锂辉石涨至3000美元,甚至是4000、5000美元,国内未作资源布局的锂盐企业将沦为代工厂,只能赚取少部分的加工费。
并且,成本沿着产业链,将逐级向动力电池、整车企业层层传导,将促使国内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成本的全面提升。
便如同铁矿石暴涨阶段,国内钢企成本抬升、钢价上涨,并对国内家电、机械、汽车等产业成本构成冲击一般。
需要警惕的是,虽然国内拥有最大的产能、最完善的产业链,但是在锂资源的上游原料定价话语权却明显不足。
先说现货市场,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包括厂家报价、成交价,追踪价格机构主要以独立大宗商品咨询机构为主,如亚洲金属网、上海有色和百川盈孚等。
期货市场,受到上半年大宗商品上涨影响,新品种上市步伐较前两年明显放缓,至今未见推出锂期货的消息。
反而是无锡不锈钢交易中心推出的碳酸锂远期合同,成为了业内一个较为重要的价格参考。
国外市场,却是动作迅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先后推出了期货品种,分别以中日韩CIF氢氧化锂、Fastmarkets氢氧化锂价格进行结算。
国内期货市场发展,本就落后于国外,加之上述中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国和原材料进口国。既然短期无法从供给角度解决问题,为何不从需求端来影响锂产品价格?
此前上市,并率先开启国际化的原油期货、铁矿石期货,不就是如此?
虽然价格影响力的形成需要时间,但是前提是要有锂期货,才能去谈定价权和影响力的问题。
而为了避免铁矿石暴涨、原料环节“卡脖子”的问题,应尽快研究推出锂资源相关期货品种,越早越吃香……
(作者:董鹏 编辑:朱益民)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