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7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21 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成功举办。该年会聚焦资管行业的发展和热点话题,邀请多位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权威金融机构、学术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出席,是业内的年度顶级盛事。
自2018年起,中央与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普惠,意味着金融服务机构在扩大规模、交易额的同时,一定要服务更多的用户、尤其是那些有金融需求但长期被传统金融机构“忽视”甚至“无视”的群体。
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自成立以来,以其稳健的风格深耕普惠金融领域,用心研发打磨产品,稳步下沉客群,让金融赋能惠及更多传统金融机构未覆盖的长尾群体,树立了值得业界关注和借鉴的“兴业样板”。2021年,兴业消费金融更是新增了“兴才计划”90天无条件退贷权益、助力武平林改破局的案例,并凭借在普惠金融领域卓越表现荣获本届资管年会“卓越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奖项。
今年6月,兴业消费金融旗下的高等教育贷款产品“兴才计划”推出了领跑业界的“90天无条件退贷”服务。该项权益赋予贷款人在贷款核准后依旧拥有充分的时间谨慎思考的权利,如对贷款成本等因素有所顾忌,或认为不符合实际需求的,可以选择退贷。这一举措,显然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成本压力,但却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条件以做出更加合理的信贷决策,这体现了兴业消费金融作为持牌金融机构的实力与担当,同时也是该机构在普惠金融实践中的又一创新举措。
据调研,大多数大学生在校四年的开支达10万到15万元,约六成的受访者表示以上开支对其家庭造成了经济压力。国家助学贷款虽已做到“应贷尽贷”,但对于公办高校的部分专业以及民办高校来说仍有较大缺口,特别是对于部分家庭年收入在4万元以下的大学生家庭来说,贷款融资需求十分突出。
2020年6月,兴业消费金融立足教育阵地,推出了高等教育贷款产品“兴才计划”。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补充,该产品为大学生必要的学费、生活费等开支提供金融支持。“兴才计划”由家长申请,可用于其子女的高等教育支出,最高额度20万。
区别于针对贫困生的助学贷款,“兴才计划”面向所有大学生家庭。学生在校期间及毕业后五年内只需还息,且贷款期限长达20年,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家庭也可以申请“兴才计划”高等教育贷款。这充分体现了金融助力教育的普惠性。
除贷款以外,“兴才计划”还为学习成绩、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高校全日制在校生提供奖学金,为家庭经济困难或突发临时性困难的高校全日制在校生提供助学金。据了解,自推出以来,“兴才计划”已帮助超过2万个大学生家庭渡过难关,顺利入学。
兴业消费金融还联合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立了“兴才励志成长基地”,该基地以培训、实践和就业为基本路径,为大学生打造涵盖勤工助学、技能培训、职业素养、劳动意识培养和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公益性服务平台。2021年该基地将为3000名大学生提供培训和实习机会,解决100名大学毕业生就业,完成一定工作量的学员可获得勤工助学补贴。
“兴才计划”的一揽子方案,兼具金融普惠性和社会公益性,让更多的有志学子在人生扬帆起航的阶段得到及时的支持,是消费金融行业中值得关注的案例。
2001年6月,武平正式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在过往,林木采伐几乎是林地资源变现的最佳路径。作为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第一县,武平以分山到户撬动农户耕山育林的积极性,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开发等林下经济模式。
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农户融资则非易事。武平县林业局林权登记中心主任彭伟林曾对媒体表示:“林地资源价值受管护压力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制约,其评估难度较大,金融机构对于林权抵押贷款始终怀有担忧。”而林业生产周期长,回本慢,林农们的生活资金常常出现短缺,尤其是面对装修、教育等一次性大额支出时,更是困难。
作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兴业消费金融立足于县乡当地特色,深挖家庭消费贷款的服务深度与广度,为满足农户个人消费的资金需求提供了完整的服务方案。兴业消费金融客户经理林泳桦介绍,“兴业消费金融的主打产品家庭消费贷审批很快,也无需抵押担保,贷款期限也比较长,最高额度可以达到20万元,基本上能够减轻农村居民一次性大额支付的压力。”
而兴业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也向笔者表示,公司采取亲核亲访、面谈面签的线下展业模式,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不仅提升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可行性,还能为农村居民普及金融教育知识,为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提供助力,做到切实响应国家战略实施,实践金融普惠下乡。
值得关注的是,扎实的线下展业模式不仅帮助兴业消费金融践行普惠金融、下沉客户重心,还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体验。2020年,对不少个体工商经营者而言有着切肤之痛——由于经营规模小、资产累积少、稳定性较低,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令他们损失惨重。在疫情期间,兴业消费金融积极行动,向全司30余万存量客户逐一致电慰问,调研疫情对客户还款能力的影响,并果断制定了一系列关怀与扶持政策,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客户给予合理延后还款时间、适当延长贷款期限、适当减免费息等帮扶措施,涉及贷款余额1.2亿元,向上万名客户提供帮扶,累计减免各类费息共计1400万元。这一迅速而精准的反应正是建立在客户经理对客户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充分地展示出了兴业消费金融线下展业模式对普惠金融工作的赋能。
自成立以来,兴业消费金融秉承“寓义于利”的理念,在践行普惠金融初心的同时也不忘热心公益,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选择教育事业作为社会责任的主阵地,用温暖的金融服务为国家人才的发展贡献力量,是兴业消费金融对社会责任的坚守与追求。除了“兴才计划”一揽子公益方案外,2020年,在原有银教合作的基础上,兴业消费金融还与福建省教育厅继续深入合作,积极开展资助政策和金融知识宣讲,组织讲座131场,培训师生29万人次,发放宣传折页80.2万份;并积极组织资助政策和金融知识竞赛活动,吸引参赛学生达23.26万人。
兴业消费金融还积极投身泉州地区的特殊教育事业。2016年,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与泉州市教育基金会签订捐赠协议,约定自2016年至2025年期间每年向泉州市教育基金会捐赠100万元人民币,10年预计捐赠1000万元,设立泉州市教育基金会特殊教育专项基金,定向用于特殊教育奖学、教学、助学及教师学习交流。在此基础上,2019年,兴业消费金融向泉州市特教基金追加捐赠人民币100万元,专项用于泉州市自闭症专业教师、家长培训经费的支持以及对特教学生就业、创业的帮扶。
而在2020年疫情期间,兴业消费金融也向慈善基金会捐赠150万元,所捐资金专项用于抗击疫情医疗物资及设备的采购以及一线医护人员的帮扶,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是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19亿元。目前,该公司展业区域已覆盖全国50余个主要经济发达城市,累计放款突破1600亿元,服务客户超过1300万人。在坚持稳健经营、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兴业消费金融逐步介入资质相对良好、承贷能力充足的中低收入群体,与传统银行业务错位互补,大大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用金融手段服务社会、回馈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发展,兴业消费金融六年以来的用心实践,将看不见的良好信用变成了看得见的美好生活,打造了消费金融行业普惠金融的兴业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