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航空航天与防务体系并重,防务产业走出国门

21世纪经济报道 高江虹,周潇枭,彭敏静 珠海报道
2021-09-29 05:00

9月28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拉开序幕。本届航展参展阵容强大,线上线下共有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700家厂商参展,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航空航天及防务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成果将亮相,其中多为全球首发、国内首展,“陆、海、空、天、电”等系列全覆盖。

“我感觉,现在珠海航展越来越偏向综合性防务展,而不仅仅是航空展了”,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高工李中勤笑道。不止李中勤这么认为,数名多次参加珠海航展的参展商发现,越来越多的陆战装备加入,越来越成体系的军工防务装备亮相,让珠海航展越来越偏离“初衷”,而变成更全方位的综合防务体系和航空航天系统的展示。

这个改变背后,是“中国对自己工业能力的自信”,北京《兵器》杂志执行主编肖宁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中国拥有全体系工业制造能力,反映在防务上,不仅可以卖一些坦克、飞机、雷达等陆海空天电军贸产品,甚至可以帮一些国家打造中字号的国防体系,这是其它国家不具备的优势。

这也是为何中国武器工业集团和中国武器装备集团近几年不断扩大在珠海航展所展示的装备规模和最新规格,而中国电科也带了约500项产品参展,其中近50项是大型实装。

肖宁认为珠海航展在航空界已经快速成为全球知名的航空展之一,如果在防务展上也赢得一样的名气,那么航空航天与防务并重或将成为珠海航展区别其它个展最特别的点。

25岁的珠海航展,似乎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国之重器”批量亮相

今年的展馆规模其实较上一届略有缩水。据了解,第十二届航展参加国家和地区43个,国内外参展商770家,而今年线上线下则缩减到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家企业参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巡展发现,尽管缺少了部分外国参展商,展位的精彩程度并不输往届。比如国家航天局今年首次以航展主办单位亮相,在近500平米的展区中重点展示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等领域成就以及中国航天国际合作的重要举措和成果。现场有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样品,嫦娥五号返回舱、降落伞等实物展示。

在航天科技展区,多款国产运载火箭模型列阵展示,气势恢弘。展厅内最吸引人的恐怕是经过3000摄氏度以上高温“历练”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以及其返回大气层后由3顶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和6个大型缓冲气囊组成的回收着陆系统。

在航展上首次亮相的还有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太阳双超卫星。这颗卫星的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Hα成像光谱仪,它将在全球首度实现空间太阳Hα波段的光谱成像探测,对研究太阳爆发的动力学过程及物理机制提供关键数据。

而珠海航展最“老牌”的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带来的也是相当多的“国之重器”。该集团总经理周国强表示,将组织149项自主研制的航空装备及技术项目参展,其中50多项为首展,更有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首场飞行展示,AC系列直升机、AG系列通用飞机等也将参展。

中国航发则携太行发动机发展型、民用涡桨发动机AEP500、AEP60E和涡扇AEF100等航空发动机首次亮相。与上届航展相比,中国航发的参展规模更大、首秀展品更多、展示产品更全。

与航空相关的签约与合作,也在航展第一天就密集地展开。波音和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28日宣布,将为767-300波音改装货机创造更多产能,以满足持续强劲的市场需求。波音同时还与祥鹏航空签署了飞行员培训协议。

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则与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以及天津生隆纤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探索绿色椰材在航空座椅垫上的应用。

霍尼韦尔和顺丰航空签署零备件采购协议,并与东航宣布签订合作备忘录以支持国产大飞机。霍尼韦尔称与东航将进一步探讨深度合作,升级针对C919机型上装配的霍尼韦尔HGT750型辅助动力装置(APU)的维护维修大修能力,助其在国内建立起针对该型号APU完备的维修能力。

防务比重上升

航空航天的常态还在继续,新的变化却值得注意。

对比之前的珠海航展,一个明显的变化是防务体系的参展比重在加大。中国航天科技一批最新型、家族化的军贸产品将亮相,其中M20A/B地地导弹武器系统、LY-70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均为首次参展。

中国航天科工则将系统展示防空体系、海防体系、对地打击体系、无人作战体系、预警监视安防体系、商业航天体系、指挥通信与支援保障体系的整体能力及主力产品,参展规模为历届航展之最。其中,还有数十款装备首次亮相,首次参展展品数量也创历届航展之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副总经理黄兴东透露,将打造电子装备、网信体系、产业基础、网络安全四大专业展区,覆盖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的陆海空天全谱系电子装备,展示核心电子元器件、特色电子功能材料、高端电子制造装备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网络安全领域系统解决方案,共约500项产品参展,其中近50项是大型实装,是中国电科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外展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电科展区发现,埃及、安哥拉、坦桑尼亚、以色列、菲律宾等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馆武官纷纷在电科展区长时间逗留,了解无人机系统和指挥控制车等。李中勤告诉记者,无人机地面指挥控制站是整个无人机系统的作战指挥中心,具有对无人机平台和各类任务载荷进行监控和操纵的能力,相当于无人机系统的“大脑”。该公司自主设计研制的一站多机指挥控制车,具备多项专利和知识产权,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无人机地面指挥控制站。可同时控制四架无人机协同执行任务。

据悉,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在无人机指挥控制领域深耕40余年,目前已为“翼龙”系列无人机、“彩虹”系列无人机等主要出口型无人机提供指挥控制、视距/卫星通信测控链路,并已出口至欧洲、亚洲、非洲等十余个国家,成交额近20亿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订单都是近三四年获取。

防务产业走出国门

其实对于电科来说,珠海航展就像是一次向全球潜在目标客户集中展示该公司最新装备和技术的契机,因而该公司越发自信展示了适合做外贸的产品。

无独有偶,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也是这么想的。两家公司的展区独立设在8号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副总经理邹文超表示,中国兵器工业将成体系展示机动突击、火力打击、无人装备等153项高科技展品,其中62项为首展。全方位展示我国陆军外贸武器装备的最高水平以及雄厚的科技创新自主研发和先进制造能力。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副总经理何纪武则表示,该公司将携全域机动合成营、单兵班组作战装备、轮式火力打击装备、末端防御作战体系、精确毁伤弹药、无人装备和民用枪械等8个领域的294项产品参展,其中三分之一以上装备为首次参展。

肖宁参加过多届珠海航展,他回忆道,“2008年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第一次进来,当时只是个小馆,随后几届逐步扩大展位面积,展示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也更多展示最新的装备和技术。2018年,中船集团也加入进来,今年中船带来了包括无人作战系统、水中兵器、智能装备等60项海上防务展品参展。可以说,这一届的珠海航展,已经完全不限于航空航天的展览。”

对于中国防务系统产业来说,珠海航展也是他们走出国门,向全世界展示自己实力和技术的一次绝好机会。毕竟防务装备出口展示有些困难,远不如在国内展出方便。

肖宁认为,珠海航展可以往航空航天与防务体系双重展览转变,毕竟集合两者的全球性展览,目前还没有。珠海航展可以因此做出自己的特色。

何况,全球防务支出是块近2万亿美元的巨大蛋糕,2020年即便在全球经济大受挫折的情况下,各国防务开支不降反升,达到1.93万亿美元。

中国防务产业能切多大的蛋糕?珠海航展的未来,似乎能告诉我们答案。

(作者:高江虹,周潇枭,彭敏静 编辑:林虹)

高江虹

高级记者

研究国企改革、交通物流和旅游行业。

周潇枭

高级记者

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及趋势,涉及投资、消费、财税、科技创新等领域。

彭敏静

记者

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动态,聚焦珠海澳门,涵盖金融市场、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欢迎与我交流分享,邮箱pengjm@sfc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