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专栏丨数字金融变革需重构价值定位
杨涛(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出席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时指出,坚持科技伦理,打击网络不法行为,真正保护公平竞争和推动创新,合理界定数字产权,克服“鲍莫尔病”和“数字鸿沟”,实现包容性增长。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与之相应,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在经历了诸多风险与挑战之后,我们应当重新梳理金融的内在价值与发展重点。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金融产品与服务背后,始终离不开合理的价值定位,我们认为应包括几方面内容。一是从服务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数字金融应该有利于新发展格局下的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弱化的内生增长动力补充“能源”。二是维持金融功能与提高行业效能,既要适应数字化时代冲击,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维持基本金融功能,又要提升普惠服务能力,助力共同富裕,更应不断提升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与贡献度。三是保障金融安全与维护数据主权,既强调数字金融创新不应带来系统性风险的积累,也应在非系统性风险方面实现可控,同时在全球数据要素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进一步服务于数据主权目标。
为了更好地稳妥推进数字金融变革,需关注如下层面的“主题词”。一是数据。从微观看,企业和金融机构都要真正适应数字化的要求,利用先进的数据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和评价自身数据管理的能力,持续完善数据管理组织、程序和制度,充分发挥数据在促进企业智能化发展方面的价值。从宏观看,则需完善制度规则,有效甄别个人数据、商业数据、公共数据、重要数据与核心数据,充分保障国内数据安全与国际数据主权。
二是技术伦理。这也是保障“技术向善”的根本,可以借鉴的是,国际证监会组织、欧盟近年来都强调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五大伦理要求。(1)善举:确保模型的使用或运行以善意为本,符合投资者的最大利益并具有市场诚信;(2)不伤害:能够理解和解释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决策,继而能识别可能发生不当行为的环节;(3)人的自主权:确保人对模型能够决定和不能决定的方面拥有控制权;(4)公平:确保负责人能恰当理解模型的行为并承担责任,以便能在企业内部和客户面前公平行事;(5)可解释性:确保模型产生的结果是可解释的。
三是场景。这也是推动新金融创新过程中各方热议的焦点,也决定了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能否真正落地。路径之一是从边际上改善现有场景模式,路径二则是重构,依托数字化平台重构生态、架构,实现资金流、数字流、产品与服务流、行为流一体化。可以看到,现实中多数都是前者,或许需要降低预期。进一步看,在C端应打破“数字化焦虑”,从片面应付供给侧竞争驱动,到真正的需求侧客户导向;在B端则以从供应链金融到产业链金融的新型产融互动为抓手。
四是生态。中长期看,与产品与业务相比,包括“软硬”金融基础设施在内的金融生态完善,变得更加重要。例如,部分大型平台企业引起争议,并不等于平台经济有问题,其中虽然“支付+金融”逐渐受到监管约束,但“支付+实体”仍然大有可为。一方面,在合规基础上,依托支付的数字普惠金融创新,还有大量空间值得发掘;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建设重点逐渐落到产业数字化方面,平台经济企业依托支付、不断创新与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模式,可以在众多产业领域做出更多有价值的探索。
五是制度。如何更好地把握风险与效率的“跷跷板”,给政策与监管带来更高要求。其中,着眼短期精准治疗的西医、中期缓解病灶的中医、减少生病可能性的养生健身,是可以互补且有所差异的政策思路。需注意的是,与数字金融匹配的制度规则要避免走极端,自身也要不断进行数字化变革。理性的应对是在数字化发展中缓解数字鸿沟,而非简单遏制,因为公开、透明的数字化终是主流方向。
最后,对于新形势下的金融机构与企业来说,应从合规研究上升到强化政策研究能力,清晰认识、高度重视政策长周期的规律性,辨析政策短周期的冲击因素。在信息过剩替代了信息不对称的时代,应从“品牌管理”转到“信息管理”,并且逐渐适应“赚慢钱”,以及高度重视人才与文化等“软实力”。
(作者:杨涛 编辑:洪晓文)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声明:本文由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平台入驻机构(自媒体)发布,不代表21财经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