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相结合,全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南方日报
2021-10-02 08:05

每个行政区都有医疗中心,每个社区都有健康服务中心,大病不出深圳,健康管家就在家门口;在全国率先实现商事主体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综合应用,“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简化审批手续、设置“便民服务点”,一站式加装电梯服务让百姓切身感受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变化……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深圳各级各部门坚持把学习党史与推动工作结合起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一条条举措出台、一项项政策实施、一个个堵点打通,深圳通过锐意改革创新,把对人民群众的承诺逐一落到实处,为先行示范区建设凝心聚力开新局,全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家门口有了“健康管家”

8月15日,一场由“三名工程”专家团队操刀的疑难手术顺利完成,陈女士一家三口放下悬着的心。

今年3月26日,陈女士在孕检时被告知,宝宝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作为一名Rh阴性血(熊猫血)孕妈,除了担忧二胎宝宝出生时会发生溶血,还对宝宝的生命安全提心吊胆。

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陈女士注射了抗D免疫球蛋白,成为“港澳药械通”落地深圳后的首批受益者,避免了因溶血产生的严重后果;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三名工程”专家李守军团队从北京远道而来,为顺利降生的宝宝接力救治,治愈了重症先天性心脏病。

过去,“有大病上北上广”是许多深圳人的就诊印象。近年来,深圳力推医疗建设的决心和成效有目共睹。

从“国家队”入驻、“三名工程”加持,到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圳医疗建设水平在提升,发展思路也越发超前。

根据深圳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到2025年,深圳要组建23个区域医疗中心、23家基层医疗集团,形成“顶天立地”的医疗卫生新格局。

区域医疗中心“主打”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解决老百姓“看大病难”的问题,而基层医疗集团作为市民的“健康守门人”,则处理常见病和基础病。

目前,深圳已有7家医院跻身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行列,三甲医院总数达23家。此外,深圳每个区至少有一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集团,每个社区有一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满足人民需求,深圳医改不断创新改革路径,“健康深圳”的建设思路是不仅能“治大病”,也要能“治未病”。

在福田区深康村社康中心,63岁的李阿婆每年都会前来参加免费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并配合签约家庭医生定期做患癌风险评估。就在一周前,李阿婆检查发现指标异常,到定点医院做了进一步临床筛查,发现是肝癌早期,所幸没有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随着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深圳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已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大病不用出深圳,健康在家门口就有人管,这些都是深圳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写照。

目前,深圳全市有17家区域医疗中心、17家基层医疗集团、758家社康机构,每个行政区至少有1家区域医疗中心、1家基层医疗集团,每个社区至少有1家社康机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正在形成。

“全面接管”15类重大疾病,形成“防治管闭环”。根据疾病谱,深圳列出了宫颈癌、冠心病、脑卒中等15类可防可控的重大疾病,成立15个重大疾病防治中心,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技术龙头”,以基层医疗集团为“业务骨干”,以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为“服务网底”,组建15个重大疾病防治联盟,形成“防、治、管”一条龙的闭环。

商事主体网上办事全程电子化

“服务单位与我方签署完协议、盖上电子印章,整个合作就达成了,这比传统使用实物印章节省了不少时间。”深圳市前海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洋说。今年3月,深圳上线统一电子印章管理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商事主体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综合应用,商事主体网上办事真正做到了全程电子化。

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背后,正是深圳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结出的累累硕果。

“现在使用的电子签名,通过邮箱基本上在一天之内就可以把文件上传到有关部门,相关部门的处理速度也非常快。注册企业的同时,可以办理好税务、社保、刻章,这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深圳华强半导体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业务助理李至媛说。

“通过减免材料和优化环节,能极大提升商事主体开办和办理各类政务事项的便利度,让企业更加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企业注册局副局长赖丽英表示,多攻克一项全流程业务,就能让企业少跑一趟窗口、多一份保障。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的感受最敏锐。截至今年6月,深圳商事主体达366.4万户,商事主体位列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创业密度全国第一。这些数据,既体现了创业者对深圳营商环境充满信心,也印证了深圳在商事登记便民利民方面得到公众认可。

当前,深圳正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向改革要内生动力。具体来说,围绕市场监管工作职能任务,突出基层治理改革以及减负增效,深入推进市场监管执法体制创新,强化科技赋能,全面推行“管办分离”改革。

“该改革实行业务监管与执法稽查相对分离,统一了全局系统监管执法模式。依托‘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和‘智能指挥中心’建设,通过科技赋能推进智慧监管、流程再造,实现市场监管各类任务‘统一归集、自动分派、一入口登录、一平台操作’,案源线索‘一键转办’,这大大提高了行政执法效率。”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通政策堵点让老人“住有宜居”

“走出家门直接进入电梯上下楼,不必再费力攀爬楼梯。”住在深圳福田区景蜜村的王阿姨,今年终于用上了盼望已久的电梯。

深圳老旧多层住宅小区老龄化日益严重,为更好满足群众加装电梯的需要,2018年,深圳市发布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规定,极大简化了加装电梯的审批手续,其中明确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不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不再要求加装电梯工程办理建筑设计方案核查手续,还降低了业主申报条件的要求。

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项“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工作推进中,深圳陆续出现多个“加装电梯便民服务点”,居民在这里可享受一站式服务。

在这项工作中,深圳还将构建党建引领模式,合力共建共治共享。采取“2+3+X”模式(“2”即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3”即实施主体、设计、施工企业,“X”即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志愿者及其他关心加梯的热心人士)搭建议事协商调解平台,积极参与协调居民意愿、出资比例、电梯选型等问题。在加装电梯过程中注重改善低楼层局部环境,争取得到低楼层居民理解与支持,合力改善居住品质。

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在全市约62个小区242个单元开展了加装电梯试点工作,其中福田区有93部电梯建成投入使用,居全市第一。

来源:南方日报;记者:崔璨 刘珊 张秀娟 李斌

(编辑:吴桂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