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文件“验真” “带崩”煤炭电力股,内蒙古或成增产主力,四季度供应缺口料缩窄但年内仍紧张
预计四季度供给缺口尚有0.3~0.4亿吨,年内也较难扭转供给紧张的格局,“保供”效果积累依然需要较长的时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雷晨 北京报道
10月7日晚,一份《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加快释放部分煤矿产能的紧急通知》(后简称为文件)在网络流传,落款时间为10月7日。该消息在10月8日得到了证实。
据媒体报道,内蒙古能源局相关人员称,确实发布了相关文件。该文件要求相关部门通知列入国家具备核增潜力名单的72处煤矿,可临时按照拟核增后的产能组织生产,共计核增产能9835万吨。
该工作人员称,目前增产措施是临时的,相关煤矿可以按照核增后的年产能按月平均分配组织生产,但相关煤矿可以按照核增手续进行申请,获得批复后,将转为永久产能。
受此消息影响,10月8日,港股和A股煤炭股、电力股大面积走低。港股方面,中煤能源(1898.HK)、华润电力(0836.HK)跌超12%,兖州煤业股份(1171.HK)跌超11%,龙源电力(0916.HK)、华能国际电力股份(0902.HK)跌超8%。A股方面,冀中能源(000937.SZ)、华能水电(600025.SH)等个股跌停,太阳能(000591.SZ)、节能风电(601016.SH)、山西焦煤(000983.SZ)等个股大跌。
内蒙古有望成为主要增产区域
从文件内容来看,为加快推进煤炭产能释放,按照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通知要求,内蒙古能源局要求锡林郭勒盟、乌海市、鄂尔多斯市能源局和呼伦贝尔市工信局,立即通知列入国家具备核增潜力名单的72处煤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从即日起,可临时按照拟核增后的产能组织生产。
此外,内蒙古能源局要求上述四部门指导名单中的非央企煤矿,参照相关要求办理核定报告编制、申报产能置换、环境影响评价等后续手续办理、供热发电用煤中长期合同签订承诺,在10月底前完成批复工作。
2021年上半年,内蒙古原煤产量4.91亿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内蒙古能源局10月7日文件中,建议新增产能合计9925万吨/年。以此计算,计划新增产能约占内蒙古今年上半年产量的20%。
眼下增产保供,内蒙古是重中之重。受强降雨影响,产煤大省山西的多家煤矿被迫停产。10月8日,据山西省应急管理厅消息,此次汛情山西停产煤矿60座、非煤矿山372座。
国盛证券研报称,分省份而言,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山西、陕西原煤产量增速达8.2%、6.3%,2021年1~8月,山西、陕西原煤产量增速达12.7%、6%,整体较为正常。而内蒙古2020年原煤产量同比下滑7.8%,2021年1~8月原煤产量也仅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未见增量。
国盛证券认为,上述现象意味着国内供应目前问题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地区,即内蒙古地区未来将作为增产增供的重要区域,山西、陕西后续增产幅度或相对有限。
四季度或仍存供应缺口
不过业内人士和券商分析师看来,尽管本次文件释放了积极的增产信号,但由于增产规模有限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原因,四季度煤炭供应预计仍存缺口。
北京能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焦敬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核增相当于将部分原来超产的产量从‘表外’变成‘表内’。内蒙古能源局文件说的是把增量摊到全年按月算,按月算量就不是很大,减掉煤矿自身正常排产,可能实际上能释放的比以前产量多10%-20%。”
中信证券报告也持类似观点,中信证券指出,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全力增产是国内保供的主要政策基调。测算四季度新增产能约在0.8~1亿吨左右,对应四季度单季新增的产能约为2000~2500万吨,即便加上存量产能季节性扩张的增产,预计四季度供给缺口尚有0.3~0.4亿吨,年内也较难扭转供给紧张的格局,“保供”效果积累依然需要较长的时间。
另一个因素则是煤矿安全生产问题。
“生产压力还好说,毕竟受系统限制。关键是安全压力大,煤矿安全管理压力就很大。”焦敬平表示。
内蒙古能源局10月7日通知中强调,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核增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督促煤炭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坚持不安全不生产,为增产增供创造有利条件。
焦敬平表示,现在增产,可能十月初到11月中旬的时候有一定产量会释放,但是过了这段时间,很多矿已经完成或超过了全年的生产指标,到了11月下旬,或将会出现部分煤矿会像去年年末类似开始停产检修。
“去年就是这种情况”,去年1~12月份,焦敬平去陕北跟鄂尔多斯两个动力煤产地,有部分国有大矿已经休息了,当时全年已经超产。“所以今年很有可能也会出现这种情况。除非需求侧不及预期,如果今年还是很冷的,限电也要逐渐恢复的话,那煤缺口还是很大。”
中信证券报告认为,近期政策密集落地,政策反复强调增产保供、提升长协覆盖率以及需求端“能源双控”政策的推进,对短期市场预期产生了扰动。但综合各类政策预期,保供政策完全达效还需要时间,预计行业供给紧张的格局年内难被扭转,长协新政对短期煤企定价体系冲击有限,在海外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三四季度煤价环比大概率上涨,市场对板块的业绩预期或继续上调。
(作者:雷晨 编辑:张玉洁)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