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开幕在即 生态文明论坛将发布“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全球生态文明”倡议

21低碳李博 2021-10-10 21:33

10月11日-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将于昆明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10月10日,在COP15相关情况通气会上,COP15新闻中心主任、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既是COP15大会的主题,也是人类对未来的美好寄语。作为大会的主席国,中国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近年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东北虎、雪豹、藏羚羊、亚洲象、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也从“濒危”降为“易危”等级。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就,得益于不懈的努力,包括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善政策法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不断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积极履行国际公约义务,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度不断提升。

COP15大会将分两阶段召开,第一阶段会议将于10月11日-15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昆明举行;第二阶段会议将于2022年4月25日-5月8日以线下方式举行,地点仍在昆明,届时将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第一阶段会议还包括生态文明论坛,将于10月14日至15日召开,共设置七个主题论坛。论坛邀请了各缔约方、国际组织、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商业企业、媒体机构以及中国地方政府等共计1800余名代表,其中线下参会人员规模约1300人,线上参会约500人。

在通气会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中心主任、研究员张惠远表示,本次COP15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大会主题,这个论坛也是COP15大会确定的8个平行活动中唯一一个在大会期间举办的活动。

张惠远表示,本次论坛将主要有三方面预期成果:

一是论坛的标志性成果,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全球生态文明”倡议。这个倡议将在论坛闭幕式环节,由与会全体代表联合发布。

二是各主题论坛发布的系列成果,包括研究报告、案例集等。如主题论坛一将发布“碳中和目标下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联合行动宣言”,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系列报告;主题论坛四将发布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展示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主题论坛六将发布《“一带一路”创新发展报告2021》以及《地球生命之美——自然保护地人与生物多样性的故事》等区域研究性成果。

三是论坛还将形成研讨成果汇编,为COP15大会和2020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决策参考和理念、案例、方法、行动的支撑。

(作者:李博 编辑:钟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