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面临巨大缺口,绿色金融亟需更多工具与产品

21金融街李德尚玉,实习生戴浩冉 2021-10-11 18:47

未来许多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经济活动将被迫停止,可能导致投资于这些领域的部分金融资产成为坏账或估值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随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 15)开幕,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各行业领域的广泛合作正在不断推进,金融领域也快步前行。

有关生物多样性丧失与金融稳定性的研究正逐渐被纳入世界多国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研究议程。金融机构在避免和减缓现有经济活动可能造成环境负面影响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调集资金、支持生态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金融领域关注的新议题。

近年来,我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程度提升,相关政策法规逐步完善。2020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十四五”及2035年关于生态保护监管工作;今年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我国已初步形成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绿色金融在推动国家的经济绿色转型发挥着重大作用。

多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机构在支持大型项目的融资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高的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和社会风险。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政策,给金融机构通过绿色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机遇。可预见未来几年,将有更多创新的生物多样性金融工具与产品出现。

 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或纳入金融监管

近日,由九十多家央行、金融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为成员的央行绿色金融网络(NGFS)与INSPIRE组成的联合研究组发布了题为《生物多样性和金融稳定》的中期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未来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风险因素应纳入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评估体系。

《生物多样性与金融稳定》联合研究组共同主席、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下称“北京绿金院”)院长马骏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金融风险同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未来对生物多样性相关金融风险的评估也应纳入到整个金融系统风险评估中。

据马骏介绍,央行绿金网络与INSPIRE联合课题组在本月发布《生物多样性与金融稳定》的中期报告提出了几个观点:第一,许多产业高度依赖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对经济与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

第二,金融行业不但面临着生物多样性丧失所带来的“物理风险”,同时也面临着由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政策的出台所导致的“转型风险”。具体来说,未来许多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经济活动将被迫停止,可能导致投资于这些领域的部分金融资产成为坏账或估值下降。

第三,央行和监管部门应该评估经济和金融体系对生物多样性的依赖程度,估算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研究如何引导金融业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防范相关的金融风险。

此外,与自然有关的财务披露工作组(TNFD)在推动金融机构、投资人和企业进一步强化与自然以及生物多样性有关的信息披露。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作为全球绿色与可持续金融的最重要协调机制,也已开始讨论如何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可持续金融体系之中等议题。  

在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三套可持续金融(或绿色金融)界定标准,包括《绿色信贷指引》《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和《绿色产业指导目录》,这些目录已经纳入了部分生物多样性相关内容。

“无论是在目前金融监管机构,人民银行的绿色贷款统计,还是银保监会的绿色信贷绿色融资的统计标准当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修复都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助理陈亚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各种生物与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包括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沈双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金融支持刚好是在整个这样的一个过程,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方面。”

据沈双波介绍,加入《赤道原则》的机构会‍‍有环境和社会风险因素指标来加强对生态多样性项目融资的贷前、贷中、贷后的约束。在近两年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相关方面加强了约束,‍‍尤其是在环境风险项目方面,今年已经开始大范围的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环境风险披露,披露里含有绿色相关和影响相关的要求。

金融机构如何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全球范围来看,在各国政府财政面临普遍紧张的现实条件下,弥补生物多样性的资金缺口需要更大范围地调动社会资本,特别是调动私营部门参与,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所以业内普遍认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金融支持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多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机构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是通过支持以生态环境改善相关的绿色项目融资进行支持,或者绿色主体的融资进行支持。‍‍

在陈亚芹看来,金融服务生物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银行自身‍‍在提供项目融资的过程当中如何引导企业以及做好自身的生物多样性风险的防范;其次,对于生态环境改善类的项目,如何通过产品和服务去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修复,‍‍这也是绿色金融的一个重要的服务内容之一。

中国银行授信管理部绿色金融团队高级经理任秋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据估计,‍‍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规模约为1400多亿美元,但是到2030年‍‍所需资金规模最高可达9600多亿美元,生物多样性的投资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从投资的主要行业来看,既可以对生物多样性有直接影响的行业进行投资,‍‍如对生态系统的直接投资,对可持续发展的农林牧渔行业投资等,‍‍又可以对和生态系统保护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支持。

沈双波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两个主要方向,一是绿色债券,‍‍在绿色债券的项目目录修订后的绿色债券项目里,大概有25项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直接相关的内容,大概有30余个间接与生物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内容;二是绿色信贷,‍‍实际上,在绿色信贷里面大概有29项以生态修复、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直接相关的内容。

但是业内也普遍认为,目前金融机构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还不足,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落实比较少。

对此,任秋潇认为,随着全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认识的不断增强,宏观层面政策要求收紧,‍‍对生物多样性不友好的企业带来压力,‍‍产业的转型需求、运营成本、利润和现金流的变化依据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强度,‍‍会导致相关行业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并影响这些企业的偿付能力,‍‍从而对投资这些企业的金融机构造成一定的影响。‍‍

(作者:李德尚玉,实习生戴浩冉 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