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研究院肖善鹏:价值驱动和政府推动下的5G智能制造

21Tech白杨 2021-10-12 16:44

5G赋能智能制造已经进入需要精耕细作的深水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东莞报道 10月12日,在由东莞市人民政府、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和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智造业年会暨半导体产业峰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肖善鹏表示,对于5G+智能制造,中国移动作了很多探索,助力工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移动研究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肖善鹏

过去几年来,工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集中在机器换人、无线取代有线等方面。机器换人主要指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业质检、无人物料盘点等应用场景,可以实现工业生产的降本增效;无线取代有线的典型场景包括港口无人塔吊、钢铁无人天车、矿井设备远程控制等,可改善操作工的劳动条件,降低运营成本。

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挑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重平台、轻现场;二是重标识、轻应用;三是重外网、轻内网。具体来说,重平台、轻现场主要体现在很多工业互联网企业过度重视平台,而忽略了工业现场的核心需求。重标识、轻应用主要体现在标识解析标准和平台发展迅速,但工厂对数据安全要求很高,数据通常在本地处理,标识的作用较为有限。重外网、轻内网主要体现在工业内网设备连接协议众多,且多由海外工业巨头主导,导致企业容易避重就轻,过度重视外网,忽略了内外网融合和内网升级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产业各界正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肖善鹏表示,今年7月,工信部联合多部委发布《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应用场景从外围辅助转向核心生产环节,产业中心也正从平台转向现场设备的数字化。

对于如何帮助产业数字化转型,肖善鹏表示,在新一轮数字化浪潮中,中国移动坚持“两脚沾泥,两手沾灰”服务政企客户的理念,深入帮助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和体检,并通过技术、产品、商业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这其中的核心在于将OT(工业技术)、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新技术和新能力融合,为工业客户打造更加先进的解决方案。

“这与工业发展路径关系很大”,肖善鹏表示,“《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提出用5G改造工业内网,实际上就是要求CT和OT的更好融合,利用CT技术提升OT能力。据此,中国移动提出了5G+工业现场网的概念,通过5G与新型无源、短距、确定性传输等现场级通信技术融合,使5G真正赋能智能制造”。

在谈及绿色制造时,肖善鹏表示,各领域的能耗仍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寻求能耗优化的最优解,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为绿色制造贡献力量。

最后肖善鹏表示,业企业对信息化的定制需求很多,实现标准化可以降低成本,利于工业数字化的广泛普及。同时,5G赋能智能制造已经进入到需要精耕细作的深水区,有可能需要工业生产的底层逻辑进行变革,需要产业各方共同探讨、共同推动。

(作者:白杨 编辑:李清宇)

白杨

IT版记者

关注科技互联网领域报道。微信:by_xiansheng(加好友请备注姓名、公司及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