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智造业年会:抢占战略制高点 发力绿色制造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白杨 东莞报道
2021-10-12 22:31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东莞报道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被单列为一个篇章,这也开启了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新征程。

在此背景下,10月12日,由东莞市人民政府、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和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智造业年会暨半导体产业峰会”在东莞召开。

会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高管和业内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抢占战略制高点  实现数字化跨越”的主题展开了一场思想碰撞。

作为东道主,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刘东兴在致辞中表示,“2021中国智造业年会”设计的话题既有前瞻性的战略思考,也有极具现实意义的科技如何赋能产业的交流,这些话题都是东莞制造业当下发展之需。

据其介绍,经过多年来的磨砺,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已取得扎实进展,产业基础和产业链优势更加巩固。而今年,将是东莞迈入“双万城市”的决胜之年。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世纪报系总编辑邓红辉在致辞中则表示,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能否抢占战略制高点,尽快解决包括芯片在内的"卡脖子"难题,将决定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

此外,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对于制造业来说,是压力挑战,也是转型"东风"和催化剂。接下来,以降低碳排放为目标,推动绿色制造发展,也将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邓红辉表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当下,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改变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将是中国通往制造强国道路上的核心任务。

业内大咖论道智能制造

会上,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葛树志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世界是平的,中国的智造业在进步过程中,一定要创造工具。在过去多年,人们倚赖的工具包括镰刀、出租汽车等等,未来更重要的工具是数学及运算的大脑层面的东西。

谈及未来的智能制造趋势,葛树志认为,它一定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能力,传统制造、AI技术、6G以及云计算和IT技术连接起来之后,一定能让智能制造更新换代,并焕发青春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葛树志建议,在未来科技的发展中,无论是芯片制造、燃油汽车还是电动汽车,想要有所贡献和突破,一定要多学科集成和融合,而不是单打独斗。

围绕“以绿色金融助力绿色智造”主题,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企业、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部联席董事总经理谢雯在演讲中表示,未来四十年,绿色产业将是最具确定性的蓝海产业。

而金融行业也将为传统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助力。据谢雯介绍,针对制造业,渣打银行推出了绿色金融解决方案。首先是对清洁技术行业,包括绿色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储能技术等这一类企业,加大投资和融资的支持力度;其次是传统行业的绿色转型,渣打银行将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科大讯飞华南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国华的演讲主题则聚焦人工智能应用。周国华表示,人工智能在60多年前被提出后,经历了三次浪潮,现在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人工智能在运算智能上已完胜人类,在感知智能中有很多场景亦超过人类,而在认知智能上,仍存在较多难题需要攻克。

目前,人工智能应用广泛,在AI+工业方面,周国华介绍了它在质检上的出色表现。如通过借助拾音阵列、高速摄像头,以及对正确样本进行学习来发现异常,然后通过异常再次训练,从而快速检测出质量不及格的产品,极大地提高效率,节省人力。“我相信未来人工智能会像水和电一样进入工业领域”,周国华说。

京东科技智造云总经理王黎表示,对制造业来说现在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企业需要抓住机会创造机遇。

王黎提出,机遇和挑战并存之下,一方面制造业在大幅提升上面临着不小的困境,人才缺失和生产成本上升是其两座大山;另一方面,大数据与5G的到来突破了技术格局,AI人工智能无处不在,伴随制造业智能化改革。对此,企业需要抓住这样的机会,把挑战变成更好的机遇。

小度科技IOT生态业务部总经理沈健表示,根据用户的需求、能力和市场创新反馈来看,随着AI产品化的持续演进,使得制造业中诸如智能家居产业正面临一到两年的快速发展期。

沈健称,智能交互能力在产品发展和推广中非常关键,但智能产品与用户的交互理解又十分复杂,成为将许多用户拒之门外的高门槛,而小度则力图降低这样的门槛。

威图电子机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江兵表示,智能制造集成软件、硬件及各种制作工艺,能为客户创造更为全面的应用场景和价值链。

王江兵认为,整个软件和硬件的价值,都可以在任何一个智能化工厂中得到体现。“(智能化工厂)最上层是数字化工厂的架构、全产品生命周期的集成,无非就是智能研发体系、智能制造体系、智能服务运维体系,而下层则涉及到增值过程,包括数字化智能设计,数字化协同研发,数字化协同制造、装配、生产物流,数字化服务和预防性的维护。”

上海创屹科技有限公司CEO张海波则从应用端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创屹科技的手臂机器人能够高度还原人类的动作。相比传统的吐球机器人没有球拍的形式,创屹科技则可以还原专业真实的乒乓球运动,专为专项的训训练,非常有价值。

数字化转型要兼顾短期收益和长期价值

在主题为“智造数字化的应用场景”的圆桌讨论中,腾讯云智能制造总经理梁定安表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机无非三点:一是强化竞争力;二是为了降本增效;三是通过创新应用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来弯道超车。

但总体来说,企业核心业务的经营目标都是赚钱,所以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营收。这样想,便能解决很多人担心的数字化成本问题。

不过,梁定安也强调,数字化转型一定要兼顾短期收益和长期价值。“数字化是中国企业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要坚定不移的迭代和坚持下去,这也是腾讯的长期价值导向”。

中国移动研究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肖善鹏则表示,目前的工业互联网,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个是重平台,轻现场。“很多关注工业互联网的同仁,都是从消费互联网转过来的,对工业现场的认知是存在瓶颈的”;

二是,过去几年,在工业互联网上推标很多,然而工厂智能化本身的特点,数据安全要求很高,数据不能在大范围的互联,标识作用是有限的;三是,工业现场的设备连接大多数仍由国际巨头来定义。

肖善鹏称,下一步,工信部已发布5G应用的研发计划,这将改变目前的这些现状。具体措施包括将业务场景从点状向全面数字化转变、应用场景从外围辅助转向核心生产环节以及平台应用转向更多现场设备数字化等。

同时,肖善鹏认为,数字化要算经济账,对于投入产出周期比较长的项目,需要政府参与推动。通过国家投入一些资金作启动、作示范,企业看到效果和价值后,将有利于进一步的转化。

广东思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瑜辉表示,国家在推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此前有两个阶段,大概五年前,政府在推动自动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后续提出的工业4.0概念,则侧重在智能化发展阶段。

“二者之间其实有较大差别。现在我们国家还在推‘两化融合’,说明我们国家的产业界,特别是很多低层产业界,还没有完成信息化和自动化的转型过程。”王瑜辉说。

在其看来,接下来中国产业必将会面临产能过剩。王瑜辉进一步表示,这不是指做出来的东西多得用不完,而是消费者需求变化和企业满足这些变化的能力在下降。比如说服装行业,并不是制造服装的能力减少,而是全国消费者的需求不再只是几百个花色。“这种多品种,不能单靠设备来完成,设备通常服务于大规模生产,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有新的元素进来。”

智慧交通成交通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

在主题为“数智化出行——在生活便利与商业模式之间”的圆桌对话中,高德地图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苏岳龙表示,在数字化新基建的大潮之下,智慧交通已逐步成为中国交通领域深化改革和顺应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抓手。

国家在交通运输新基建顶层设计中明确指出,“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有力支撑”。

苏岳龙称,“四精”是智慧出行数字化演进的重要特征,公共交通动态诊断是其中一项重要场景。而公共交通形成合力的关键就是公轨合一。

协鑫能科移动能源公司总经理李玉军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着能源补给效率偏低的问题,而大力推进“电港模式”,推进换电业务,可以有效提升新能源商用车、乘用车能源补给的便利性,解决行业痛点。

李玉军表示,智能出行正在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自动驾驶的时代很快要到来了,智能化的冲击会使我们的生产效率有很大的提升。”在他看来,自动驾驶应该配备自动换电,做到24小时运营。“充电需要一、两个小时,而换电仅需要一、两分钟。”

曹操出行华南大区总经理陈佳亦表示, 整个网约车行业最早都是采用燃油车,成本对比现在的新能源车是很高的。“过去的油耗基本每公里要6毛钱,现在采用新能源车后,每公里成本在1.7毛钱。但是,充电有一个问题,就是司机要等一个小时,换电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陈佳透露,今年3月份,曹操出行推出了首款换电车型,前期投放了150台,受到了司机比较好的评价。“我个人认为,在电池的国标上要花力气做这个事情,如果没有标准,很多成本非常高。另外,未来对于换电车辆的销售方面,车电分离之后,车辆价格评估,也是对市场未来的挑战,我们运营效率还是非常好的,近期还会推第二款换电车,第三款换电车也在研发当中。”

除了电动汽车外,哈啰电动车华南大区负责人李元认为,两轮电动车的使用频次和需求量远远大于汽车,从2020年开始市场份额已经逐渐向头部品牌集中。

在智能化契机下,哈啰已经进入电动车零售制造领域,并在2021年4月发布了车联网操作系统。“未来哈啰会继续推进换电业务,解决电池不安全和出行旅程的焦虑,推行小哈饭店,实现门店、车子、电池和柜子智能化改造。”

2021年大国创新百强指数发布

会上,由21世纪经济报道数字经济课题组出品的《2021年大国创新百强指数报告》正式发布。

从报告内容来看,综合创新能力、创新成效、创新生态和责任创新各方面因素,经过2021大国创新百强指数综合分析,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华为集团、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中兴通讯、京东、中国移动、百度、京东方、联想集团和小米集团。

在此基础上,21世纪经济报道数字经济课题组亦针对制造业,单独编制了《2021硬核科技细分指数》。在这份报告中,课题组选取了最能体现硬核科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数据作为统计指标,最终得出了“2021硬核科技20强”。

从硬核科技20强榜单来看,作为大国创新百强榜单榜首的华为,其在硬核科技领域的地位依然无人可撼。紧随华为之后,其他top5的企业分别是京东方、联想集团、比亚迪电子、TCL科技。

作为大国创新典型案例企业代表,联想集团全球制造工程负责人王晓岚在主题演讲时表示,智能制造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据王晓岚介绍,联想主要通过聚焦三大举措,全面推进智能制造。一是借助网络布局,立足中国辐射全球;第二,持续推进智能制造,提升核心竞争力;第三是推动绿色制造在各个场景内生根发芽,从而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进发。

王晓岚称,联想的制造工厂遍布全球,可充分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优势,实现全球资源本地交付,有效平衡质量、成本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更快更高效地应对风险危机。目前除中国外,联想集团还在巴西、墨西哥、日本设有产量较大的工厂。

此外,联想通过价值引领、场景驱动,持续发力智能制造。不仅关注能够看到的自动化,更加关注看不到的数字化以及数字化和自动化高度融合的应用。在绿色制造方面,联想则从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工艺等全生命周期形成了绿色制造顶层体系建设,多地园区已完成太阳能改造项目,并通过可降解绿色包装,100%的实现能源再生应用。

广东省半导体产业链调研报告发布

会上,21世纪经济报道亦发布了《广东省半导体产业链调研报告》。报告指出,作为电子产业重镇,广东省的半导体产业优势很明显,一方面,广东省在半导体各领域布局比较完善,从芯片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再到各类器件,都有广东企业身影;另一方面,广东终端市场发达,在此基础上成长起了一大批头部的电子器件企业。

同时,广东省也在强化半导体战略布局,2020年、2021年密集发布相关的扶持政策,包括《广东省培育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广东省加快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等,积极助力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的建设。

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4102.9亿元,同比增长15.9%。

从我国集成电路的产业集聚区整体来看,珠三角地区的需求形成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支撑。中国芯片需求占全球60%,其中60%来自珠三角地区,芯片需求覆盖从消费电子到工业控制、家电和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各个产业。

在企业数量上,广东省占据相当优势。根据启信宝数据,截至2021年4月30日,全国半导体相关企业共计36853个,其中长三角半导体相关企业数合计为12773个,广东省半导体相关企业数量为16110个,这也体现出广东省半导体相关产业的活力所在。

具体到上市公司层面,据报告统计,广东省的核心上市半导体公司有124家,占据全国37%左右的比例,数量规模排名第一。从细分区域看,深圳公司80家、东莞公司14家、惠州公司7家、广州公司5家、珠海公司4家。

报告还指出,从以往创新驱动模式来看,广东省更偏向市场需求,抓手是成果转化。企业具有明显的现实生存务实的风格,多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政府也积极参与,但是属于提供宽松的市场氛围环境,以市场资本为主。优点是企业生命力扎根顽强,离消费端很近,涌现出一大批市场活跃为代表性的企业,包括手机行业、通信行业、中高端制造等等。市场全球动态稳定的格局下,企业的发展有很大优势,但是,一旦遇到全球技术交流受制于外部的问题,市场波动就比较激烈。

2021「金长城」智造业竞争力研究荣誉榜揭晓

会上,2021 「金长城」智造业竞争力研究荣誉榜也隆重揭晓。据悉,该榜单由21世纪经济报道于2016年发起并主办。“金长城”不仅代表着获奖的中国智造品牌已经可以和国际品牌相抗衡,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都稳固发展,更代表着中国制造业智慧坚强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据介绍,“金长城”智造业竞争力研究关注2020-2021年中国智造企业的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自主知识产权情况、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情况及核心管理层构成等指标,以此观察优秀的企业与产品,希望这些企业、人物和产品作为行业成长的标杆,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科学客观的指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业升级和转型的发展进程。

以下为2021「金长城」智造业竞争力研究荣誉榜:

2021『金长城』-年度行业领军企业: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2021『金长城』-年度行业领军企业:美的集团

2021『金长城』-年度行业领军企业:碧桂园

2021『金长城』-年度卓越综合实力企业:京东集团

2021『金长城』-年度卓越创新研发企业: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金长城』-年度卓越创新研发企业:商汤科技

2021『金长城』-年度卓越智能制造基地:重庆海尔智能制造基地

2021『金长城』-年度卓越医疗科技企业: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金长城』-年度卓越大湾区银行: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2021『金长城』-年度卓越湾区智慧出行科技服务品牌:如祺出行

2021『金长城』-年度卓越品牌影响力:上海创屹科技有限公司

2021『金长城』-年度卓越人工智能企业: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金长城』-年度卓越人工智能企业:广州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2021『金长城』-年度卓越创新力品牌:小度

2021『金长城』-年度最具成长性企业:派恩杰半导体(杭州)有限公司

2021『金长城』-年度最具成长性企业: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金长城』-年度最具成长性企业: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2021『金长城』-年度新锐企业:深圳思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金长城』-年度卓越物联网服务企业: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金长城』-年度卓越智慧物流服务科技企业:G7

2021『金长城』-年度卓越人工智能产品:OMNI智能乒乓球机器人

(作者:白杨 编辑:李清宇)

白杨

IT版记者

关注科技互联网领域报道。微信:by_xiansheng(加好友请备注姓名、公司及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