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新一轮产业革命  全球加速迈入数字贸易新时代

21看湖北陈红霞,井然 2021-10-13 22:0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红霞 实习生井然  武汉报道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前提,技术产业、数字经济一直是推动着人类进步和经济进步的主要动力。

10月13日,2021全球数字贸易大会暨汉交会“数字科技与贸易”主题会议上,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在全球化时代,发展数字贸易不仅对国际贸易的结构变化发生重大影响,也是全球价值链重塑的重要动力。

当前中国正迎来一个全面的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每个行业都必须谋求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共识,这是发展数字贸易的好机会,也将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增添新动能。

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要素,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其重要性超过前四大生产要素,并成为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的要素之一。

国联股份总裁钱晓钧指出,“作为新生产要素,数据带来新一轮产业革命。”

当前的数据则大量集聚于互联网公司旗下。数字中国联合会主席吴鹰表示,互联网公司对中国经济发展起最重要作用,从经济方面来讲,互联网公司投入大量资金来发展技术,使中国进入第一阵营。

在吴鹰看来,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下半场”将是面向B端市场的急剧成长。“中国的互联网针对C端和B端的市场在整体市场的占比分别为90%和10%,而这一数据在美国为60%和40%,这说明针对中国B端的市场占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C端数据的积累也将反过来重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京东科技京东云事业群副总裁母小海指出:“经过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在C端积累了大量数据,算法、算力、生产关系从原来的中心化到现在的去中心化,将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一笔财富。将前端数据及时向品牌商、厂商反馈,设计新产品,这就是C2M。”

与此同时,C端数据也将进一步倒逼供应链的完善。“在供应链这一侧,对商家来讲,最大的考核是商品流转的次数,从生产线搬下来到消费者一共经过多少次运输搬运。这需要通过前端数据以及其他数据的积累,多做销售预测、智能囤货,真正把消费者和需要的数据和产品放在最近的地方,实现两次搬运。”

目前,在社会供应链方面,中国落后于欧美,整体社会供应链成本为14.5%,比前年有所降低,而美国在7—8%。虽然看起来中国在“最后一公里”做得很好,快递效率高于美国等国家,但中国的社会流通成本还是较高。

中小企业渐成外贸主体

日常生活、产业互联网、产业协作都迎来了数字化浪潮,全球贸易新格局也呼之欲出。而在这一格局中,中小企业将成为绝对的主角。

阿里巴巴全球贸易网站数据显示,到2021年,阿里巴巴线上交易网站买家增长6倍,单个订单金额从原来3万美元/单下降到3千美元/单。

蚂蚁集团副总裁、智能科技事业群总裁蒋国飞表示,“全球贸易开始线上化,中小买家进入主战场,且每个订单需求越来越少、越来越小。”

在全球贸易格局中,中国民营企业是中国外贸主力军,截至今年8月份,民营企业进出口比去年增长29.9%,占外贸总值的48.1%,民营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微企业,在外贸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外贸中小企业进入主战场后,中小企业意味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和贸易效率问题。随着贸易全球化的进程,中小微企业的客户开始遍布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对贸易的便利性和时效性提出更高需求,中小企业需要应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政策的监管,需要协调全国物流,以及寻找最低成本跨境的支付手段等。

盘石集团董事局主席田宁指出,数字化经济对制造业实体、中小企业产生了巨大赋能和推动,去年2020年全世界电子商务交易当中,中国占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的2/3,去年受疫情影响全世界经济下降2.8%,但数字经济全球逆势增长3%。数字经济、数字科技在经济增长和变革中起到巨大的助力作用,欧美发达国家的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的60%—70%,中国潜力巨大。

数字化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事实上,产业数字化将是大势所趋。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基础,特别是数字经济在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联股份总裁钱晓钧认为,“产业互联网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深入到产业链、供应链、贸易链、价值链,并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实现线上线下全网全域全渠道,实现端到端的全链条的全流程的、全触联、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价值,特别是数字供应链上的网络协同和生产、贸易、流通环节的数据智能,数据、算法、算力的驱动来实现C2B2C,需求引导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这是产业互联网在数字经济发展下的重要机遇。”

以农业为例,相对于其它第二、三产业,农业在数字化能力、从业人员基础方面,都相对薄弱,但随着底层数据的积累,将反过来促进全产业链的革新。

中农网CEO孙炜介绍,中农网打造B2B平台,早期通过识别错配的过程积累了数据,也积累了行业引导方式。近些年,这种变化越来越明显,一是关注全链条场景,而不仅专注单一服务环节,因为全产业链上影响因素更多,通过数据积累革新技术能给企业提供反稀缺、抗稀缺能力。“农业具有天然稀缺性,将数据、供应链上积累的经验和银行对接是当下重要工作,从它的适配到继发性、再到反稀缺是数字经济对传统行业的重要影响,会在未来长期发生作用和价值。”

而京东增长极的变迁也在证明随着数据积累的持续,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京东以做供应链为基础,最早做零售电商,衍生出以交易为核心的体系、物流服务、健康服务和金融服务,这是第二条增长曲线。”京东科技京东云事业群副总裁母小海介绍,第三条曲线以技术服务为基础推动整个企业、行业数字化转型,过去京东的核心竞争力是在技术和供应链的提升,现在京东的定位是新兴实体企业,运营着很多线下商业实体,包括门店、线上零售。

母小海还指出,“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很多消费者的数据在消费数据使用安全范围之内可以做一些数字营销业务,这是每个企业面临的课题,如果一家企业还坚持传统运作模式,那么不进则退。”

(作者:陈红霞,井然 编辑:张伟贤)

陈红霞

华中区域记者

关注华中省份产业、区域经济、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等动态。邮箱:chenhx@21jingji.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