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公益导演的孤勇跋涉:《矮婆》上院线的希望与困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朱景辉 广州报道
2021-10-13 17:33

身穿印着“为中国而教”字样的圆领短袖,拎着双肩包,在广州与深圳之间的高铁上,蒋能杰的眼睛大多时间是盯着手机屏幕,回复着媒体采访的邀约、观众购票提问。

“好多人看完片子会给我发感想,有很多话还是挺感动的,比如说这个,你并不孤单,至少还有我们这样的观众支持你。”此时,蒋能杰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因为,在公益电影拍摄与制作的这条路上,他一直在孤单地前行。他拍的《矮婆》幸运地冲上院线后,也多了新的希望与困扰。

 

图片 1.png

图:蒋能杰在高铁站不断回复讯息

 

 

公益题材电影如何打开资本困局

 

在中秋前夕,广州一场包场的放映会中,蒋能杰问记者:“你觉得《矮婆》票房会不会破百万?”尚未等记者回神,他便自问自答地说,“票房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因为,有新的困局需要他去考虑突围。实际上,公益题材拍摄的投入产出,需要他不断地去攻克一个又一个的资本困局,而且,不仅仅是资本问题。

下一个困局已经横亘在他面前,他最担心的是接下来第四届乡村儿童摄影大赛,村里的孩子的相机出口正等着他去“填”平。

 基于对公益影像的热爱,2008年,大学毕业的蒋能杰开始用公益影像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家乡,13年间,拍摄了17部影视作品,题材涵盖留守儿童、乡村教育、抗战老兵、尘肺病、心智障碍等。

要把这些制作的纪录片,推到观众面前,且资金回笼达到投入支出的平衡,于缺乏运作资本和经验的蒋能杰而言,抵达目标的路,不是一般的艰难。

但他也并不愿意去迎合那些商业化的资本。继续专注于公益题材的拍摄,还是要投入产出快速达到平衡?蒋能杰似乎非常笃定地选择了前者去跋涉。

蒋能杰仿佛看到了梦想与现实融合的曙光。在2020年疫情期间,他将自己坚持拍摄了十年的纪录片《矿民、马夫、尘肺病》通过“一对一”发送网盘链接的方式,逐个添加豆瓣电影页上点了“想看”的人,做了一回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发行”。这一顿操作,回笼成本。

更重要的是,“公益片”的公益之光发射出来了。截至发稿,《矿民、马夫、尘肺病》该纪录片在豆瓣已有22281人评价,高达8.4的评分。蒋能杰也因此出圈,不仅收到了网友观众的打赏,还引起了湖南省卫健委以及财政厅的关注。据公开消息,2020年9月24日湖南省卫健委联合省财政厅拨款1.5个亿专项救助资金给尘肺病患者,相关部门也进一步统计和摸底尘肺病群体。

“这是我从事公益影像十几年,唯一一次有点成就感的事。”蒋能杰说道。还有一个令他看到希望的是,就是《矮婆》这部公益题材的剧情片,冲上了院线。

 

六年院线路的希望与困扰

能从公益题材的纪录片,走到院线,《矮婆》便是其中的缩影,蒋能杰也应该算是一个幸运的导演。

《矮婆》是蒋能杰执导的首部剧情片,从2015年开始筹备,2016年拍摄完成,2017年拿到公映许可证,到2021年9月7日正式发行,中间横跨了近6年的时间。

9月4日,在深圳华夏电影艺术中心的超前点映会上,蒋能杰坦言:“这片子我都想放弃上院线了,因为这种现实题材的片子一般排片或者票房都不太好,现在有机会上映,我还是希望能努力做一下宣发,影响一些人。”

对于从拍摄到上映的六年,蒋能杰坦言,中间受阻原因主要是因为发行商看不上这种小众的文艺片。“这个片子本身就属于慢节奏的影片,发行方和投资者会有它们自身的考虑。目前市场尚未能接受这种小众影片,很难保证成本回笼,更别说挣钱了。”

除了投资问题,院线排期亦是众多“公益片”所需直面的困难。

对此,蒋能杰表示,公益类电影在等排期上会耗费很多时间,需要等到淡季方可上映。而这个情况不仅出现在蒋能杰身上,整个“公益片”行业均存在如此情况,“其实公益片上院线比较少,我身边的导演朋友也就两三个的作品可以排得上。”

受困于疫情与行业的困局,缺片成了目前电影市场上的普遍现象,也是蒋能杰的《矮婆》被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相中,机缘巧合地上了院线的原因。

但从2021年9月7日正式上映37天,截至10月13日,票房仅有24.0万,这部投资200万的剧情类影片能否收回成本,身兼出品人、导演的蒋能杰虽然嘴上说着不担心,但也有着顾虑。

不担心是由于该片已通过影视行业的扶持和补贴回收一半成本,后续也将通过平台版权销售的方法得以回笼资金。虽然成本已经回笼了部分,但电影而引发的舆论仍成为压在蒋能杰心中的大石,因为这将影响到蒋能杰后续公益影像创作的项目。

自媒体为了推广蒋能杰的片子,喜欢给他贴上诸如“哭穷导演”、“网盘导演”、“不入流导演”等标签,在坊间引起部分反向声音。曾有知乎网友造谣说“蒋能杰深圳有房,不要相信他哭穷的那一套。”类似的事件,对蒋能杰造成诸多困扰。他还专门请来了律师发起诉讼。“我没那么穷,我已经很幸运了,我拍片子还能把它拍出来,还有这么多人帮我,虽然独立纪录片的拍摄存在如早期筹备、发行、传播等困难,但我在行业内已经属于幸运。我担心因为这些谣言,很多人都不敢找我了,所以必须诉诸法律的渠道。”

与网上质疑的声音相反,每一场《矮婆》公映会结束后蒋能杰都能获得掌声和支持,现场的观众的反馈更是让他充满惊喜。有影迷因排片少的缘故,从天津跑到北京观看,也有影迷横跨十几公里,跑到只有一场排片的影院观看,这些观众在观影后都会写下自己的深切体会。

同时,蒋能杰参加的导演交流会,更是得到观众的热情发问,部分问题连蒋能杰都未曾思索。

曾有观众看完《矮婆》之后发问:“导演在拍摄期间,是否想表达城市跟农村的这种撕裂,无论是网上跟线下的,包括两性问题上面的很多观点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你怎么看待这种比较割裂的社会现象?”

又有观众曾问及:“您觉得这部电影它对乡村教育有什么影响?或者您觉得以后的乡村教育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状态?”

这些问题都超出蒋能杰的创作本意之外,在交流会的现场蒋能杰都会客气地回答:“谢谢你,这个问题太深了,你看到什么,不需要求证我是怎么解读或者给你多少重合。其实有时候有些东西你们的解读和思考都是我没有想到的,是你们看到的。”

 

《矮婆》模式,公益依托剧情延展

 

图片 2.jpg

图:《矮婆》线下见面会现场图

 

跟踪采访的三场交流会下来,蒋能杰将他的感悟发在了朋友圈:“抖音短视频火热的时代,我片子动不动一两个小时,能静下心来看完的很难得。我以片会友,认识不少有思想的朋友,这些朋友又影响了我。”

 

“拍完这部电影当时负债五六十万,希望上映后票房回收赶紧还债,一直等不到发行方的消息,后来到广州组建小团队接商业影视工作赚钱,到2020年已经还清了最后一笔债,现在对电影的票房也就没什么期待了。”

在外人看来,蒋能杰是一个导演。但之于蒋能杰,导演只是一个身份,他更多时候只是一个发声者。电影是传递思考和体现现实社会的一种方式,但它还能链接更多项目。对于蒋能杰,这些项目是关爱留守儿童、建设乡村图书馆,是尘肺病,也是乡村儿童摄影大赛等公益项目。

《矮婆》的主角云洁、云霞,是《村小的孩子》纪录片中的留守儿童。从2009年到2014年,蒋能杰一直陪伴着云洁的成长,并将《村小的孩子》带给云洁父亲看,一部纪录片影响了两代人,云洁父亲感受到女儿长期缺失陪伴的孤独,毅然决定回家陪伴孩子。拍摄完《矮婆》后,云洁第一次走出家乡,坐飞机去北京进电影院看她主演的电影。在蒋能杰的引荐下,云洁获得助学金并顺利读上大学,还决心要在毕业后回家参与乡村建设,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矮婆》虽是一部剧情片,但却像是带有预示性般,改变着每一个参演人员的命运。拍摄影视作品之余,蒋能杰致力于牵头策划各类的公益项目,乡村儿童摄影大赛便是其中之一。此项目自2016年举办以来,至今已举办了四届。“募集闲置二手摄影器材,赠送给乡村儿童创作”是此项目的初衷。云洁的妹妹云霞,通过影像记录了她们的家庭故事,更是完整记录了她奶奶的晚年。

(作者:朱景辉 编辑:李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