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小课堂】重阳节,聊一聊养老的“心理账户”

养老金小课堂

编者按

今天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在这里,祝福所有长者健康长寿。上一期的养老金小课堂,我们了解了在生活中,若能减少看似不起眼的“拿铁因子”,通过小额储蓄,也能为养老金储备起到一定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养老的“心理账户”。

01

>>>

钱和钱不一样?

如果晚上你打算去看一场电影,票价50元,在出门时,却发现口袋里的原本准备用来买电影票的50元钱不见了,你是否还会去看电影?实验表明,大部分人的选择是依旧去看。可是,如果你花5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在出门时却忽然发现票不见了,你是否还会重新买票去看电影?结果却是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

可仔细想一想,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无论丢的是钱还是电影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50元的东西,两者从金钱角度看没有区别。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倾向于认为钱和钱是不一样的。究其原因,在于人的“心理账户”。

02

>>>

什么是“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的概念最早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提出。他认为,除了实际的账户外,在我们的头脑中,还存在着一种“心理账户”。人们在脑海中会把不同的收入和支出划分到不同的“心理账户”。比如我们会把工资收入归入“勤劳致富”账户中,年终奖则会被放入“奖励”账户中;而彩票赢来的钱,可能会放入“天下掉下的馅饼”账户。

心理账户是人们根据财富的不同来源进行编码和归类的过程。正是因为“心理账户”的存在,对于工资总是精打细算的人们,拿到年终奖时,往往会去买一些平时不舍得买的东西作为给自己的犒赏。因为从心理账户角度而言,我们会将各期的收入或者各种不同方式的收入分在不同的账户中,不能相互填补,因此造成了“此钱非彼钱”的认知错觉;同时我们还会对不同来源的收入做出不同的消费倾向,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数量等级的收入。

03

>>>

建立养老的“心理账户”

了解了“心理账户”,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投资理财和养老规划来说,“心理账户”可以成为一个好工具和好帮手。我们可以合理地把心理账户原理运用到资产配置上,根据收入来源和支出划分为不同的账户,配置自己的资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在年轻时就需要为自己做好养老规划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因为养老这件事,等到年纪大了再来准备,往往会力不从心。我们可以有效利用“心理账户”这一理念,建立起养老的“心理账户”,在每月、每年的收入中,留出固定比例或数额“养老的钱”,并选择合适的保值增值的方式,长期坚持下来,就可以为养老生活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俗话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账”。养老规划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我们在享受当下与筹划未来之间进行判断、权衡和取舍。对于养老来说,越早规划,成本越低,也越能享受到时间的复利,为养老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账号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太保集团旗下的专业养老金管理公司。公司秉承“专业、可信赖、有情怀”的文化理念,专注养老金管理主业,聚焦长期资金管理,全面服务养老保障三支柱,业务涵盖政府养老金、单位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三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