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杜娟:科技可以开辟自然保护现代化创新之路
华为将持续加大在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循环经济以及利用科技守护自然4个方向的投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俊 北京报道 “科技不是自然的对手,而应是自然共生的一部分。华为将持续加大在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可再生能源使用,循环经济以及利用科技守护自然4个方向的投入。”华为TECH4ALL数字包容项目办公室主任杜娟在“多样未来:企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上表示。
10月14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研究院主办,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协办的“多样未来:企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召开。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企业如何贡献力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需要各方,尤其是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共同行动。这也与COP15的主题密切相关。
华为公司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供应商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的议题。杜娟指出,华为的理念就是让科技与自然共生。科技不是自然的对手,而应该是自然共生的一部分。
基于该理念,华为将在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循环经济以及利用科技守护自然4个方向持续加大投入。
杜娟表示,科技可以开辟自然保护的现代化创新之路。
她举例称,自然保护领域一些传统的保护措施存在诸多挑战。比如在辽阔的野外,“巡护靠走、通讯靠吼、信息采集靠手,识别靠瞅”。如果能够实现数字化升级,可以使得保护措施更具针对性,提升自然保护地管理效率。
“比如我们给巡护员配备一些数字化终端,实现通讯实时链接;配备野保红外抓拍相机,让采集自动化,实现7×24小时的数据的采集。”
除却上述提及的ICT基础设施、智能终端在自然保护领域的数字化升级,杜娟提出,华为还探索了端-管-云的技术创新方案,使得巡护数字化、通讯实时化、采集自动化、识别智能化。
据其介绍,在端侧,华为通过声音采集和视频采集两种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云端后,利用华为云等产品进行存储计算,进而利用华为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分析模型。
她举了华为与某NGO组织合作制止非法森林砍伐和盗猎的案例。
很多国家的盗伐森林形势严峻,华为与该NGO合作,开发以华为手机设备为核心的太阳能式雨林监听系统,这些手机“守卫者”散布在雨林各地,能够在高温高湿、烈日暴雨等极端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待机情况,从而监听森林中密集而繁复的声音,并将数据实时传递到云端搭载了人工智能系统的服务器中。一旦监测系统发现盗伐异响,比如电锯或卡车声,便会第一时间将具体盗伐定位推送给当地的护林员,帮助他们快速进行搜查。
“我们希望能用科技去守护自然,保护生物,持续加大重视以及投入。”杜娟表示。
(作者:王俊 编辑:杜弘禹)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