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书行业的困境:前面是光还是雾

蜜桃说天下2021-10-14 09:47

都说,阅读是门槛最低的娱乐,可是到了“Z世代”这里,第一大兴趣爱好悄然让位给了游戏。短视频、综艺、剧本杀,摄影、绘画、舞蹈……有太多兴趣爱好可供消遣。据DT财经调研,在00后兴趣爱好投入者中,有超过三成拥有多个兴趣爱好。

短视频行业的火热度已经无需赘述,光光是其五光十色的内容、让人上瘾的程序设计,就足够自带光环了。

那么,留给阅读纸书这一古老而朴素的爱好又有多少时间呢?

为什么不读纸书?

纸书太贵难以实现“纸书自由”?

情节太慢,不像短视频过瘾?

有的书篇幅太长,像《战争与和平》,实在没有勇气和毅力读完?

…………

事实上,阅读书籍的群体早已“分化”——电子书、有声书与纸质书并驾齐驱,不管是用户覆盖率还是阅读时长的占比都是电子书名列第一。除此以外,有声书平台近年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当然,对于从小就被布置写读书笔记的“Z世代”而言,在网站上看书评也是一把好手。书评,有的亦庄亦谐,有的潸然泪下……总之,书评能够提纲挈领地介绍内容梗概,还能提到一些动人心弦的小细节。

无论是听有声书的解读,还是用“老方法”读书评,实际上读者都是在获取再加工的内容。讲究快节奏、高效率的做事方式,形形色色的视听觉盛宴,功利主义的诱导,都在侵吞属于阅读书籍的时间,更何况纸书具有不便于携带、前后情节查找困难的缺点,几乎将一半以上的目光与关注忍痛割爱给了电子书。

纸书占领阅读领域绝对高地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然而网红书店如雨后春笋般进入视野的情况却屡见不鲜。

在社交平台上不乏有人晒出“网红打卡地,到此一游”的帖子。细细端详网红书店的特点,大多具有:建筑风格卓有特色、流行书在展台上犹放光彩、书店“配套服务”齐全……

消费者前去网红书店的动机很有可能是为了打卡“最美书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可指摘;书店的俏丽装扮则是吸睛的“永动机”,源源不断地吸引了大批顾客。

进店后,无论是橱窗购物还是“就店读书”都被欢迎,且不论受到“进店即为客”的传统观念影响,网红书店的配套服务自有办法叫人掏钱袋子。安闲惬意的环境让人油然而生出“下雨天,咖啡与读书更配”的情绪;逛景点般的心态促使人们买周边纪念,而书店里正好有精美的、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文创产品。

虽然有人诟病网红书店贩卖情怀的功能远大于推进阅读的功能,但是它们的出现把看似“大厦将倾”的实体书店又带回了大众视野。我们无法人手一份网红书店年度财报来研究其营收到底卖书占大头,还是卖文创卖咖啡占大头,但是如果我们把实体书店当成一个产业来研究,它疑似已经进入了衰退期,而网红书店的诞生神奇地提示了人们“书店也是人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局部地推动实体书店的一波小热潮。在养成逛书店的习惯之后,人们也许会经常地光临实体书店、翻阅纸质书。人气,在生意中始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朵云彩,既然有风经过,为何不把握机会?

所谓的“马太效应”(网红书店越来越强,传统实体书店越来越弱)始终像一朵疑云盘旋在传统实体书店的上空。实际上,小编认为这个观点在长期发展上是站不住脚的:网红书店的巨大投资不是所有人能够cover的,更何况资金的回收需要众多的客流量,所以网红书店的选址更加偏好人口众多的大城市——他们所在的城市等级越高,能够拥有越广的辐射范围和更大的人口流动性,才可以拥有更多新客为之打卡、痴迷者才能前赴后继;而传统书店在装修、租地方面没有那样大的成本,在售卖书籍时也许能做到物美价廉、薄利多销;一些小而美的新店能够抓住亚文化繁多的机遇,打造小众文化圈。

(作者:蜜桃说天下 )

蜜桃说天下

自媒体

用最美的文字,写最真的生活,讲最通俗的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