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刘茜 实习生井然 武汉报道 10月20日,湖北省发布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2021年前三季度,湖北GDP为34731.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比2019年同期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3.1%。
2019年,福建省GDP为42395亿元,在全国排名第八位,与排在第七位的湖北大约有3400亿元的差距。2020年,作为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省份,湖北被福建反超了460亿元,福建以43903.89亿元位列全国第七。
不过,从今年上半年的“期中”成绩单来看,湖北与福建的距离正在逐渐缩小。与今年一季度相比,湖北上半年的GDP排名反超了湖南,与福建的GDP差距由878亿元缩小至136亿元。这表明湖北在第二季度的表现尤为瞩目,疫情造成的损失正在加速追回。
目前,福建省三季度经济数据尚未公布。如果湖北的追赶、反超势头持续,2021年,湖北将与福建重新争夺中国经济第七省份的位置。
湖北省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叶福生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高开高走”,二季度“半程精彩”,三季度“加压企稳”,湖北经济发展韧性持续显现,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主要指标提速发展
今年上半年,湖北GDP增速全国最高,达到了28.5%。由于2020年疫情导致基数较低,湖北的高增速很大程度在意料之中。从更能反映经济韧性的“两年平均增速”来看,湖北上半年GDP两年平均增速为1.8%。而第三季度数据显示,湖北两年平均增速已经达到3.1%,顶压前行,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态势。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298.54亿元,同比增长12.3%;第二产业增加值13971.25亿元,同比增长19.0%;第三产业增加值17461.77亿元,同比增长19.7%。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湖北省动能转换有序推进,新产业持续壮大。一些亮点数据,为湖北省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高技术制造业势头向好。前三季度,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9%,比2019年同期增长32.2%。制造业投资增长28.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8.6%,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达24.0%,比2019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从产品产量看,新兴产品增势强劲,液晶显示屏、传感器、集成电路圆片、手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9倍、28.5%、92.6%和99.2%。
衡量民营经济活跃度和营商环境重要指标之一的民间投资,在湖北省持续活跃。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6.8%,占全省投资比重达62.1%,分别比上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提高2.0个和1.3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逐步改善,网上消费保持活跃。前三季度,湖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94.40亿元,同比增长22.0%。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7.2%。从商品类型看,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增长139.3%、26.0%,分别比2019年同期增长87.6%、40.1%。全省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额增长27.2%,比2019年同期增长22.9%,占限上商品零售额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6.8%提高到18.3%。
市场活力未受影响
进入三季度后,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湖北经历了输入性疫情和特大暴雨灾情等多重冲击,市场活力是否受到了影响?
叶福生表示,三季度,湖北经济运行确实受到疫情汛情叠加、大宗商品价格高企、成本压力加大等多种因素影响,但湖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了一批标志性工程,克服了多重不利因素,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三季度以来,一批大项目、大企业落户湖北,三峡集团总部回迁,宁德时代、吉利、小米、华为等企业加大在湖北投资布局,汽车、“光芯屏端网”等产业集群加快集聚。沿江高铁湖北段开工,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建成运行。“这些都向市场传递了强劲的积极信号”,叶福生表示,湖北的发展气场不断升温。
在大项目的推动之下,企业发展活力不断释放,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数据显示,今年1-8月,湖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2.9%,比2019年同期增长10.6%。湖北省规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4.7%。截至9月底,市场主体达到604.41万户,比2019年同期增长15.2%;净增市场主体33万户,比2019年同期增长25.9%;新增纳税主体28.88万户,比2019年同期增长14.3%。
叶福生表示,总体来看,先行指标回暖,市场预期持续向好。今年9月,湖北省工业用电量增长8.3%,增速较上月回升6.7个百分点。PMI经历8月短暂回落,9月重回扩张区,市场预期总体平稳。
湖北省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显现。数据显示,9月首轮两批次湖北消费券累计核销2.45亿元,直接拉动消费12.34亿元,杠杆率为5.0,即1元券带动5.0元消费。
与此同时,金融贷款增加。截至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3%,比年初增加5116.70亿元。新增普惠小微贷款户数15万,多增3.7万。企业购进机械设备比2019年同期增长25.1%,科技创新和生产性投入增加,反映企业生产意愿增强。叶福生认为,这些都充分说明,企业对湖北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总之,我们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加大跨周期调节应对力度,着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叶福生表示,要用改革的办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为实现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力量。
(作者:刘茜,井然 编辑:张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