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港口资源整合由“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的又一重要成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刘茜 武汉报道 10月21日,运载20个大柜玉米淀粉的“润扬7777”,从山东济宁港启航,经京杭大运河、长江到达阳逻港,标志着济宁港至武汉港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开通。这是湖北省港口集团(以下简称“省港口集团”)成立后开辟的首条江(长江)河(运河)联运集装箱班轮航线,是湖北港口资源整合由“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的又一重要成果。
省港口集团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武汉与济宁两地的区位优势明显,经济交往频繁,物流业发达,因此,武汉港和济宁港具有广阔合作空间。
据了解,济宁每月有淀粉、煤炭等大宗物资运往武汉,武汉每月也有大批量的磷肥、汽车发往济宁。此前,济宁的淀粉、煤炭主要采用散货水运模式,在江苏如皋港、扬州港中转后再运输至武汉地区,物流时间相比集装箱运输耗费较长。
济宁港至武汉港集装箱班轮航线的开通,为济宁至武汉大宗物资运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以1000吨货物为例,散货船装卸完毕需要一天时间,若将1000吨货物装入约33个集装箱内,装卸时长仅需一个半小时,运输费用降低了20元/吨;同时也解决了散货装卸、运输、堆存产生的货损货差风险,减少了对长江运河的污染,压缩了船舶待泊时间,降低了船舶运营成本。
今年6月30日,省港口集团在武汉揭牌成立,襄阳、宜昌、黄石等湖北省内10个市州政府及湖北省交投集团,分别与其签订协议,将持有的长江、汉江沿线国有港口资产划转到省港口集团。
省港口集团成立后,湖北港口资源整合速度明显加快。9月9日, 省港口集团获得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三大政策性银行金融支持1500亿元。9月16日,鄂州三江港正式开通运营,成为湖北港口资源整合后,首个开通运营的港口。
在不断统筹优化湖北省集装箱航线的同时,省港口集团拓展航线辐射范围,加快与省外港口的合作,着力打通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济宁港至武汉港集装箱班轮航线的开通,填补了山东济宁和湖北武汉在水运直达航线上的空白,将促进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京杭大运河流域的交流与合作向纵深发展,同时促进济宁和武汉两地集装箱及多式联运产业的发展,提高(长)江(运)河联运效率及服务水平,惠及武汉、济宁两地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该航线班期暂定为1班/两周,待运行正常后将加大航班密度,实现1班/周,争取在2022年达到2班/周。经初步预测,济宁港至武汉港集装箱班轮航线进入常态化运行后,年运输集装箱量将达8000标箱。
(作者:刘茜 编辑:张伟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