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作家,熟悉的土地

人文 2021-10-23 05:00

文 / 郑磊

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往往出人意料,而年年“陪跑”的村上春树,虽然很多人并不陌生,却至今与诺奖无缘。今年诺奖授予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他是谁?可能我们对坦桑尼亚这个国家的信息都超过对这位作家的了解。

古尔纳是著名的后殖民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之一,他的作品不多,大概只有八部长篇小说。被译成中文出版的,只有他的两篇短篇小说《博西》和《囚笼》,收录在《非洲短篇小说选集》中。此外就是几位文学研究者的论文提到了他。我仔细读了这两篇风格不同的小说,他的风格颇接近英国作家,这可能与他长期在英国执教并用英语写作有关。

古尔纳的母语是斯瓦西里语,类似闪含语言。1948年,古尔纳生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据说他具有阿拉伯血缘关系。1967年移民英国,从伦敦大学获得教育学士学位,后在英国一所中学任教。1985年他开始在英国肯特大学任教。严格讲,古尔纳生长在桑给巴尔群岛,1964年该岛自愿与坦桑尼卡合并,成为坦桑尼亚共和国的一部分。我国与坦桑尼亚有深厚如兄弟般的友谊。古尔纳生活的这片群岛在东非具有悠久的奴隶贸易史,早在阿拉伯人统治时代就非常出名,也曾受到也门苏丹国的庇护。岛上的人98%信奉伊斯兰教,主要以渔业为生。在独立之前,桑给巴尔是英国殖民地。桑给巴尔的美丽风光被古尔纳写在小说里,《囚笼》就是一篇代表作。古尔纳笔下的人们温和、恬淡,平静的海边生活中带有淡淡的欧洲风情,除了主人公的肤色略黑,感受不到太多非洲大陆的特点。这片岛屿深受阿拉伯和英国文化影响,1964年岛上发生了革命,斗争主要目标是当地的非洲-阿拉伯精英。古尔纳属于这个群体,这可能是他选择流亡英国的一个原因。

古尔纳不到20岁就移民英国,所以他的作品主要内容不是描写桑给巴尔当地生活。作为来自非洲的移民,古尔纳的小说主要讲述了非洲移民的故事。文学研究者认为其作品深入解析了他们面对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殖民和种族主义余孽时的痛苦与迷惘,用异化的人物性格影射了当代英国社会的脆弱一面。作为移民作家,他对英国的矛盾态度经常以创作形式上的偏离表现出来。在古尔纳的小说中,时空中穿梭往来的碎片般的故事取代了传统的线性叙事,而这种断裂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那些处于错位、流散状态中的人物的生活状态。

在全球化背景下,移民的跨国流动包括多方向的文化迁徙和混杂,以及占有不同文化空间的能力。古尔纳的作品属于“战后英国移民文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的作品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以及学者的关注。研究者指出,古尔纳作为非洲裔英国移民作家,其作品在空间上跨越三大洲,时间上跨越殖民前后,既描述了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也讲述了非洲人移民到宗主国英国寻找归属感的历程,聚焦于身份认同、社会破碎、种族冲突、性别压迫及历史书写等主题,展现后殖民时代“夹心人”的生存现状以及欧洲殖民对于桑给巴尔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评价古尔纳对殖民主义文学影响深远。“他曾是难民,处于不同文化夹缝中,他不但没有妥协,对这样的文化冲突,还有着饱含同情心的洞察。” 在古尔纳出版的八部作品中,核心思想都是流散和归属感。殖民时代是欧洲文明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伤疤。古尔纳的背景决定了他是一个时代的典型产物,在前殖民时期,他的家族属于统治阶层,但也是来自阿拉伯世界的移民;桑给巴尔独立之后,他们又变成了受迫害者;来到英国后,又变成了与异乡格格不入的移民。这是两种不同的处境,综合成了完整的命运轮回,并深深地烙刻在几代人的身上。西方人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具有殖民和后殖民时代背景的文学家,通过他笔下的人物和叙事记录下来。那些人在各种文化的夹缝下不断迁徙,试图在新的家园中寻找故土的归属感,揭示奴隶贸易和殖民主义对后世生活的重要影响。这也许就是诺奖选择这样一位非洲作家的主要原因。文学的生命与历史紧密结合,通过平凡人的生活影射一个大时代,似乎是诺奖评选的一条主线。

(编辑:杜尚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