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区特写|琴澳民生融合加速:创业、生活到合作区,“琴澳一体化”已破梦为实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彭敏静 珠海报道 澳门青年谭小姐最近心情大好,因为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参加了一场花艺公开课。“平时工作繁忙,琴澳两地跑,真的会忽视了自家的花草,今天的课程特别受用,我们家就能装扮起来了。”
这次课程由亚哈启圆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举办,越来越多像谭小姐一样的澳门青年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享受到了民生融合的福利。亚哈启圆品牌创始人、澳门创业青年郑益伟表示,“作为首批由澳门特区政府推荐进驻横琴的澳门企业,我们致力于搭建平台,做好琴澳两地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推动琴澳两地居民交心交融。”
未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将建成“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重点聚焦于吸引澳门居民就业创业、加强与澳门社会民生合作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澳门青年看准合作区机遇
郑益伟从澳大利亚留学归国后,曾在澳门的几家银行任职。郑益伟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不少政策鼓励澳门青年到横琴创业就业。他发现内地商场办公综合体存在同质化问题,于是针对澳门特色商业进行招商,打造AHA亚哈澳门特色商业配套和AHA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成为横琴具有网红打卡属性的港澳青年文化创意聚集地。
目前AHA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已有超过60家澳资企业入驻,将为更多港澳青年提供创业场地,提供生活便利和优质服务,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在此梦想成真。
澳门街坊总会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伟良2019年来到横琴,把澳门社会服务元素带到横琴,致力于对接琴澳两地资源,提供精准多元的社会服务。
“虽然现在横琴人口没有澳门多,但是我们服务不仅面向横琴,还面向整个大湾区8000万人口,市场是很大的。”陈伟良说。
目前共7名澳门社工以认证和备案相结合的方式在横琴执业,为琴澳两地居民53979人次提供服务,举办活动1167场,心理辅导或康复治疗的居民个案372起,处理社区维权求助104起。
同样,“90后”澳门青年程曦早早看到了横琴发展机遇,2017年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便来到横琴从事中医药相关的工作。
“如果留在北京或澳门发展,主要是到门诊坐诊看病,在中医药方面的工作比较单一。横琴重点发展中医药产业,工作形式可能会比较多样,所以想在横琴挑战一些不同类型的工作。”程曦说。
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明确发展的四大产业方向之一。程曦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坦言,此前大部分人对于横琴中医药的发展更多是处于观望状态。
“《总体方案》发布后,有不少学弟学妹或中医药相关人士都来向她咨询合作区中医药的发展情况,其中有不少澳门品牌中医药企业想到合作区发展。”程曦说。
近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还在横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行了首场人才招聘会,共有50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超过350个,涵盖了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现代金融四大类产业以及其它产业。
随着产业发展,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去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投资,也将吸引更多人才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就业创业。
多因素影响赴湾区发展意愿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留意到,对内地环境的了解程度、工作机会等是澳门青年决定是否前往内地城市发展的因素。而往往有内地生活、学习经历的澳门青年更愿意尝试到横琴乃至大湾区发展。
在北京读大学之前,程曦的小学和初中阶段是在重庆接受教育,高中阶段则在澳门度过。“对于我来说,因为在内地学习、生活、工作时间比较长,所以愿意来内地尝试。而对土生土长的澳门人而言,可能会有一些担忧。”
一份关于澳门青年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意向调查显示,15至34岁愿意往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居住、投资和创业的都在三成左右。其中,愿意往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居住和创业的,多在本土出生,个人收入在12000澳门元以下,当中除了包含仍在读的大学生,还包括刚踏入社会工作的年轻人。
许威霆(化名)2015年从复旦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毕业后,回到澳门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便留在澳门高校从事行政工作。
许威霆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坦言,毕业后优先选择澳门,主要因为当时对内地很多城市始终不是很了解。目前大多数理工科背景的澳门学生对于去内地发展的态度相对保守,而在内地读书的澳门学生更加能接受在内地城市发展。
不过,许威霆逐渐意识到澳门在相关领域的发展空间有一定局限性,接轨大湾区发展是大势所趋。目前他正在准备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准备。
“随着两地科技相关产业的发展,专利代理师或者一些和专利知识产权相关的工作,会令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多一条就业路径。”许威霆说。
许威霆的想法仅是其中一个缩影。澳门经济及科技发展局10月27日公布,澳门特区共有9人成功报考本年度的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
琴澳一体化促民生融合
陈伟良直言,“好的公司可以吸引人才前来发展。而留住人才,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民生层面融合尤其重要。比如小朋友需要上学,老人需要养老等。”
《总体方案》亦提出,推动合作区深度对接澳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为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营造趋同澳门的宜居宜业生活环境。
当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教育配套正在逐渐完善。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了解到,目前合作区共有三所公、民办幼儿园,三所公办小学,两所公办中学,两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一所民办培训机构。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横琴子期实验幼儿园也迎来新园区开学。目前已有港澳籍幼儿12人、外籍幼儿2人在首都师范大学横琴子期实验幼儿园就读。
澳门籍家长陈女士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目前她的3个子女都在横琴读书。尽管在澳门读书有一定的掌握英文的优势,但现在内地教育非常注重运动、艺术等多方面,教学环境也比较好。
在她看来,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子女在内地读书、成长,能够提早适应整个内地环境,将来他们的发展空间会更大,选择性也更多。
如今,陈女士一家也从澳门搬到横琴居住,她认为在横琴生活比澳门更舒适。陈女士举例,“在澳门的时候找泊车位很难,而且泊车位一个月要三千元,所以我们在澳门的时候没有买车。回到内地后,我们马上买车,而泊车位只需要三万元,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陈女士在澳门主要从事酒店餐饮行业,每天从横琴回去澳门上班。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台风等不可抗力因素,目前她也在考虑到横琴寻找工作机会。
“路上澳门单牌车数量也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转变。”陈伟良深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如今很多配套设施慢慢落成,越来越多澳门的居民来到横琴创业、生活。”
在横琴工作了四年的程曦也同样见证了横琴一系列变化,她同样感叹琴澳两地逐渐一体化,“刚来横琴都是荒地,现在很多住宅区和生活配套发展起来了,通勤也更加便利。”
陈伟良每天9点上班,他只需要8点30分出门,开澳门单牌车从氹仔的家到公司打卡。而与陈伟良横琴、澳门两地往返通勤不同,程曦已经居住在横琴。
程曦笑着说:“之前主要乘坐‘跨境通勤专线’大巴从澳门到横琴上班,可能要预留1个小时。现在居住在横琴,上班快的话只要五分钟,还可以多睡一下懒觉。”
尽管目前已经在横琴上班、生活,程曦周末还是会回到澳门陪伴家人,偶尔下班后还会回到澳门和家人吃饭,晚上再回到横琴居住。
在横琴,这些澳门青年并没有感觉到孤单。这些年,他们早在这里也有了自己的社交圈、朋友圈。“在横琴生活,与澳门没什么不同。”程曦的这句感叹,更是琴澳民生融合的一个直接体现。
如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在教育、医疗、通勤、通讯等民生配套都做了详细安排,深层次、多方面促进琴澳一体化发展。程曦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像她一样的澳门青年会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生活、工作,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彭敏静 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