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托、理财、实业领域4位大咖热议“金融如何可持续”

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李愿 2021-11-05 14:2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愿 北京报道 11月3日,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金融年会以“拥抱可持续 重构新金融”为主题,吸引了众多监管机构代表、权威专家、金融机构高层、实业企业家等财经人士共聚一堂,深度探讨了我国金融业在追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金融可持续的探索和实践。

在当日上午的圆桌对话环节,农业银行乡村振兴金融部副总经理孙立刚、建信信托副总裁周志寰、平安理财副总经理付强、联美集团副总裁徐卫晖四位嘉宾围绕“金融如何可持续”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担任主持人。

可持续金融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而产生的,不仅需要把经济因素考虑在内,还要把社会、文化、生态等因素都纳入到金融业经营管理中来。

孙立刚结合农业银行实践,分享了他对实现“三农”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看法。孙立刚表示,长期以来,商业性金融服务“三农”存在农业天然弱质、“三农”主体小而分散、乡村差异化程度高、“三农”主体金融承载力不足等“四大难题”。随后,就近年来农业银行重点围绕“定位”“创新”“统筹”“合作”“科技”5个关键词,探索形成大型商业银行可持续服务“三农”的新路子进行了详细深入的介绍。

周志寰表示,可持续金融,金融业特别是信托行业,需要对业务方向、业务模式、组织架构和激励机制等四大方面进行动态调整,来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调整业务方向,即从原来的地产项目、政信项目为主向国家的主战场进军,去做更多政策支持的事情;调整业务模式,即从募投管退等各方面进行调整,用基金化、标准化的产品去满足融资客户及委托人的需求;调整组织架构,即从原来的综合化经营模式向专业化经营模式转变;调整激励机制,即金融机构千万不要搞过度的激励,同时如何配套考核激励约束机制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话题。

付强指出,银行理财更靠近客户,客户需要相对稳定的回报,银行理财要在可持续的角度,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的解决方案,这是银行理财与可持续金融间的紧密联系。在理财子财富管理的定位下,要如何做可持续金融?付强认为,当前银行理财在关键性业务和投资方方面面都在进行转型,且转型正处在关键时期,如何辨识未来的业务方向和赛道,银行理财从财富管理的主体定位上来看,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共同富裕的解决方案。

徐卫晖从产业角度分享了可持续金融的实践路径、发展现状和未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双碳目标指引下,可持续的产业投资应该如何做好差异化投资策略等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徐卫晖认为,未来30年,可持续金融的结构性机遇巨大。从需求侧看,落实碳中和意味着政府将出台一系列力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的低碳项目产业扶持政策与措施。从供给侧看,预期中的绿色金融政策包括绿色银行考核机制、风险权重调整、绿色项目担保和贴息等,这些都将提升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的收益率,从而激励这些机构提供更多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APP主办,到今年已经走过十六个年头。作为数字化智库型财经媒体的领跑者,21世纪经济报道一直坚持新闻创造价值的理念,持续关注、记录中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每年举办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广邀金融业精英,共同探讨和展望金融业的变革趋势。

会议期间,年会还先后发布了《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报告(2021)》《2021首席气候官·碳中和先锋企业竞争力报告》等多份重磅报告。

(作者:李愿 编辑:曾芳)

李愿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金融版记者,重点报道监管、银行业新闻,欢迎沟通、交流,微信:liyuan2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