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魏笑 深圳报道 11月5日,在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主办的2021(第五届)中国大健康产业峰会上,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就后疫情时代我国医疗卫生健康战略工作、未来健康产业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介绍。
孙喜琢介绍,大健康产业有6大细分领域,主要包括医疗、医药、保健品、健康管理服务、健康养老、健康信息产业;其中,医疗产业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医药产业以药品、耗材、医疗器械为主体,保健品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以健康监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为主体,健康养老产业以养老市场为主体,健康信息产业以AI、可穿戴、5G应用、大数据为主体。
后疫情时代,我国医疗卫生健康战略工作部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中一是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二是深化医改,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三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四是优化健康服务体系。
孙喜琢认为,未来健康产业应重点发展第三方服务、医学检验和影像中心;另外,细胞和基因产业、医疗人工智能等市场潜力巨大。
后疫情时代医疗资源如何配置?
后疫情时代,新一轮医院扩张潮到来。孙喜琢介绍,2015年,全国公立医院床位数不足430万,2020年已增长至509万,目前全国各地进入了新一轮的公立医院的扩建热潮中。例如河南省《三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0-2025)》显示,到2025年,河南省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将达262所,新增162所;河南省三级医疗机构床位数27.1万张,新增12.7万张;此外,深圳市十四五期间,床位数由6.29万增加至8.29万张,每千人口床位数由3.58个增加至4.5个。
孙喜琢提出四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一,医疗资源配置多,人民就健康吗?第二,新冠防控是否应依靠三甲医院?第三,全国究竟有多少家医院、多少张床位?第四,医疗资源的配置是不足,还是过剩,或是不均衡?
“尽管英美等发达国家医疗资源更丰富,但其防控不力,人民健康受到较大挑战;另外,对于肿瘤而言,如不恰当治疗,可能治疗越积极,患者反而恶化更严重。此外,其认为目前存在医疗资源过剩,且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孙喜琢称。
孙喜琢表示,后疫情时代我国健康战略部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二是深化医改,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例如深圳市罗湖区于6年前进行医改,探索医联体的做法,把重点放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罗湖每一万人口配备医生5.48名;三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四是优化健康服务体系。
在优化健康服务体系方面,2021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印发《“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发改社会〔2021〕893号),提出到2025年,在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下,基本建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孙喜琢指出,未来将出现医院床位过剩,应缩减三甲医院床位数量。在大建设中,尽管公立医院建得起,但养不起,未来医院床位将变成养老床位、康复床位,甚至是宾馆床位。
对于后疫情时代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孙喜琢指出,首先需建立新的医疗服务体系,科学配置医疗资源;此外,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是国际、国内发展趋势。“我们可借鉴罗湖医联体模式、天长医共体模式,即将建设重点放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万人口应配备6-8名全科医生,实现上下贯通 、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联体/医共体内部运营模式。”
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具备较好的服务体系、就医过程简单快捷、诊疗费用较低、融资渠道多等优势;其竞争劣势主要包括社会信誉度低、人才匮乏、尚未完全纳入医保体系等。孙喜琢指出,社会资本投资医院主要应考量五点要素。
第一,考虑投资轻资产还是重资产,其中重资产投资门槛高、资金需求量大、回报周期长。
第二,考虑投资医院还是上下游产业。
第三,考虑投资综合医院还是专科医院,其中综合医院难度较大,而专科医院投入较小,业务相对简单,可标准化,大规模复制,容易产生规模效应、协同效应,可考虑口腔、眼科、整形美容、妇产科等相关领域。
第四,考虑投资基层医疗还是中大型医院,其中基层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易复制连锁经营,涉及公共卫生,政府很难开放,放完还收等特点,而中大型医院投资较大,回报周期长,业务复杂,管理难度高,有规模,影响力大,服务能力和发展空间也相对较大。
第五,思考投资的医疗机构属性属于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其中涉及税收、分红、监管主体、司法流程、医保政策、土地性质、人事编制、社会责任等不同问题。
健康产业发展方向在哪?
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和影像中心。
孙喜琢认为,医疗服务的价格要上调,而检验的价格要下调。“医生收益来自医疗服务,不是仪器设备,由此,未来第三方影像利润率将下降,企业只有依靠产品质量、管理、品牌,才能立足市场,尽管未来行业空间还有,但竞争会非常残酷。”
对于医美产业,孙喜琢指出,目前医美乱象严重,主要包括上游假货、水货较多,非法从业者超10万,无证医生超5000人,价值分配集中在产业上游,机构技术、质量、品牌得不到保证与维护,潜在的市场需求得不到释放等。对此,其提出相关破解方法,一是设计、评价与运营分开;二是建立医美诚信体系;三是技术、质量、安全收益要大于60%;四是打击非法。
孙喜琢指出,细胞和基因产业未来市场前景广阔,相关治疗方法主要有CAR-T疗法、干细胞疗法 、诱瘤病毒和基因疗法。其中,基因治疗主要指替换、失活、插入,替换,即用正常的基因替换引起疾病的基因;失活,即使功能异常的基因失去活性;插入,即向体内引入一个新的或者经过修改过的基因。
“这个产业发展迅速,全球已有多款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上市,首个CAR-T产品阿基伦赛注射液已在中国上市,120万/68ml,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未来能不能用于治疗实体馏,如肺癌、肝癌、甲状腺癌等,能不能不做手术,直接以CAR-T方式救治,我认为未来可以依靠免疫治疗治愈癌症。”
孙喜琢表示,未来恶性肿瘤治疗将会是“前店后场”,前店是门诊,后场是实验室。
另外,目前人工智能在医院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可应用于诊前的导诊、预约、宣教等,诊中的辅助决策,以及诊后的随访管理等。此外,孙喜琢认为,未来AI与医生的关系是年轻医生的老师、中年资医生的伙伴、高年资医生的助手。“未来医疗大部分是人工智能完成,例如我们团队研发的全球首台全自动鼻咽拭子核酸采样机器人——‘鹏程青耕’,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能实现全程无需人工干预的鼻咽采样,可代替医务人员核酸采样。”孙喜琢称。
(作者:魏笑 编辑:徐旭)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