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进博会|特应性皮炎成关注点,急需建立规范化诊疗标准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1-11-0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是皮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病以剧烈瘙痒,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降低为特点,可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慢性疾病,对患者生活、工作、学习危害极大。同时,AD不仅降低生活质量,并且“诱因复杂”,哪怕是来自自然、人为来源燃烧产物以及空气污染造成的环境污染,都会与皮肤相互作用诱发炎症。近30年来,全球AD的发病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在第四次进博会上,《青少年皮肤健康状况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发布,该调研针对12-17岁在沪青少年的皮肤健康状况展开调查。调研显示,青少年特应性皮炎患者更易因疾病反复发作而影响睡眠、学习和生活,寻求治疗时更加关注长期控制病情及安全性。

由2型炎症反应引起的中重度AD是一种难治性的系统性免疫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剧烈瘙痒和湿疹样皮损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不断提升,尤其“青睐”青少年,据估计,全世界青少年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为0.2%-24.6% 。《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生存状况调研》结果也显示,过半数受访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第一次确诊年龄小于20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徐金华教授表示:“青少年患病后会出现瘙痒、皮损的症状,严重影响青少年睡眠、学习及社交,会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和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患者家属也需要关注患者的精神压力,加强对于疾病的日常护理。”

被AD困扰的患者人群

此次《调研》结果显示,青少年最常出现的皮肤症状,依次是皮肤干燥、脱皮(22.44%),换季时皮肤过敏(20.12%)和瘙痒(19.63%)。受访者中,近40%的青少年曾被确诊为湿疹或特应性皮炎,其中近30%的湿疹患者被后续明确诊断为特应性皮炎;近70%的青少年特应性皮炎患者深受疾病困扰达一年以上;36%的青少年因特应性皮炎反复发作而耽误学习,30.9%的青少年因特应性皮炎反复发作而影响社交。

同时,特应性皮炎的共病风险高,近一半(49.44%)的青少年在被确诊为特应性皮炎的同时,也被确诊为过敏性鼻炎。另外,55%的青少年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照护者其正常工作与社交受影响,近38.2%的照护者出现睡眠不足、精神紧张。

此外,根据调研结果,青少年及家长对特应性皮炎这一疾病的基本认知相对较高,且治疗时首要关注因素是产品疗效及安全性。超六成青少年及家长听说过这一疾病,并且寻求专业帮助的意识较高。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副院长史玉玲教授指出,与儿童期患者相比,青少年患者的发病部位更为扩散,皮损主要发生在肘窝、腘窝、颈前等部位,也会发生在躯干、四肢、面部和手部等暴露部位。青少年关注身边人对自己的看法,因而容易造成心理负担。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青少年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关心,关注其衣食住行洗护及心理健康等方面至关重要。

“特应性皮炎既往常常被诊断为‘湿疹’,其2型炎症的免疫机制,决定了这是一种以皮肤病变为表现的系统性疾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主任潘萌教授补充道,“2型炎症常常以特应性皮炎作为首发疾病,但并非独立存在,患者往往罹患其他共病,早期罹患特应性皮炎,提示未来会逐渐出现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其他2型炎症相关疾病。此外,2型炎症的症状会长期持续且可能反复发作,给疾病的长期管理带来挑战。”

尤其是特应性皮炎会使得患者长期处于生理和心理双重的折磨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进行提前诊断,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实现特应性皮炎等2型炎症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AD需加强规范化治疗

目前,所有的综合性医院及特大型著名专科性医院中,AD患者至少占20%-30%,在一些基层医院AD患者约占70%-80%。然而,尽管如此,诸多临床专家对于AD这一疾病仍然不够了解,许多患者仅仅知道湿疹,而不知道特应性皮炎,这也使得AD诊断面临较大的问题。

“此外,在我国的教科书与临床实践中,湿疹和特应性皮炎通常为两个独立的疾病。而实际上,湿疹就是临床表现轻微,或形态、部分不典型的特应性皮炎,但是我国大多数皮肤科医生并没有认识到。”此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主任姚志荣教授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这也使得建立AD标准被认为成为一大急需解决的问题。姚志荣教授介绍,婴儿AD诊断需要符合如下标准:一是,出生2周以后发病;二是,与皮疹相匹配的瘙痒、易激惹、睡眠障碍;三是,湿疹样皮疹分布于面颊、和或头皮、和或四肢伸侧;四是,湿疹样皮疹位于其他任何部位,同时伴有干皮症。(另,满足三四任何一条标准即可诊断为AD)。

在青少年与成人AD诊断标准上,需要满足如下标准:一是,病程大于6个月的对称性湿疹;特应性个人史和/或家族史;血清总lgE升高和/或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或过敏原阳性(过敏原特异性lgE检测2级或2级以上阳性)。(第1条加上第2条或者第3条中的任何一项即可确诊)。

在确诊后患者就需面临治疗的问题。目前,国内针对AD的治疗药物主要以激素、靶向生物制剂、JAK抑制剂为主。其中,生物靶向制剂主要以赛诺菲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达必妥®)为主。在国内,达必妥2020年6月首次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外用处方药控制不佳或不建议使用外用处方药的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2020年10月,达必妥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患者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上市申请被CDE纳入优先审评;2021年6月,达必妥用于治疗≥6岁至<12岁儿童和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上市申请被CDE纳入优先审评。

(作者:季媛媛 编辑: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