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商品供应稳定,广州启动市场供应日报机制:严查“双十一”价格欺诈!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 广州报道 11月9日,广州市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新闻发布会举行。前三季度,广州重要民生商品生产情况良好,市场供应总体充裕,价格运行总体平稳。
从供应总量看,广州市本地产能总体稳定,供应有保障。广州市粮食储备规模203万吨,社会流通储存53万吨,可满足全市人口9个月左右的口粮需求。
前三季度,广州市生猪出栏量为41.18万头,同比增长74%,生猪存栏量为42.65万头,同比增长94.8%;粮食产量9.9万吨,同比增长9.4%;水产品产量32.6万吨,同比增长6.9%;水果产量75.1万吨,同比增长15.9%。
从价格来看,与9月份相比,10月份广州市粮油价格保持稳定,蔬菜价格有一定的升幅,广州市监测的32种蔬菜综合零售均价上升6.97%,少数外地供穗蔬菜品种,如青瓜、白萝卜、西兰花等零售价格涨幅达到20%左右。
11月份以来,广州市蔬菜供应总量有所上升,蔬菜批发和零售价格有所回落,部分前期涨幅较大的蔬菜品种价格降幅明显。11月7日,32种蔬菜综合零售均价为9.38元/公斤,较10月份高点回落2.29%;青瓜、白萝卜、西兰花价格较10月高点分别下降22.18%、14.75%和22.26%。
寒冬将至,广州将加大力度稳定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价格。据介绍,广州已启动市场供应日报机制,加强市场供应日常监测。
例如,对江南果菜批发市场、黄沙水产市场、槎头蛋品市场及重点保供骨干企业实行商品供应每天一收集、每天一报送制度,通过合理调配及时引导企业补充货源,确保每天生活必需品供应稳定。
在打通产需各环节方面,广州将加大各环节信息共享,组织相关沟通企业。广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国强表示,“广州将利用穗康生活购物平台,推广网上下单网下配送购物方式,动员、组织市中心城区大中型超市增加线上供给和线下配送人员,保障日常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
同时,依托广州市“菜篮子”价格预警系统密切关注重要民生商品、防疫物资的价格变动和走势。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力表示,“全市33个价格监测点目前已完成菜心、白菜、萝卜、大米、食用油等27种重要民生商品484轮次的价格信息采集。”
“双11”购物节即将到来,很多商家推出各种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下单,包括预售、红包、满减、优惠券等,一些促销规则设计复杂,可能存在对消费者的价格欺诈。
日前,中消协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称,一些商家“双十一”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涨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赠”,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还可能会是全年最贵,消费者购物需谨慎,千万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而盲目跟风下单。
广州消委会提醒道,消费者应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理性消费,对商品信息或者购物条款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询问清楚主播或者客服。消费者购物时应注意保存购物凭证(网购时的页面截图、聊天记录、支付记录等都可以作为证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要及时联系商家或平台进行处理。
对此,广州也将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双十一”网络促销活动中的价格欺诈行为。今年以来,广州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不明码标价、哄抬物价以及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案件73宗,罚没285.8万元。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力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大对重要民生商品的价格监测和监督检查力度,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请广大市民群众积极监督,如果发现价格违法行为,请及时拨打12345投诉举报。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 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