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进博会|江小涓:服务贸易进入可分工、可贸易时代 五大领域引领数字全球化

一带一路前沿施诗 2021-11-09 15:14

目前数字贸易呈现三大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施诗上海报道 11月7日下午,在第四届进博会主题配套活动之第四届中新合作服务贸易创新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分享了今年数字贸易的发展状况。

她表示,目前数字贸易呈现三个趋势:国际贸易引领全球复苏,数字贸易增长最快;数字技术使服务变得可贸易、可分工;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数字贸易、全面赋能国际贸易。

数字化重塑服务贸易基本形态

江小涓指出,近年来,受国际贸易摩擦加剧、新冠疫情影响,国际贸易遭受重创,投资者对全球投资、技术流动的看法有些趋于悲观。但是,率先走出疫情的是国际贸易,其全球增长非常强劲。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国际贸易的增长显著快于各国的GDP。

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额创历史同期新高,比2019年同期增长11.9%;2021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额创历史同期新高,比2019年同期增长33.5%,美国同期增长6%;中国进出口占全球比重为13.3%,增长0.8%,美国占比为10.6%,下降0.4%。

江小涓指出,在所有类型的服务贸易之中,数字化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增长最快、比重提高得最明显,占总比重接近60%。这表明生产型的服务贸易比较容易通过数字化形态提供。

从全球范围来看,ICT服务是增长最快的部分。因此,江小涓认为,数字服务不仅是服务贸易,同时也是商品贸易的主要部分,如电商平台促成的制造业交易已经是当前商品交易的重要构成。

随着科技的发展,服务贸易也经历了数次变革。在江小涓看来,服务业的基本形态主要经历过三次变迁:传统的服务业主体部分需要“同时同地”,不可贸易;互联网时代,服务业可贸易、但不可分工;如今的数字化时代,服务业不仅可贸易而且可分工。

江小涓指出,5G技术让原来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因为低延时的传输功能非常强大。“在5G时代,服务业不仅可以贸易,而且可以分工。只有服务业这种复制性的产业能‘打遍天下’,所以服务业带来的效益和挑战都是远远高于制造业的。”

五大领域引领数字全球化

受疫情影响,传统全球化有所萎缩,但是江小涓认为,数字化将带动新的全球化进程。

科学研究方面,将进入全球开发合作科学体系的新时代,在天文学、高能科学等大科学项目国际合作将成为主流模式。江小涓称:“当代科学研究对于未知的探索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科学项目在投资强度、学科交叉、实验成本、参与人员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本无国界,数字技术为这个理念和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撑。”

数字技术方面,应构建一个开源科学体系,促进国际合作、数据开放与共享。据她介绍,近年来信息科技领域出现的重要技术和产品,多数都率先以开源项目形式向全世界发布。全球70%以上的新立项软件项目采用开源模式。

开发创新方面,全球应共创网络体系,各自发挥优势、尽快形成合力,促进全球科技化。她说:“现在前沿技术多数是多国共同研发技术,这些国家共同注册专利,共同分享收益。在跨国共同研发网络中,中国的贡献快速成长。”

制造业加工方面,出现两个重要的趋势:两业融合,产业互联下的制造业从诞生伊始到后续的服务提供,到制造发展,都与传统制造业不同,最终形成的是一个跨界多链的新产业形态;全球化时代,技术强国一定也是进出口大国,因为高水平产品需要集成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江小涓强调,既要有自己的技术,又要有集成的技术,才能在本源全球化时代保持竞争力。

服务提供方面,构建跨境分工体系,其中生产者服务、公共服务等特别适合跨国发展。以生产者服务为例,一个产品可以全球合作设计,在共同的平台上不断调整、设置,最终完成整个产品。全球合作设计,成为数字化时代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前沿功能。她认为,这种服务,可能是将来生产者服务真正要全球化最主要的载体。它可以有共享的服务商、有非常灵活的运营方式,但如果想要与全球共链,那么需要一个强大的平台。

公共服务方面,在5G时代,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得到了迅速发展。江小涓补充道,“我们很多医科教育、工科教育等需要实验、手术。这些教育在5G之前难以完成,但是5G之后都能实现。” 

江小涓强调:“数字时代跨境链接、全域链接的成本极大地降低、收益极大地提升。全球范围内更广泛的体系正在生成,推动数字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服务业各个领域都要有新的发展理念,在全球技术和产业大范围的重组中,以开放来链接更多的资源和市场,创造更多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利益,同时也要防范相关风险。只有用这样的理念,用这样的工作,才能提升我们在全球竞争化时代的竞争力。”

(作者:施诗 编辑:和佳)

施诗

海外版记者

长期关注美国政经动态和在华外资企业的发展情况,追踪娱乐、体育、医药、文旅等领域的最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