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基建法案终于历史性过关,但开创美国新历史很难

南财快评冯维江 2021-11-09 19:57

当地时间11月5日,规模1.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 (IIJA)在美国众议院以以228票对206票的微弱优势获得通过。该法案8月份已经在参议院获准,现在只待总统拜登签署即可成法。尽管由于民主党内部分歧等原因,此次未能捆绑上规模为1.75万亿美元的《重建更好未来法案》一起通关,但拜登总统的高兴仍溢于言表。法案通过次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拜登表示,这些投资将提高美国竞争力,促进道路桥梁的现代化,还能创造大量蓝领工作,其中绝大部分不需要大学学位,并且是很好的附带工会福利保障的工作。短期来看,法案获准这一事件本身就已经通过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产生了某种提振效应,美债收益率应声止住了过去两个交易日的大跌势头,部分美联储官员甚至要借此东风开始为明年的加息造势。

中长期看,拜登总统可能高兴太早。

首先,这些投资的效率或有效性尚存疑问。拜登曾经把自己的基建计划描绘成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公共投资动作”,这也意味着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大规模动员和实施的经验很可能已经被产业性地遗忘了,能否以及需要多长时间多大成本找回经验、补足软硬件短板都不确定。

其次,为讨好不需要大学学位的蓝领,为其提供严格工会保障的基建相关工作岗位,中期来看可能会直接降低基建生产竞争力,长期更是对竞争精神丧失的一种妥协,鼓励原本可能获得更高知识技能的人向低技术教育及就业领域内卷,增添美利坚民族整体的平庸。再次,通货膨胀的压力或将如影随形,而将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美联储一旦长期向社会发出模棱两可的信号,势必搞乱民众生产和生活的预期,扭曲投资和消费的节奏。

最后,缺乏中国的支持,也将是可能令拜登基建计划折戟沉沙的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对美国来说,为了避免通胀对国内的冲击,较理想的做法是通过发债而非直接增发货币的方式来为基建融资,而发债的对象最好是外国而非本国,然后用这笔向外国借来的钱,购买外国的物资和服务来干本国的基建。但美国对中国的持续打压,动摇了双方合作的根基。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在诸多领域严格的投资贸易及技术转移限制,已经大幅且定向地降低了美元之于中国的流动性级别。试想,中国持有的美元在美国这也不能买、那也不能买,这一趋势发展下去,美元之于中国就蜕变成了只能就指定商品(往往还是中国不太需要的商品)进行交换的“购物卡”,则中国持有美元资产的意愿将大为降低,而美国大搞基建所需的物资和劳务,被迫要以更高的代价去寻找新的供应商。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作者:冯维江 编辑:李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