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进博会|26家巴西企业亮相进博会 未来中巴贸易增长点何在?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舒晓婷 北京报道
2021-11-10 14:49

中国中等收入人群的容量越来越大,中国市场对巴西中小企业来说是有待挖潜的“蓝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北京报道 中国和巴西虽然地理上相距遥远,自1974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多维度经贸合作不断升级。除了出口大宗商品的巴西知名企业,越来越多的巴西中小企业也将目光投注到中国市场。而自2018年开始连续四年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品牌宣传与合作交流的平台。

11月5日-1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作为中国主要进口国的巴西有26家企业参展,既包括知名度较高的全球第二大矿业公司淡水河谷、巴西最大的跨国食品加工集团JBS,也有一些还不为中国消费者所熟知的小微企业。

中巴双边贸易持续向好

酒精和非酒精饮料、乳制品、咖啡、蜂胶、巴西莓……巴西参展企业在本届进博会上展出了来自巴西的诸多原生态食品,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问询和品尝。

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北京代表处经理Carlos Pan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进博会对于巴西参展企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进中国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了解;二是拓宽销售渠道与销售网络,为厂商、进口商、采购商搭建沟通“桥梁”;三是传递食品安全理念,让更多源自“大自然的馈赠”的巴西农产品和食品走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

进博会为巴西中小企业提供了品牌宣传的舞台,那么中巴两国持续友好且活跃的经贸关系则为这些企业开拓中国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

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中国成为巴西首个年度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贸易伙伴;今年1-10月,中巴双边贸易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额,巴西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超400亿美元。

对此,Carlos Pan表示,中巴两国是双赢的合作关系,中国市场对巴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巴西对华出口的增长也有益于中国倡导的粮食安全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构建。

他补充道,巴西是全球无可替代的原材料出口大国,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国,两国在经济上具有天然的互补性,“谁也离不开谁”,未来双边贸易预计保持平稳增长。

中国消费市场仍有挖潜空间

在进博会参展企业中,成立于1934年的企业特里温福(Triunfo)是巴西最大的有机马黛茶(Yerba Mate)生产商。据了解,马黛茶主要生长在南美“锥体国家”,包括阿根廷东北部、巴拉圭、乌拉圭和巴西南部。此茶口感清苦甘洌、回味悠长,且所含咖啡因较温和,受到梅西等南美球星的喜爱,并被这些国家的民众称为“生命之水”。

特里温福品牌的中国独家代理商上海锋赞负责人Leon Lee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特里温福生产的马黛茶主要出口至欧洲、美国、日本、澳洲做成罐装饮品售卖,由于消费文化和习惯差异等原因,在中国的熟知度不高,市场份额占比不大,是一款“小众”茶,主要受到追求新奇的年轻人以及健身达人的喜爱。而进博会为增加马黛茶对中国消费者的吸引力以及促进原料供应商、采购商、经销商之间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窗口”。

Carlos Pan也表示,对于巴西中小企业来说,由于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巨大,在中国占据小小的市场份额也意味着巨大的机遇,关键在于打开品牌的知名度与认可度,进博会正好发挥了“曝光”作用。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约为4亿人,如果以14亿人的基数计算,中国中等收入人口占比约为30%;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计,到2024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至少达5.6亿人。

中国中等收入人群的规模越来越大,愿意为具有功能性、安全性和营养性的产品“买单”,且中国消费市场与国际顶端市场接轨的节奏有所提升。在Carlos Pan看来,中国市场对于走小而美“专精”路线的巴西中小企业来说是有待挖潜的“蓝海”;在全球疫情持续反复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是这些企业寻找新的增长点的较佳选择。

Leon Lee建议,巴西企业需要根据特定市场的需求在产品的形态、包装、口感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进一步提升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量。

挑战在于,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供应链受阻,各行各业普遍面临着交货延迟、运费上涨。Leon Lee坦陈,正常情况下,货品从巴西通过海运到中国,快船耗时30天-45天,但由于疫情下港口拥挤等原因,最终耗时3个月,这对企业的资金运转造成较大压力;而海运拥挤对空运造成连锁反应,空运运力增加导致运费大幅上涨,进一步加大资金成本。

(作者:舒晓婷 编辑:和佳)

舒晓婷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